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虚 作品

第375章 顺国能不能投降?

第375章顺国能不能投降

顺国人想要投降,但是却很快就发现,在目前的情况下,投降都是一件颇为困难的事情。

大明的飞机时不时的出现在天空,发现下方有人群就有可能发动攻击。

而且印度内陆瘟疫肆虐,派人出门都很难保证安全。

但是李乾光等人却也非常清楚,自己不能因为难以接触就继续煎熬,那样就是真正的等死。

大明现在就是要让顺国人慢慢的死掉。

自己不主动出去请降,大明人是不会进来接触自己的。

必须冒险出去才有一线生机。

所以经过一轮激烈的讨论,顺国的高层贵族和官员们制定了一个投降方案。

各家各户分别派出几个亲信家丁或者死士,汇合之后再分成十组,都带着相同的请降书和白旗。

并用足够大的布幔,写上尽可能大的请降两字,希望天上的飞机能看到。

然后让他们分头出发,分别前往前线求和。

他们的做法可以说是基本正确的,十组家丁离开德里之后没多久,就被大明的巡逻飞机发现了。

巡逻飞机没有直接跟顺国人接触,但是却一边见识一边把消息送回了作战指挥部。

大明印度战区总督刘彪,得知顺国可能要求和的消息却并不高兴。

刘彪现在其实并不希望顺国这么快就投降。

刘彪本来想要在印度耗几年,把大部分印度人耗死,正好也让自己的作战速度慢一点,最后在几个将领中间不会太显眼。

你们投降的也太快了点,不会显得我太厉害了吗,不会让我的威望增加吗

本来自己已经基本成功了,杨遇春最先灭了俄国,擒获了俄国沙皇一家,印度战场的进度已经排在最后了。

结果到最后出了岔子,杨遇春那家伙搞了俄国皇后,把他自己变成了罪臣。

同时刘彪也有点不敢接受顺国的投降。

这边刚刚给印度半岛上下满了瘟,至少得关起门来观察几年。

等得了瘟的印度人死光了,瘟疫自然消退之后,才能派大军进去接管这个半岛。

在这期间,也不能让印度人随意从半岛内部出来。

万一把瘟带到了外面就麻烦了。

不过刘彪出身吴国军队,是最早一批直属于朱简烜的臣子,跟朱简烜直接接触的次数和时间都很长。

刘彪比其他将领更加了解自己家大王的喜好。

再加上当初老上司曹振东的提醒,刘彪遇事不决就习惯于请示朱简烜。

不过请示之前,自己得把事情完全弄清楚,汇报的不清不楚的话,自己家大王也不会高兴。

至于说明知道对方打出了请降的旗号,还假装看不到,故意派出飞机把这么炸死。

这种计划确实没有什么难度,都司也很容易暴露,那大王大概率会动怒。

动怒不是因为死几个印度人,而是因为自己作为臣子不听话,不经他知晓和批准就自行其是。

即便是不宜公开说的事情,他也不允许臣子揣测他的心思自己去做。

就算是臣子替他背黑锅,他也不会高兴。

日本战役的时候,田意明和自己一起提议,以大明皇帝的名义,召日本藩国大名前往顺天府朝拜。

然后安排海军的船只,在路上将大名们乘坐的船击沉,直接杀死这些大名。

这种阴毒计策都因为上报而得到鼓励和奖赏。

虽然计策最终没有被批准执行,但这种奖赏说明了朱简烜对待类似事情的态度。

臣子想要干坏事的事情,必须要让他知道怎么回事。

刘彪给空军下令,安排飞机引导顺国的使者到前线来,在隔离区清理干净观察几天,同时问清楚他们的情况。

朱简烜有前世的经验,自然知道怎么控制瘟疫,怎么隔离和处理污染物。

关键是处理这些事情的经验和注意事项,这是前世历代医务工作者和生物学家们用人命积攒出来的。

这些经验都被直接传达给参与相关工作的工匠和士兵了。

印度战区要搞瘟疫战,就不可能完全不接触可能被污染的人和物,自然也要做好隔离和清理的准备。

所以所有的军营和作战前线区域都有专门的隔离区。

负责控制污染物,清理消洗需要带出去的东西,以及不相信接触过的人。

顺国派出的十组使者,陆续被印度战区空军巡逻飞机找到了,也被陆续指引着来到了这些隔离区。

并被暂时关押在了隔离区最边角的污染管理及通讯区域。

通过录音、录像、广播系统询问情况。

这些使者没有任何的保留,马上把顺国朝廷的情况说明白。

说明坚持抵抗的李策凌已经死了,现在是大王子和勋贵与老臣们维持秩序。

王子、勋贵、老臣们都不想也不敢与大明为敌。

都是李策凌刚愎自用,为了他自己的权力和地位,一意孤行的对抗大明天朝,害苦了顺国的臣民百姓。

现在他们都愿意向大明投降的,自己的家主就想要活命,别的什么条件都没有。

询问的结果很快就被整理出来,送到了刘彪面前。

刘彪看完之后恍然大悟:

“原来李策凌这个老东西终于死了,难怪死硬到这种程度的顺国终于要投降了。”

不过并没有任何的惊喜,反而有些遗憾和懊恼:

“李策凌这老东西怎么不多活几年熬到印度人都死的差不多了再不更好吗

“关键是你们这些人是什么意思,投降怎么能不要条件呢

“你们不要条件,这事儿就很容易成了啊。”

刘彪的最后一丝幻想,就是这些顺国人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条件,那样自己家大王肯定不会接受他们的投降。

那样印度的局势就会保持现状,自己就得继续在这里看着手下给印度下瘟。

现在这情况,肯定没办法继续了。

刘彪无奈,但也是没有办法,熟悉朱简烜喜好的他,也不敢和杨遇春那样主动搞事情。

只能老老实实的把情况写成报告,同时特别附上了自己的建议,是不是可以直接杀了这帮使者,假装他们从来没有来过。

然后用处理军情的加密电报系统发往顺天府。

朱简烜看到这份报告的时候也不是很高兴,朱简烜自己也不希望顺国就这么投降了。

朱简烜个人内心之中的请降和刘彪类似,也希望印度就这样继续硬抗几年,等印度本地的人形生物死的差不多再去接管。

但现在也不能假装不知道了,刘彪的建议确实可以用,但却并不值得。大明对印度用瘟疫战术,可以算是对顺国搞坚壁清野,关键是用尸体污染水源行为的报复。

但坚持抵抗的李策凌已经死了,剩下的顺国臣民已经愿意无条件投降了,自己再继续这样做下去就是屠杀了。

朱简烜始终让大明朝廷尽可能站在道义的制高点上。

这种看似没有什么用的道德立场,对于一个组织机构乃至国家而言,其实是一种非常有用的精神加持。

相信自己处于正义和高尚立场的人,他们做事自然更加大胆和自信。

组织的成员在办事的时候,都保持这样的心态和原则的话,那组织的运转效率自然就能有所提高。

一个组织始终保持这种姿态,也能吸引品格相对高尚的人,加入进来继续维持和强化这种心态和风气,形成良性循环。

一旦没有道德加持了,一旦所有的事情都需要人脉关系,要通过利益交换和妥协来办事。

那这个组织的总体运转效率自然会出现断崖式的下降。

但单纯的精神加持无法持久,普通人都要衣食足才能知荣辱,所以组织还要为这些人提供较为丰富的生活保障。

其实在历史上的革命年代,那支工农军队的士兵实际到手的福利待遇,其实比反对派的士兵还要高。

反动派强征的壮丁只能在温饱线上挣扎,而他们的对手是则是在获得了温饱的基础上,还有崇高的理想和精神加持。

双方的士兵站在一起,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状态上对比,都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

双方在战场上的表现自然也相差甚远了。

朱简烜作为一个君主,与那些人的政治理念没办法完全一样,但做事的思路却可以尽可能的贴合。

自己属下的官员和士兵们,在物资和精神层面,都要处于优越状态。

朱简烜现在稍微做了一下评估,就觉得不值得为了多清理一点印度的人形生物,而破坏大明官军的正面精神状态。

这和朱简烜不能放任杨遇春自污的逻辑是类似的。

朱简烜给刘彪写了一封回信。

既然顺国已经愿意臣服,那大明的作战行动也要逐步停止了。

现在开始按照工匠们的建议和指导,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跟顺国的王室、贵族、官员们接触,开始办理纳降的事宜。

空军停止对顺国内陆的补充性轰炸,但对印度半岛内陆的出入管控却要加强。

至少未来三年内仍然不能让普通人随意出入印度半岛,以免半岛上尚未消退的瘟疫通过人员和物资传播出来。

不过可以在工匠的指导下,缓慢小心仔细的扩大占领区。

接管一块区域并清理一块区域,观察一段时间确认当前区域已经安全了,再继续前进并处理新的区域。

我们虽然不需要再主动杀伤印度人,但也不能为了拯救印度人而让大明人牺牲。

他们以前故意对抗大明,就要承担这样的不可控后果。

大明天兵去印度,是为了追缴闯贼流寇余孽,是为了惩戒抗拒不服的顺国,而不是去扶贫救命的。

所以印度人具体能活下来多少,就要看他们自己的造化了。

刘彪的收到电报之后,就觉得这种回应肯定自己家大王亲自写的,其中蕴含着某种始终不变的原则和逻辑。

大明朝廷不能做主动坏事,但也不需要为了外族而去做好事,一切以大明人的利益为最优先。

虽然刘彪作为一个粗人,并不能简单直白的描述出来,但心中确能完全理解。

只要自己按照这个原则做事,就不会让自己家大王不高兴。

刘彪无奈而又安心,吐了口气然后去办事。

刘彪亲自到广播室,用广播系统对顺国的十组使者们讲话,转达了大明皇帝允许他们投降的意志。

让分出一半的人,回去通知李乾光等人,可以安排人来办理投降手续了。

他们不需要再骑马回去了,刘彪安排了几辆越野车,带上油罐车一起出发,送他们返回德里。

使者团返回德里,李乾光为首的顺国王族、勋贵、官员们高层马上集合起来。

忙怀着忐忑和激动的心情,仔细听使者转达大明方面的回应。

自己家的仆人说完情况之后,这些人全都长长的松了口气,只要大明能接受投降就行。

这说明大明并不是真的要把印度这片土地上的人形生物赶尽杀绝。

他们最怕的事情是大明不接受投降,甚至于直接杀了这些使者,就能完全没见过他们。

李乾光毫不犹豫的决定,亲自去前线主持投降仪式。

德里这个死气弥漫的地方,乃至是印度这片瘟疫肆虐的地方,他是真的一刻都不想再待了。

现在他们还勉强算是健康,但也随时都可能会发病。

他们这群人其实已经经历过一轮瘟疫,他们以前的同伴们已经死了一大批了,他们已经是幸存者了。

李乾光想跑,其他的顺国王族、勋贵、官员也不想留下。

没有人想要留下来,自然也不需要仔细讨论什么了,确定能投降之后就各自回去收拾东西了。

带上家人和金银细软,用最快的准备好,启程前往边界地区投降。

他们理所当然的想想,就是直接穿过封锁线,到大明控制的安全的地方去生活。

但大明却不可能允许他们那么干,这帮人现在都可能是瘟疫之源。

特别是有朱简烜的提醒,有些人自己虽然不会发病,但身上却有瘟疫的种子,其他人与他们接触,就有可能被传染。

所以李乾光一下,所有顺国高层到了前线之后,理所当然的被堵在了封锁线后面。

他们这么一大群人出德里的时候,刘彪就已经通过侦察机知道了,所以安排人员在封锁线内部圈出了一块区域。

在里面搭建了临时的帐篷,准备好消洗和检查设施。

这帮人到了之后,就被直接送进了这块临时隔离区,要求他们在这里办理投降的手续,然后就在这里生活一段时间。

按照大明工匠们的要求,丢下所有的东西并消毒,换上大明提供的简单衣服,并定期接受检查。

大明的工匠通过电喇叭不断讲话,跟他们讲述瘟疫的内在逻辑。

告诉他们现在这样做是为了杀死细菌和病毒,避免细菌和病毒潜伏存活并继续向外散播。

他们要在这里生活一段时间,确保他们不会再次发病,才能被允许自由活动。

同时也告诉他们,这种隔离圈里面是瘟疫爆发环境中最安全的地方。

李乾光等人当然不想被关在这种隔离圈里面,但他们决定投降的时候已经做好了被软禁的准备。

只要能活着,只要能脱离瘟疫的威胁,其他的事情都已经无所谓了。

况且大明的枪口就在跟前,隔离圈周围都架着机枪,他们就算不想接受也没有用,最终都只能乖乖的服从安排。

大明至少不是要杀了他们,而是为了避免瘟疫传播,才把他们拘禁在这里的。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