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算是王茂平在当初参加恩荣宴之后,第一次参加朝廷所举办的宴会,而且是规格最高的大宴。
因此心中除了带着一丝激动之外,还充满了好奇。虽然努力保持着良好的仪态,但好奇心还是让他不断的用余光扫视着殿内。
首先就是殿中东西两侧的护卫,一个个看起来都颇为威武。然后就是光禄寺在大殿角落所设的酒亭、膳亭。
视线移向御座的方向,这次能够看到身着冕服,头戴冕冠的天子,因为距离较远再加上并不敢直视,所以看的并不真切。
目光移开,御宴两边依次是封王的皇子和诸位王爷的座位。王茂平也总算是知道了皇子们王爷们的样子,当然因为距离较远,样子是模糊的。
封王的皇子中,三皇子在陉陵关督军,还没有返回。如今距离古牢关战事已经结束有一年的时间。
恭傲其汗和家眷兵卒以及土孛默部将领等被俘获的人,早就在永安侯和六皇子回京时,一同押送京城。张家,严定怀以及那些私贩货物的商人也早就被处置。
陉陵关的战事虽然还没有结束,但因为古牢关的得胜,使得形势变得不再那般严峻,边军在僵持中占据了上风。而且在一次次交战中,不断取得优势,如今已经算是胜利在望。
可以说就连王茂平都乐观的猜测,战事很快就可以结束了。而到时候三皇子也会增加不少的名声。
想到这里,王茂平余光瞟向因三皇子不在而坐在大皇子身边的四皇子,开始拉踩。以这位的小肚鸡肠,估计到时候得被气的够呛吧。
算了,即便看不清楚样貌也觉得膈应,目光移开,继续看向了下一位皇子,直到将御筵两边的皇子王爷都看了个遍,才收回目光。然后感觉眼睛有些酸涩。脖子身子不动,只转眼睛,还真是耗费力气。
不过,虽然样貌都是有些模糊的,但王茂平还是私心觉得,六皇子的样貌仪态是最为出色的那个。本着拉踩的原则,一副谦谦君子之态的四皇子被他排在了最后。
目光直视前方,这才发现对面的人他还认识,督察院的右佥都御史魏敏智,当初作为钦差巡视林江和边军。人家友好的冲他笑了笑,自已也是赶紧回了一个笑脸。
京官的四品可是和他这个知府的四品有很大的差别,自已凭借着同样的四品官职,坐在了对方的对面,还真是有点荣幸的感觉呢。
此时所有官员都正襟危坐,王茂平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和自已一样,内心已经开起了小差。
大乐声再次响起,王茂平赶紧收回心神,随着众人起身,由天子进第一爵酒。当乐曲结束后,王茂平又跟随众人重新坐回到座位之上。序班开始向官员们散花,随后宴桌上被摆上了菜肴。
果子,按酒,菜,汤,饭,摆的不仅精致,还贵气,看着自已面前摆上的菜肴,不露痕迹的吸了吸鼻子,试图闻闻有没有香味。
结果并没有闻到。天子的第一爵酒已经进完,所有人都还维持着正襟危坐的姿势,欣赏着眼前的舞蹈。至于美食嘛,还是处于只能看不能吃的状态。
直到舞蹈结束,启元帝进完第二爵酒,王茂平才跟随着其他官员一起喝下了第一杯酒。在皇帝终于拿起筷子夹菜之后,王茂平才尝到面前摆放的菜肴究竟是什么味道。虽然只吃了一小口,但不得不说,味道还是不错的。
皇帝需要进酒九爵,中间都有各种表演,一众大臣都保持着良好的仪态欣赏着,恰到好处的用双手打着拍子,发出几声喝彩。
王茂平也是有样学样,面前的表演好吗,那自然是好的,但他发现一众官员欣赏歌舞时的表情神态动作,更加值得他花费时间学习。
随着进酒的次数一点点增加,大宴的气氛也逐渐开始变得热闹起来,但每个大臣还是自觉的保持着仪态,与捧场的反应。
王茂平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还不忘将桌上如今的菜品都尝上一口。要是还没等尝到是什么味儿,就被撤了下去,那多可惜啊!更何况他还有点儿强迫症在身上呢。
当面前宴桌上的食物撤下的时候,王茂平暗自松了一口气,都尝到味道,他不仅嘴舒服了,心里也舒服了。但马上新的菜肴又被端了上来,又全都是他之前所没有吃过的,还得重新开始啊。
附近的大臣们,看起来虽然在聚精会神的欣赏着歌舞,享受着美食,但心神其实大部分都集中在启元帝的身上,还有一小部分分给了以知府身份出现的王茂平。
最近这些年可是第一次有知府坐在这里,而且王茂平的名字,每次听到都让他们嘴里发酸,如今人就在这大殿之上,离得近的大臣们自然是要时不时的瞥上两眼。
然后就发现这位看起来并不紧张,反而很享受这场大宴,不仅聚精会神的看着面前的表演,似乎吃的也挺香。他们对于桌上的食物是浅尝辄止,这位是对桌上的每种食物都浅尝辄止。
启元帝的声音响起,所有人的心神都收了回去,暗道一声来了。大宴也是君臣用来维系关系的一个途径。
每年的大宴之上,夸赞臣子,算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而官员们也都希望此时能从天子的口中听到自已的名字。
王茂平也放下了手头的筷子,和其他人一样,将头面向御筵的方向,余光则是看了一眼自已宴桌上还没有来的及动筷的一道菜,心里暗暗的希望千万别在这个时候撤下去。
对于已经进入强迫状态的他来说,尝出菜肴是什么味道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尝到。
收回心神,天子的夸奖已经来到了六部主官的身上,虽然用词不尽相同,但听起来并没有厚此薄彼,总结起来就是同样的优秀。
六部的主官们听到这里,都松了口气,坐到他们这个位置,刚才陛下的夸赞未必真是夸赞,但如果没有被夸赞,那陛下的不满肯定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