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乐成溪 作品

第460章 奋发的李国庆

香江,星海电子总部,张红旗办公室。

从东欧赶回来的李国庆,身形显得有点风尘仆仆,样子也略显疲惫。

他到了办公室和张红旗略作寒暄后,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目光灼灼地看向张红旗,语气坦诚地说道:

“红旗,这次回来,我主要是想跟你好好聊聊…关于苏联那边的情况。”

张红旗闻言,神色微微一动,他意识到,李国庆这次匆匆回国,或许并非仅仅是为了“想家”那么简单。

他收敛起笑容,神色认真地看向李国庆,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李国庆组织了一下语言,缓缓开口道:

“红旗,我在苏联那边的发展,可能并不像我以为的那样……”

他语气微顿,眼神变得凝重起来。

“我怀疑,这次苏联派遣半导体专家团队到华夏进行技术交流,背后…可能有叶卡捷琳娜家族那边的影子。”

张红旗闻言,眉头微微一挑,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诧异。

不过他并没有立刻打断李国庆,而是静静地听着他继续说下去。

李国庆将自己在苏联的观察和分析,以及他对叶卡捷琳娜家族真实意图的猜测,详细地向张红旗汇报了一遍。

尽管他的语气平静而客观,但是话里话外却透露着对自己婚姻的动摇,以及对自己未来的忧虑和不安。

张红旗静静地听完李国庆的汇报,神色平静,没有丝毫的惊讶或动容。

他仿佛早就预料到了一切,只是在等待李国庆亲口证实而已。

“国庆,你的分析,很有道理。”

张红旗缓缓开口,语气沉稳地说道:

“事实上,关于叶卡捷琳娜家族的背景,以及他们在苏联的影响力,你之前就已经部分提过。

这样的大家族,为了家族利益这么操作,完全太正常不过了。

事实上在苏联那边突然派交流团过来的时候,我就已经有所猜测。”

“红旗,你的意思是…你早就知道…?”

李国庆闻言,不由得微微一怔,语气中带着一丝惊讶和疑惑。

张红旗微微一笑,点了点头,坦诚地说道:

“是的,我早就有所猜测。

国庆,你知道你这回错在哪里吗?

你只是和叶卡捷琳娜结婚,又不是和她的家族结婚。

她们家那样的大家族,可不会像普通平民家族那样讲究温情。

我说一句不好听的话,希望你不要介意。”

李国庆疑惑地看向张红旗,见到对方看着自己闭口不言,叹了一口气后说道。

“我能有今天,还是全部靠你给我提供的帮助。

你有话就直说,那个龟儿子会介意。”

张红旗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后,才说道:

“我想问你,你有没有想过,叶卡捷琳娜为什么会看上你?

当然我并不是想否认你们两个的感情。

我想说的是,既然她家那边是个大家族,在选择婚姻的时候,就不会随意做出决策……”

李国庆闻言,整个人的情绪都明显看得出来低落下去。

张红旗见他这样,马上斥责道:

“你都在外面混了那么久,不要这么情绪化好不好?

有老子帮你撑腰,你在欧洲那边混出点名堂,还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我看你就是娶了老婆后,太依靠岳家那边了。

我跟你说,我派出去的其他人,资源没有你多,当地背景没有你好的情况下,取得的成绩都快跟你差不多了。

我看你就是这两年过得太安逸,没有了危机感。

这次的事情也是对你的一个提醒,只有你自己立起来了,你们的婚姻才可能稳当。

他们那边既然可以把利益留在家族,你这边难道不可以也用你父母的身份,也弄一个公司出来。

到时候欧洲那边的业务,和你老婆家族无关的部分,就全部放到这个公司里。”

李国庆听完张红旗的建议后,端起桌上的茶水,猛灌了几口后才断然说道:

“红旗你批评得很对,我这段时间确实有点懈怠了。

不过还好的是,现在在东欧和苏联内部,我已经结识了一部分人。

如果再拓展一下人脉,之前你提到过的那些东西,也许还真有机会搞回来。”

说到这儿,李国庆原本有些低落的情绪,一下子也变得兴奋起来。

“红旗,我给你说,苏联那边现在日子可不好过。

他们那边物资的匮乏程度,越来越严重。

尤其是轻工业品,那真是…啧啧,现在都有比我们这边还差的味道了。”

张红旗闻言,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哦?这么说,你的意思是……”

他故意放慢语速,拉长了声音,眼神中带着一丝玩味。

李国庆咧嘴一笑,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

“红旗,我的意思你肯定是明白的。

现在咱们两国关系正常化了,这不正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吗?

咱们先搞一批生活物资过去,在那边肯定受欢迎!

有了这批货开路,我再拓展人脉,那肯定是事半功倍。”

张红旗笑着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嗯,这个思路不错。

不过,国庆,你有没有想过,具体要搞些什么物资过去?

苏联那边,真正紧缺的,又是什么呢?”

李国庆闻言,挠了挠头,脸上露出了一丝为难。

“这个…我还真没仔细想过。

我就是觉得,那边现在好多东西都缺,只要有物资送过去就有人要。

不过具体的…还得回去好好打听打听。”

张红旗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着急。

“这个不急,回去慢慢了解。

不过,我倒是可以给你提供一些思路。”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

“苏联那边,也就是太过注重发展重工业,导致在轻工业和日用消费品方面,供应不足。

现在他们国内民众也就一时之间饥不择食,轻工品和日用消费品送过去,都能消化得掉。

不过如果真的有得选的话,他们那边还是更喜欢欧美的产品。

我这边帮你弄一些国内代工的欧美产品过去,在那边肯定是抢手货。”

李国庆闻听此言,顿时喜出望外,一拍大腿,兴奋地说道:

“真的?那可真是太好了!红旗,你真是我的及时雨啊!

苏联那边,你知道的,他们那些领导干部,就喜欢用欧美的玩意儿。

要是能搞到一批欧洲货,那我在那边,可就更吃得开了!

对了,还有一件事,我得跟你说一下。”

他话锋一转,神色变得认真起来。

“苏联那边的技术…坦白说,我就是个半吊子,根本看不懂。

这次过去,如果涉及到一些技术谈判,我怕自己搞不定。

你看,能不能给我配几个懂技术的人,到时候也好帮我把把关,省得被人给忽悠了。”

李国庆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补充道:

“再说了,咱们电话里沟通技术细节,也不太方便。

我听叶卡捷琳娜说,那边对电话监听还是挺严的。

很多事情都不方便在电话里面直接说,传递资料回国又太过耽误时间……”

张红旗闻言,笑着点了点头。

“你考虑得很周到,这一点我早就想到了。

这样吧,我从研发中心给你挑几个技术上的多面手,让他们跟你一起去苏联。

到时候,有什么技术方面的问题,你可以直接跟他们商量,也好做到心中有数。

对了,你回去之后,尽快确定一下苏联那边的接收单位,我这边马上安排发货。

至于技术人员,我也会尽快安排好,到时候让他们直接跟你联系。”

李国庆连连点头,脸上堆满了笑容。

“没问题,没问题!

红旗,你放心吧,这次去苏联,我一定给你办得漂漂亮亮的!”

……

几天后,莫斯科谢列梅捷沃国际机场。

李国庆一行人,拖着大大小小的行李箱,走出了机场出口。

深秋的莫斯科,空气中已经带着一丝寒意,凛冽的秋风吹在脸上,让人感到阵阵凉意。

“李经理,咱们接下来去哪儿?”

跟在李国庆身后问话的,是张红旗给他配备的技术专家,三十出头的工程师陈志豪。

李国庆搓了搓有些发僵的手,抬头看了看阴沉沉的天空,吐出一口白雾。

“先去酒店吧,安顿下来再说。”

他顿了顿,补充道:

“对了,老陈,这次来苏联,主要还是得靠你们这些技术专家。

我对技术方面,那是两眼一抹黑,到时候还得你们多费心,多把把关。”

陈志豪连忙摆手,语气谦逊地说道:

“李经理您客气了,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您放心,技术方面的事情,我们会尽力配合您的。”

李国庆满意地点了点头,他心里清楚,这次苏联之行,技术方面的事情,主要还得依靠这些技术专家。

毕竟,张红旗列出来的清单里,涉及得实在太广。

即便是他出身自132厂,航空制造业方面他也是七窍通了六窍。

一行人乘坐出租车,来到了位于莫斯科市中心的一家酒店。

简单安顿下来后,李国庆立刻开始着手准备拓展人脉的事情。

他首先联系了之前在叶卡捷琳娜家族的帮助下结识的一些苏联官员和商人,向他们透露了自己这次带来的“特殊礼物”。

在一家略显陈旧,但却装饰着厚重红色幕布的餐厅包间内,李国庆笑容满面地举起手中的酒杯,向对面几位苏联官员敬酒。

“各位尊敬的同志,这杯酒,我敬各位!

为了我们两国友谊长存,干杯!”

他对面坐着的,是几位身穿深色制服,身材略微发福的苏联官员,他们脸上带着略显矜持的笑容,举起酒杯,与李国庆碰杯。

酒杯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空气中弥漫着伏特加酒的辛辣气味。

酒过三巡后,李国庆放下酒杯,脸上笑容更加灿烂。

“各位同志,这次我来莫斯科,除了拜访各位之外,还带来了一些小小的礼物,不成敬意,还请各位笑纳。”

说着,他向身后的手下使了个眼色。

手下立刻会意,打开了几个沉重的箱子。

箱子打开,露出了里面琳琅满目的商品,有来自香江的电子表,有产自欧洲的尼龙袜,还有包装精美的巧克力和咖啡。

包间内的苏联官员们,看着这几个箱子里面的“礼物”,眼中露出不解的神色。

一位官员拿起一块包装精美的巧克力,仔细地端详着。

“李先生,你这是什么意思?!”

李国庆哈哈一笑,解释道:

“没什么别的意思,我只是想和大家进行深入的合作,这些小东西是我这次带来的少部分样品而已。

如果大家有需要,我这边有渠道给大家稳定供货。”

官员们闻言后,并没有显得有多开心。

李国庆提供的这些商品里面,有不少商品是欧美的。

在以往的对外贸易当中,欧美那边的商品都是要求以外汇进行结算。

他们手头的外汇,可不足以支撑他们大批量采购这些商品。

其中一个官员说道:

“东西好是好,就是我们手头可没有多少美元这样的硬通货。”

李国庆笑着解释道:

“没有美元也不要紧,改日我们可以深度沟通一下,看手头有没有以货易货的办法…”

听到李国庆这样说,在场的苏联官员们纷纷点头,脸上的笑容一下子就变得热情起来。

觥筹交错间,气氛也变得愈发热烈。

在酒会过后,其中一位在苏联重工业部门工作的领导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就私下找到李国庆。

“李先生,不知您对我国的重工设备,是否兴趣?”

米哈伊尔用略显低沉的声音问道,眼神中带着一丝探询。

李国庆点了点头,坦诚地说道:

“伊万诺维奇先生,我是一个商人,只要能赚钱的东西我都感兴趣。

贵国的重工设备,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尤其是在航空发动机和大型重工设备方面,更是和美国比肩。

我想我们可以在这些方面,好好地合作一下。”

米哈伊尔闻言,脸上的神色微微一动,原本严肃的表情,也缓和了不少。

“李先生,您真是很有眼光。

我国的重工技术,确实在很多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不过……”

他语气微顿,似乎有些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