放羊小星星 作品

第13章 托孤?(4K)

起亚工厂。

望着眼前一片勃勃生机的景象,陈养喆忽的有些感慨。

越是蓬勃,越显得他老朽。

尤其是那些员工脸上的表情,那些人的目光。

面容带笑,眼里有光。

华夏年轻人的精神状态和韩国年轻人的死气沉沉,形成了鲜明对比。

想当年。

他们那一辈人也经历过类似的场景。

一切都在告诉发展。

彼时,也有军政府的困扰,但他们相信一切都会好。

年轻,真好。

时至今日,顺洋虽然渡过了危机,也是国内最大的几家企业之一,但陈养喆心中的隐忧远比危机那几年更高。

全球化的浪潮,扑面而来。

联系越紧密的同时,彼此的影响也越重。

他老了。

后辈却又不成器。

“润基啊。”

半晌,陈养喆目光一转,看向旁边的小儿子。

“你选了一个好地方,只要未来政策不转向,华夏绝对是一块藏着钻石的宝地。”

“我相信不会再转向了。”

李杰微笑道:“这片土地会成为一块热土的。”

“话不要说得那么满。”

陈养喆微微摇头。

“华夏有一句古话,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眼光要放的长远一点,要往十年、二十年,甚至百年的尺度来看。”

“我认同您的观点。”

李杰附和了一句,而后话锋一转。

“但,门一旦开了,想要再关,那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所以,我相信,即使期间会发生一些变故,这个古老的国度还是会走上正确的道路。”

“很好。”

陈养喆笑眯眯地点了点头。

“润基,做大事的人,首要一点便是自信,只有确信自己走的路是百分百,百分之一万正确,你才能吸引一批志同道合的帮手。”

“如果连自己都不信的话,没有人会真心跟着你。”

一旁,李恒才敏锐地察觉到了异常。

会长今天的状态,不对劲。

不是身体状态。

而是行事作风,说话的方式,变了。

难道会长已经决定将继承权给道俊了?

把自己留在谈话现场是为了提醒他?

让他主动帮道俊?

这种风格倒是符合会长一贯的御下之道,会长特别喜欢华夏的史书。

不夸张的说,顺洋集团就是一个小小的王国。

古代帝王的御下之道,同样可以运用在顺洋集团中。

集团越大,部门越多,自然而然会形成各种利益相合的山头。

如何平衡各方,那是一门大学问。

会长这次放手支持星俊少爷打压道俊少爷,其实已经违规了。

大抵是因为这是最后一次考试吧?

道俊少爷可以失败两次,三次,甚至五六次,而星俊少爷只能成功,从一个成功走向另外一个成功。

失败一次,会长就会毫不犹豫地剥夺他的继承权。

当然。

这些都是李恒才自己领会的东西,跟了会长那么多年,他自信,即使有差别,应该也不大。

“润基,你还怪我吗?”

“怪?”

听到这话,李杰确信,陈养喆是查出了病,不然,以他的性格,不可能‘服软’。

“怎么会,我留在华夏其实只是想避开集团的漩涡而已。”

“这倒像是你的风格。”

陈养喆呵呵一笑,背负双手道。

“但,有些事,你想避,也是避不开的,道俊在国内做的那些事,你应该有所耳闻吧?”

“听说过一点。”

“你是怎么看的?”

“手段激进了一点,还不太成熟。”

“不成熟。”

陈养喆哑然道:“你可真是好大的口气,如果换做是你,你会怎么做?”

“当然是另起炉灶,创办一家比顺洋更成功的企业。”

“就凭这些?”

陈养喆又好气,又好笑,伸手指着面前正在建设的工厂。

“就凭这些,即使有十座这样的工厂,也不可能比顺洋更加成功。”

“润基,知道我为什么不带领顺洋大举进军华夏市场吗?”

“风险规避。”

“看来你懂这个道理。”

陈养喆笑着道:“鸡蛋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无论如何,依靠单一市场,风险性太高。”

“就像是桌子,只有一条腿是不稳的,两条也不够,只有三条、四条,甚至更多条,才越来越稳。”

“您说的是。”

陈养喆说的道理,李杰当然懂。

不过。

那都是未来的事。

起亚现在还太小,底蕴太浅,走传统燃油车路线,除非李杰亲自参与研发,不然,很难赶上日系、德系、美系老牌企业。

想走。

只能开辟一条新赛道。

走新能源。

小日子的氢能源是一条死路。

电动车的前景虽然广阔,但前置的技术太高,想要真正击败燃油车,仅靠传统的锂电池是不行的。

走这条路,需要投入巨额的开发费用。

投入那么多,东风、悦达两家国资恐怕不会愿意。

毕竟。

站在他们的视角,李杰是一个韩国人,投入那么多钱,最后即使有成果,到时候算谁的?

所以。

只能走自研路线。

李杰准备单独成立一个产业研究室。

砸钱呗。

饭一口一口吃。

未来的工厂,他也定好了,就放在华夏。

他可没有陈养喆那么多顾忌。

接着。

李杰又带着陈养喆去车间逛了一圈。

历经大半年的建设,工厂的土建工程基本完成大半,建造最早的一车间已经全部建设完毕。

部份产线也安装完成。

如今,从现代集团调集来的工程师、产业工人正在帮忙培训新招的员工。

“会长。”

“会长。”

每过一地,那些韩籍员工不论是在做什么,都会停下手上的事情,鞠躬问好。

那些华夏员工虽然好奇,但韩籍员工并没有给他们解释的意思。

解释什么?

顺洋的会长又不是天天来。

何况。

起亚汽车严格来说跟顺洋也没有关系。

前前后后逛了一圈,回到办公室的陈养喆,突然提出一个建议。

“润基,如果顺洋汽车和起亚汽车合并,你会怎么做?”

“顺洋汽车不是再跟雷诺协商吗?”

李杰明知故问道。

“雷诺不是一个好选择,或许他们的出嫁会更高,但顺洋汽车会消亡在汽车工业史。”

说话间,陈养喆托孤的意味愈发的明显。

“您应该跟道俊商量吧?”

李杰不太想接这个烫手山芋。

“毕竟他才是起亚汽车的主人,我只是帮他打理而已。”

“不,道俊有他该做的事情。”

陈养喆笑骂道:“你别想着偷懒,明明有才华,却不愿意展露,道俊好歹是你的儿子。”

“眼下正值关键时刻,你难道不该帮他一把吗?”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傻子都能听出来陈养喆话里的意思。

那种时日无多的迟暮感,扑面而来。

“好吧,我接了。”

陈道俊这个臭小子,一再打乱他的计划,明明是想着啃儿子,结果老家伙却频频要出面。

“哈哈,这才是好父亲,好儿子。”

闻言,陈养喆放声大笑。

笑着,笑着,他只觉眼前一黑,身子往后一仰。

看到这一幕,李杰眼疾手快,迅速将他抱住。

“李室长,这是怎么回事?”

“润基少爷,我……”

“都这个时候了,你还在犹豫什么,说,到底是怎么搞的,会长怎么突然昏厥?”

说话间,李杰已经将陈养喆背了起来,然后往外走。

“润基少爷,会长他近期查出了一点问题。”

接着,李恒才一边快步跟上,一边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说了一遍。

“脑瘤?”

李杰直接问道。

“报告呢,带了吗?”

“没,没带,不过我都记下了。”

此刻,李恒才也顾不上什么保密,都当着润基少爷的面发作了,还保什么密?

“脑膜瘤的可能性更多一点,但也可能是胶质瘤。”

“具体的话,需要做完手术,查完病理才知道。”

“手术?”

李杰改变主意了,与其放着那颗定时炸弹,不如直接就地做了。

盐城这边虽然没有厉害的医生,但具备手术的场地,那还是有的。

不过。

得把李恒才给支开。

“先检查了再说,李室长,如果,我是说如果会长迟迟不醒的话,我需要你飞一趟美国,调集最好的医疗团队过来。”

“钱的话,从我的个人账户出。”

“老爷子这边,先住在盐城,等情况稳定再转移去申海。”

“是,我明白。”

突然昏厥这种事,可大可小,如果遇到最坏的情况,以会长的身体情况,确实不方便跨国转移。

当然。

类似的情况,陈养喆已经考虑过了,李恒才有陈养喆亲自签署的文件,以及录音、视频。

赶往医院的途中,李杰稍微用了一点点手脚。

来都来了。

就把那个瘤子留下来吧,要摘掉那颗瘤子,陈养喆不能醒。

否则,以他的脾气,没有百分百的把握,他是不会做手术的。

很快。

车辆就赶到盐城第一人民医院,当他们赶到时,当地的书记、县长,以及卫生局的人,全部来到医院。

一切都是快速通道。

作为经济相对较好的沿海地区,哪怕只是一个地级市的医院,该有的检测设备,也是一应俱全。

虽然不是顶级设备,但检查结果也跟韩国当地做的差不多。

脑瘤确认。

只是,到底是什么瘤子,这边的医院没有做出判断。

这也正常。

毕竟只是地级市的医院。

一个小时后,拿到检查报告,李杰先给李恒才看了一眼,然后立刻嘱咐道。

“李室长,你出发吧。”

“这边交给我,如果会长醒了,我会及时通知你的。”

闻言,李恒才面露犹疑之色。

把会长单独留在这里,他不放心啊。

毕竟,会长的生命安全太重要了,但一想到‘润基’少爷只是小儿子,他的警惕又放松了少许。

换成是陈荣基、陈星俊再当面,他绝对会寸步不离。

因为会长一旦出现意外,他们天然具备合法的继承权。

“润基少爷,那这边的事就麻烦您了。”

说着,他从公文包里掏出一叠文件。

“这是会长签署的文件,会长考虑过这种情况,危急时刻,这些是他的授权书。”

“不过,润基少爷,如果不是万不得已,千万,千万不能让会长上手术台。”

“我明白。”

看到那些授权书,李杰心中一喜。

操作性又多了一笔。

不多时,李海仁也慌慌张张的赶来医院。

“欧巴,阿爸怎么会突然晕倒?”

看着躺在病床上的老爷子,李海仁露出几分担忧,虽然老爷子曾经不同意他和欧巴的婚事。

但。

好歹是公公。

“没事的,不会有大问题。”

安慰了几句,李杰交待她寸步不离的守着陈养喆,然后,他便离开了病房。

先去院长办公室,再找到几位主任,吩咐完该嘱托的事,李杰匆匆离开医院。

他的造出一个新的临时身份。

好在现在是2000年,很多东西都没有联网,只要造假造的足够逼真,问题是不大的。

另外。

医生这种专业素养极高的职业,想要伪装也非常难,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把人骗过去的。

只要表现出相匹配的素养,忽悠几率非常高。

另一边。

李恒才赶至申海的途中已经联系到梅奥诊所的顶级医疗团队。

其实,早在查出病患的那一天,陈养喆就考虑到了各种情况,梅奥诊所也收到了预约委托。

一旦发生意外,二十四小时内,全球直飞。

这时候,压根不是考虑钱的问题。

效率第一!

直接包机!

梅奥那边收到通知,仅仅用了五个小时就集结了一支私人医疗团队。

然后。

直飞申海。

航线申请和飞机几乎是同时起飞。

事发仅仅24个小时,这支团队就成功落地申海。

接到人,李恒才便带着他们直奔盐城。

然鹅。

赶到医院时,得知陈养喆已经做了开颅手术,李恒才只觉得一道晴天霹雳炸响在耳边。

已经做了?

已经做了?

润基少爷怎么敢的啊,就在盐城当地做了?

这……这不是拿会长的生命当儿戏吗?

什么手术很成功。

他是不信的!

“史密斯医生,麻烦您……”

他的话还没说完,陈养喆的手指倏地跳动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