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下有只猫 作品

第698章 起火

第698章 起火

“怎么回事”

郑芊扶着水泥墙壁,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汗珠如同断了线的珠子,顺着她圆润的下巴滴落。

“陆老师道具棚那边.”

她稍作停歇:“起火了,道具存放的帐篷起火了!”

“呲啦!!”

曹保坪面色大变,霍然站起,导演椅子与地面摩擦,发出令人心悸的拖拽声,回荡在空旷的楼层之中。

他难以置信:“起火怎么会突然起火”

现场工作人员不由停下手中的活,数十双眼睛仿佛被无形的力量牵引着,齐刷刷地转向这部戏的投资人。

段忆宏站在陆远身旁,心中暗自揣测,是意外,还是有人故意为之……

由不得他不去怀疑,因为类似的事情他前不久才经历过。

他转头看向陆远,只见对方眉头紧锁,脸上平静如水,让人无法窥探其内心的真实想法。

陆远问道:“有没有人员受伤,火势怎么样”

“暂时没发现有人员受伤,但其中一个帐篷已经被烧掉一半,正在全力抢救。”郑芊迅速回答。

“走,先过去看看。”

一行人不再多言,急匆匆地朝着起火点的方向赶去。

通常情况下,剧组道具的存放,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租用专门的道具库房,许多大型影视基地,如魔都车墩影视城、横店影视城等,都设有专门的道具仓库,以方便剧组使用。

另一种则是在拍摄现场,临时搭建专门的道具存放区域,存放的都是当天拍戏所需道具,数量不多,却方便摄影师和工作人员快速找到并拿取。

在这栋烂尾楼的右侧,有一片较为宽阔的黄土地,空地上矗立着几个临时搭建的黑色帐篷。

这些帐篷不仅用于放置道具,还是演员的临时休息室。

不是所有拍摄场地都方便车辆进出,也并非所有演员都能享受房车的待遇。

起火地是靠近内侧的两个黑色帐篷,一前一后,紧挨着,周围拉起警戒线。

黑色帐篷在熊熊火舌的吞噬下蜷曲着,只剩下焦黑的骨架,融化的塑料、烧焦的戏服,浓烟滚滚,气味刺鼻。

警戒线内侧,数十名工作人员正手持灭火器奋力扑救。

“左边,左边!”

“大家注意安全!”

“我的手机还在里面!”一名群演焦急地大喊。

“我的衣服!!”

“.”

与火灾点相隔不远的马路边上,聚集了大量吃瓜群众,其中还夹杂着几名蹲守多时的记者。

有工作人员赶紧上前阻止他们拍摄。

因为《来自星星的你》的缘故,这部戏当前热度极高,一旦这件事曝光,各大社交网站上必定会出现大量关于《烈日灼心》剧组爆发火灾的负面话题。

无论是曹保坪或是陆远,都不需要这样的流量。

当陆远一行人赶到时,隐隐约约能够听见马路上传来的消防车声音。

《烈日灼心》将拍摄取景地选在厦门,鉴于其强大的演员阵容,当地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全方位的支持。

在发现剧组有火光出现后,接到民众报警,消防部门第一时间出警赶来灭火。

曹保坪的目光在两座黑色帐篷间徘徊,不知在想些什么,片刻后,他的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

他可不是刚入行的菜鸟导演,从业数年,见多识广。

现在不是夜晚,而是大白天,人来人往的,按理说火势不应该如此迅猛。

姑且不去深究其中的内情,是否存在猫腻,也不去考虑拍摄进度是否会受到影响。

开机第一天就出现这种事情,即便是无神论者,也不是个好兆头。

最关键的是,陆远此刻正在旁边注视着一切。

大约十分钟左右,火势终于得到控制,道具组于明顶着一张被烟熏得漆黑的脸庞,和一头凌乱的卷发走了过来。

陆远面无表情地盯着他,视线在他被烧焦的头发上停留片刻,缓缓开口。

“现在是个什么情况,有没有人受伤,道具损失如何”

于明舔了舔已经干裂的嘴唇,心中有鬼,但仍强迫自己保持镇定,与陆远目光相对。

“陆老师,除道具组几位同事因靠近火源灭火,头发被烤焦之外,没有其他人员受伤。至于5号帐篷里的道具……”

他低下头,语气中带着几分内疚。

“我刚才了解了一下,起火的原因是有人在4号群演棚里抽烟,烟头没掐灭就随手扔在里面了。”

“今天气温37度,黑帐篷里面的温度只会更高,帐篷一碰到火星就燃起来。幸好没有人受伤,这个棚子里群演存放了许多生活用品,包括手机衣服等。”

“至于5号棚,”他继续说道,满是自责。

“是因为4号棚的火势蔓延,把5号棚也给牵连了。”

“陆老师,导演,我说这些并不是在为自己推卸责任,出现这样的事情,是我的问题。”

“我考虑不周,不应该把道具的安置点选在4号棚边上,我愿意接受处罚!”

陆远微微的眯了下眼睛,这番回答,滴水不漏,是个老油条。

自05年入行以来,剧组里的各种龌龊事,他早已见怪不怪。

只是他够红,许多和人事都特意避着他。

但打他开始自己拉团队投资建组后,就一直在努力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

《超时空同居》《泰囧》《新世界》《后会无期》《京城遇上西雅图》……

这几部电影在拍摄期间,也遇到过诸多业内司空见惯的问题。

制片组、导演组、摄影组、美工组、录音组,几大部门的工作人员为了从拍摄成本里抠点钱,或者为了平账,什么手段都能使出来。

人性使然,此类事无法杜绝。

因而陆远在心里划了一条线,只要不超线,他就当没看见。

可像今日这么严重的“人为火灾”却是前所未有的。

可谓狗胆包天,完全没把他放在眼里。

是的,他压根不相信于明嘴里的那些屁话。

而且他对这位道具组组长在背后搞的小动作,了如指掌。

按照最初的约定,他允许曹保坪安插人手,但这并不代表他陆某人和陈祉曦在剧组里没有安排自己的眼线。

一个三十来岁的短发干练中年女人走过来,无视于明,先同曹保坪点头示意,随后向他汇报。

“陆总,4号棚的损失还在统计中,5号棚的损失已经统计完毕,包括35件警服、电筒、摄影机以及3个scubapro牌潜水呼吸器,合计损失60万。”

听完她的汇报后,陆远瞟了眼于明,意味深长地朝曹保坪说道。

“曹导,还好只是个意外,要是有人故意纵火,即便不考虑5号棚的损失,六十万的金额也足够把对方送进监狱了。就是不知道这样会判几年。”

于明面不改色。

曹保坪尴尬地笑了笑:“故意放火的可能性不大,正值八月,这几天温度确实高,全国各地都有火灾新闻。烈日灼心,心还没来得及灼呢,帐篷就先给灼了,这也算是个好寓意吧。”

他确实尴尬,陆远放权给他,他却弄成这样,摆明自己无能。

陆远摆摆手,面上呵呵一笑。

“既然呼吸器坏了,那待会儿的戏估计是拍不成。等拍完这条,我就回酒店。后面的事得麻烦曹导来处理。”

“行!”曹保坪连忙答应。

陆远说完,不咸不淡的瞥了道具组组长一眼,径直朝4号棚的位置走去。

开机第一天,群演钱没赚到,手机衣服搭进去了。

身为投资人,他得去安抚一下。

于明望着他离开的背影,想起他最后的那个眼神,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来,此刻已是汗流浃背。

为什么陆远要特意提起呼吸器他是不是知道什么会不会送我进监狱,不会的!我没有留下任何证据……他在心里不断安慰自己。

曹保坪见他脸色一阵变幻,再结合陆远刚才的话,基本上可以确定于明在背后搞了小动作。

他厌恶地瞪了对方一眼。

猪队友啊,简直愚蠢至极。

剧组之内,山头林立,各自为营。

制片人有自己的一群人,导演也拥有属于自己的团队。

一个好的导演会懂得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允许身边的人捞钱。

天下熙熙,皆为利往,无利可图,谁还愿意跟他混。

拿盒饭来举例。

一份看似平常的盒饭,绝不仅仅是用来填饱肚子那么简单,更反映了剧组内部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经济利益。

一般而言,生活制片负责盒饭的供应,但其中的门道却远不止于此。

选择哪家餐馆、每顿饭的价格该如何设定,这里面大有油水可捞。

直白来说,为期三个月的电影拍摄,生活制片与餐馆合作,通过以次充好,用成本7块的盒饭报价20等手段。

当电影杀青,他黑掉的资金少则几十万元,多则上百万元。

当然了,在餐饮方面,陆远抓得很严,开机前就三令五申,禁止任何人在这件事上动脑筋,搞小动作。

他也当过群演,是从底部爬上来的,知道这帮人的不容易。

但不算上餐饮,剧组里类似能捞油水的职位还有许多。

这些甜美的蛋糕,又该如何分配

曹保坪作为导演,他或许自己可以不吃这其中的回扣。

但他必须为手下的团队成员争取利益,这是维系团队凝聚力的关键。

如果他过于清高,那么底下的人便会心生不满。

轻则导致拍摄进度放缓,重则让整个剧组陷入瘫痪。

资方一旦怪罪下来,导演的位置恐怕就难保,甚至断送自己的职业生涯。

在这个社会中,坚持所谓的原则,很容易被大家集体排斥。

同一个阵营的人,要么你上车一起走,风景最好的位置你来坐,要么你下车。

如果你站在门口,不上也不下,那无论车下的人,还是车上的人,都会直接把你踢开。

因此,很多时候,导演并非真的贪图那点小利。

而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不得不为之。

上面不拿,

陈址曦作为制片人,同样希望远方传媒的团队能够从中分一杯羹。

这也是她当初拒绝曹保坪在关键位置上安插自己人的原因。

自从吴朗负责公司大方向的把控后,近两年,陈址曦在业内风头无两。

远方传媒的几部爆款影片都由她担任制片人,江湖人送外号,最美女制片,三十亿姐。

而陆远,作为远方传媒的掌舵人。

在这件事上,心理层面毫无疑问更倾向于照顾自家公司的员工。

但于他而言,拍摄效率的高低,是一切的前提。

一个熟悉的团队能够缩短导演曹保坪与各部门之间的磨合期,从而提高拍摄速度,降低拍摄成本。

因而,在这场利益的争夺中,他选择了站在曹保坪的一边。

这势必会让远方传媒的员工心生不满。

不过,这股怨气会转移到陈址曦的身上。

表面上看似普通的一餐,实则背后是利益关系和权力的激烈斗争。

道具组的情况也是如此。

于明作为曹保坪的亲信,以往在其它剧组没少捞钱。

只是曹保平自己也没想到,对方这次做的如此过分。

“老曹,我……”于明心怀忐忑,想要解释,顺带问问意见。

曹保坪却冷哼一声,没有给他这个机会,毫不犹豫的转身离去。

陆远不到三十,在演员这行已然登顶,成就太突出。

以至于业内许多人忽视了他背后的远方传媒,以及他作为资本的身份。

甚至也有部分人将他与李彬彬,范彬彬,黄小明等由演员转型制片或自己开工作室的同行相比。

但在曹保坪看来,这帮人与陆远没有可比性。

于明自以为做得天衣无缝,殊不知他的一举一动可能都在对方的掌握之中。

道具损失60万,再加上群演的物品损失,合计高达百万之巨。

别看陆远方才的话说得客气。

但曹保坪深知,自己若不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

那么别说让跟着他的人捞钱,他自己恐怕也难以在这个剧组中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