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案子“破了”

    他们并没有将这件案子和宪宗皇帝的死联系到一起。

    毕竟知情人员都已经为直隶的渔业工作付出了一切。

    实在是令人为之钦佩。

    “既然李阁老都帮你们开口说话了,那朕也不会问你们的罪。”

    “先说说,案子进行到哪一步了!”朱厚照看着众人说道。

    接着,刑部尚书等人便将案子的进度告诉了朱厚照。

    但听完之后,朱厚照的脸色却黑了起来。

    “所以,说了半天,就是一点进展都没有?”

    “回陛下,是的。”刑部尚书他们不得不硬着头皮回答。

    “一群废物!”

    “朕再给你们半个月的时间,若还是破不了案子,别怪朕不客气。”

    “同时朕也会派人协助你们,尽早破案。”

    “不管案件有什么新的发现,必须第一时间禀报朕。”

    朱厚照说道。

    “臣等遵旨!”

    “好了,下去吧,看见你们就烦!”朱厚照不耐烦道。

    “臣等告退!”

    朱厚照并没有直接和他们说严禁找人顶罪,因为就算说了,下面办案的人员会不会听还不一定呢!

    而且就算知道下面的人是找的无辜之人顶罪,也不会说什么,他们只要破案。

    因为在他们这个阶层的人看来,泥腿子不是人。

    所以,朱厚照只能派人去监督。

    待李东阳等人离开,朱厚照把张永叫到身边,吩咐道:“此案事关重大,从上到下,层层施压,最下面的办案人员为了在期限内破案,肯定会抓人顶罪。”

    “你挑选一些机灵可靠之人,盯着下面的人,名义上就是说协助破案。”

    “听明白了没有?”

    “明白!”张永道。

    “嗯,去吧!”朱厚照摆摆手。

    “是。”张永退了下去。

    ……

    虽然朱厚照又给了半个月的时间,但案子还是没有进展。

    下面的办案人员迫于压力,便打算用其他办法向上面交代。

    不过,由于朱厚照派了人盯着,被抓来的无辜之人最后无罪释放。

    但是那些作奸犯科的,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

    既然找不到真凶,那总要有人顶罪的。

    所以平日里喜欢作奸犯科的地痞无赖就倒了大霉了。

    被抓起来严刑拷打,甚至连小时候偷看寡妇洗澡的事都说了出来。

    从小到大所有做过的事都想了起来。

    但是谋害官员的事他们是真的没有做过。

    可下面的办案人员才不会管这些,他们要的只是他们认罪。

    在经过一次次的严刑拷打之后,这些地痞无赖最终还是扛不住在伪造的认罪书上签字画押。

    承认了是他们谋害的众多官员。

    于是,案子破了!

    朱厚照一直在关注着案子的进展,他也知道,真凶是找不到的。

    最后还是要找人顶罪。

    对于那些被屈打成招的泼皮无赖,朱厚照没有多少同情,别看他们平时做的只是小恶,但直接或者间接也不知道害了多少人。

    拿来顶罪正好。

    私下里,朱厚照表示:抓泼皮无赖顶罪总比抓老实巴交的普通百姓顶罪好啊,泼皮无赖坏事做的多了,犯下更大的恶也是能说的过去的。

    这些话最后也不知道是怎么传出去的,反正正德一朝的泼皮无赖是倒了大霉了,与之相对应的,就是正德一朝的破案率飙升。

    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就不知道涌现出了多少“神探”。

    包括正德朝之后,也时不时就会有泼皮无赖倒霉。

    朱厚照并不知道,他无意中的一句话,让以后的大明民间风气和治安都好了不少。

    案子既然破了,那朝廷肯定要第一时间张贴告示,平息民间的舆情。

    而对于这些被抓到的“凶手”,朝廷的态度是从严、从快、从重,不必等秋后问斩。

    显然,大家都知道案子是怎么破的,但并没有人站出来说什么。

    就算是有,也会被及时堵住嘴。

    很快,时间就来到了行刑的这一天,菜市口百姓围的满满的。

    而“凶手”被从牢里抓出来的时候就都被割了舌头。

    为的就是他们在刑场上行刑的时候大喊“冤枉”。

    因为《大明律》中有明文规定,犯人在临刑前喊冤,监刑官有责任暂停行刑,并将案件上报复审。

    这一程序被称为“停刑复奏”或“登闻鼓”制度的延伸,旨在避免误杀。

    地方案件需上报至省级司法机关(按察使司),重大案件甚至需呈报刑部或皇帝。

    若核实案件确有疑点,案件可能发回重审。

    在历朝历代之中,明代的司法体系还是较为严格的,对于冤案的处理也有相应的程序。

    毕竟时代是一直在进步的。

    不过,在古代这样的大环境之下,实际操作还是非常复杂的。

    首先,案子办成冤假错案,官员肯定是要担责的,这关乎着自己的仕途,就算是冤案,也得办成铁案。

    所以,这非常考验官员的个人操守。

    再就是王朝到了中后期,吏治腐败现象严重,部分冤案可能因权力干预被强制执行 ,犯人申诉无门。

    就比如这一次,便是权力干预的结果。

    那些泼皮无赖所犯之事,很多都达不到死刑的地步,但为了案子有一个结果,他们就只能当这个替罪羊。

    这也是朱厚照直接干预的结果,不然死的就是无辜的普通百姓了。

    当然,或许会有人觉得这件案子可以变成一桩无头悬案。

    但朝廷上下官员的态度很明确,这件案子是必须破的。

    大势不可违,就算朱厚照是皇帝,也不可能违背大势。

    个人意志抵不过大势。

    毕竟一开始,百官就已经对这件案子定性了,这是对整个统治阶级的挑衅。

    皇帝也是统治阶级的一员,他必须和自己的臣子们站在一起。

    否则,以后还有哪个臣子会听他的?

    这也是这个案子为什么必须破的主要原因。

    ……

    ps.《明史》记载,嘉靖年间,有犯人临刑前喊冤,监刑上报后案件重审,最终改判,但此类案件较少,多依赖清官主导。

    还有明代冯梦龙的《醒世恒言》中也提及了刑场喊冤的情节。

    总得来说,明代对刑场喊冤有制度性回应,但实际效果受到多重因素制约,冤案平反并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