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春雪发现,读了书的三娃没那么内敛,在木兰面前,你在她面前更像个孩子。
这让她这个当娘的,心里有那么一点不舒服。
不过仔细想想,她还有点羡慕。
当初她跟孩子他爹,纯粹的搭伙过日子。
读过圣贤书之后,三娃明显大方了很多,不像曾经那样,什么事情都憋在心里,表面上不会生气不会闹脾气,除了听话就是听话。
而她今日清晨起得早,刚烙好了香豆油馍馍,想着三娃两口子怎么还没起,来到东屋门外,想喊他们起床。
谁知道,她刚要敲门,就听到里面传来小两口打闹的声音。
让她两脚抓地,恨不得遁地而逃的是,她听到三娃在撒娇。
娘哎,他在对木兰撒娇。
搞得宋春雪这个老寡妇脸颊通红,跟烫脚似的,踮着脚后跟跑到了厨房。
老四打着哈欠从外面进来,“娘你怎么了,跟见鬼了似的,该不会是碰到我爹来看你了吧。”
老四舀了锅里的热水倒进洗脸盆里,自顾自道,“快到寒衣节了,我爹若是还没投胎的话,该要换冬衣了,今年我想给他粘一双鞋。”
宋春雪忍不住说风凉话,“现在孝顺了啊,知道心疼死去的爹了,你攒着钱买纸了吗?”
“……”老四不吱声了,用力的搓着脸,揉了两把香胰子,想让脸变得白一点。
上门到二哥,最后才夸他长得高。
明明把三娃跟二哥夸得天花乱坠,就差说他们俊的不得了了,但到了他这里,就说他长得高。
太气人了。
“怎么不吱声了,家里的活儿不爱干,苦活累活也不愿意,你以为去金城就能找到伯乐了。伯乐人家挑的是千里马,不是你这样的屎壳郎,推一步走一步,遇到伯乐也是闲的。”
老四硬着头皮没有顶嘴,就知道忍了这两天,娘终于忍不住了。
他来到锅边给自己盛了碗蛋花汤,“我知道你又看我不顺眼,今天专程起得早,打算去地里帮姐姐姐夫干活。”
“那叫帮吗?那本来就是我们自家的活儿,我今天要给你嫂子裁新衣,不然我也想去地里。你倒好,就知道偷奸耍滑。你又不是财神爷的亲戚,等着天上掉银子吗?”
“……”老四欲哭无泪。
“你现在这样,就算天上掉银子那也是害了你,没能力接住富贵,有点钱你就变成只会吃喝玩乐的傻公子,等银子花完了,你只有种地的份儿,别心气太高,也别忘了本。”
说起来,宋春雪之所以偏心三娃,对老二老四态度好不来的缘故,就是他们俩忘本。
奔向更好的前程,变得更有出息是没错,但是他们俩衣锦还乡之后,字里行间都透着一股子,他天生就不该是庄稼人,而是城里的有钱人。
李家庄子上走出去不少出息的孩子,李家的,程家的,王家的,但人家都没有忘本,不管再嫌麻烦,他们至少孝顺了父母,还帮衬着自家兄弟过得更好。
还记得王家老大,干啥啥不成,种地种得马马虎虎,家里只有一口水窖还放不进去水,也没有浆水缸,时常借别人家的,日子过不到人前头去。
但人家就是有个好弟弟,因为好读书,后来去县衙当差混了个不小的官职,一人得道鸡犬飞升,大哥家的孩子都顺风顺水离开了李家庄子。
王家老二回老家话做事从不觉得自己高人一等。
可老二跟老四跟人家差远了。
“娘,我今天也去地里干活,你别骂老四了,他年纪最小,一直没怎么吃过苦,地里的活儿他害怕。”
宋春雪看了眼老二,给自己盛了碗汤,拿了块馍馍去了北屋。
懒得跟他俩说,随他们去吧。
之前光顾着喂饱他们,大字不识几个的她也讲不出大道理。
如今他们长大了,各有各的想法,像三娃那样听话除非太阳打西边出来。
她还不如省点力气打打坐,练练拳。
三娃走进厨房,舀了两碗汤。
发现老四脸色不好,便知道他又挨骂了。
“道长不是给娘要开药方吗,他怎么还不来?”老四委委屈屈道,“中午我上山找道长去,他整天躲在山上有什么意思,这些日子娘心气儿不顺,逮着我就骂。”
老二偷笑,“但娘说的是实话,你就算不赚钱,在家里也该勤快点,屋子里的被子叠了,衣服洗了,眼里头有活儿。”
老四扬起下巴,“你还不是跟我一样,我至少没有想着
给人当上门女婿。”
三娃手里的汤差点没端稳,下意识的看向老二。
老二笑了两声,“揭我的短是吧,那你去金城别来找我。”
话说出口,老四就觉得自己过激了,但听到二哥这么说,他也不是个没脸没皮的,端起碗跟着三娃走。
“哼,不找就不找,我找三娃去。”
三娃走到东屋门口,发现老四跟在自己身后。
“你来干什么?”
老四咳嗽了两声,“我来跟你们吃早饭啊,没人陪着吃不下。”
“……”看着老四率先跨进屋子,三娃有些无奈。
木兰听到了咳嗽声,老早的站在一旁。
“嫂子你坐下,我就是来一起吃早饭。”老四将碗放在桌上,吸溜吸溜的喝汤,大口大口的吃馍馍。
三娃怕他不安分,非要提起最近来纠缠的媒婆姑娘。
还好,老四只顾着吃饭,什么都没说。
三娃去了学堂,老四跟他一起出门去找姐姐。
宋春雪穿得干净体面,带着木兰去裁新衣。
偌大的院子只剩下老二,和两条没人喂的狗。
两只狗盯着他看了半天,看着他慢条斯理吃东西的样子,不住的舔嘴唇。
老二叹了口气,军营三年,家里的变化这么大,回来之后,感觉人变了,家也变了。
他知道林春娇的事情,让娘耿耿于怀。
可他也有难言之隐。
他慢悠悠的将狗喂了,厨房的汤锅洗了,才锁了门去姐姐家。
姐姐家里很热闹,收拾的很干净,大外甥去了学堂,两个小的也不粘他,他知道自己没有老四招人待见。
但没关系,他也没有多难过,这两日跟着去地里,正好看看家里的地在哪,娘种的药材长势如何。
他当初想着一定不能回家种地的,那他就一定要做到。
金城县衙的差事,一定不能出错。
宋春雪发现,读了书的三娃没那么内敛,在木兰面前,你在她面前更像个孩子。
这让她这个当娘的,心里有那么一点不舒服。
不过仔细想想,她还有点羡慕。
当初她跟孩子他爹,纯粹的搭伙过日子。
读过圣贤书之后,三娃明显大方了很多,不像曾经那样,什么事情都憋在心里,表面上不会生气不会闹脾气,除了听话就是听话。
而她今日清晨起得早,刚烙好了香豆油馍馍,想着三娃两口子怎么还没起,来到东屋门外,想喊他们起床。
谁知道,她刚要敲门,就听到里面传来小两口打闹的声音。
让她两脚抓地,恨不得遁地而逃的是,她听到三娃在撒娇。
娘哎,他在对木兰撒娇。
搞得宋春雪这个老寡妇脸颊通红,跟烫脚似的,踮着脚后跟跑到了厨房。
老四打着哈欠从外面进来,“娘你怎么了,跟见鬼了似的,该不会是碰到我爹来看你了吧。”
老四舀了锅里的热水倒进洗脸盆里,自顾自道,“快到寒衣节了,我爹若是还没投胎的话,该要换冬衣了,今年我想给他粘一双鞋。”
宋春雪忍不住说风凉话,“现在孝顺了啊,知道心疼死去的爹了,你攒着钱买纸了吗?”
“……”老四不吱声了,用力的搓着脸,揉了两把香胰子,想让脸变得白一点。
上门到二哥,最后才夸他长得高。
明明把三娃跟二哥夸得天花乱坠,就差说他们俊的不得了了,但到了他这里,就说他长得高。
太气人了。
“怎么不吱声了,家里的活儿不爱干,苦活累活也不愿意,你以为去金城就能找到伯乐了。伯乐人家挑的是千里马,不是你这样的屎壳郎,推一步走一步,遇到伯乐也是闲的。”
老四硬着头皮没有顶嘴,就知道忍了这两天,娘终于忍不住了。
他来到锅边给自己盛了碗蛋花汤,“我知道你又看我不顺眼,今天专程起得早,打算去地里帮姐姐姐夫干活。”
“那叫帮吗?那本来就是我们自家的活儿,我今天要给你嫂子裁新衣,不然我也想去地里。你倒好,就知道偷奸耍滑。你又不是财神爷的亲戚,等着天上掉银子吗?”
“……”老四欲哭无泪。
“你现在这样,就算天上掉银子那也是害了你,没能力接住富贵,有点钱你就变成只会吃喝玩乐的傻公子,等银子花完了,你只有种地的份儿,别心气太高,也别忘了本。”
说起来,宋春雪之所以偏心三娃,对老二老四态度好不来的缘故,就是他们俩忘本。
奔向更好的前程,变得更有出息是没错,但是他们俩衣锦还乡之后,字里行间都透着一股子,他天生就不该是庄稼人,而是城里的有钱人。
李家庄子上走出去不少出息的孩子,李家的,程家的,王家的,但人家都没有忘本,不管再嫌麻烦,他们至少孝顺了父母,还帮衬着自家兄弟过得更好。
还记得王家老大,干啥啥不成,种地种得马马虎虎,家里只有一口水窖还放不进去水,也没有浆水缸,时常借别人家的,日子过不到人前头去。
但人家就是有个好弟弟,因为好读书,后来去县衙当差混了个不小的官职,一人得道鸡犬飞升,大哥家的孩子都顺风顺水离开了李家庄子。
王家老二回老家话做事从不觉得自己高人一等。
可老二跟老四跟人家差远了。
“娘,我今天也去地里干活,你别骂老四了,他年纪最小,一直没怎么吃过苦,地里的活儿他害怕。”
宋春雪看了眼老二,给自己盛了碗汤,拿了块馍馍去了北屋。
懒得跟他俩说,随他们去吧。
之前光顾着喂饱他们,大字不识几个的她也讲不出大道理。
如今他们长大了,各有各的想法,像三娃那样听话除非太阳打西边出来。
她还不如省点力气打打坐,练练拳。
三娃走进厨房,舀了两碗汤。
发现老四脸色不好,便知道他又挨骂了。
“道长不是给娘要开药方吗,他怎么还不来?”老四委委屈屈道,“中午我上山找道长去,他整天躲在山上有什么意思,这些日子娘心气儿不顺,逮着我就骂。”
老二偷笑,“但娘说的是实话,你就算不赚钱,在家里也该勤快点,屋子里的被子叠了,衣服洗了,眼里头有活儿。”
老四扬起下巴,“你还不是跟我一样,我至少没有想着给人当上门女婿。”
三娃手里的汤差点没端稳,下意识的看向老二。
老二笑了两声,“揭我的短是吧,那你去金城别来找我。”
话说出口,老四就觉得自己过激了,但听到二哥这么说,他也不是个没脸没皮的,端起碗跟着三娃走。
“哼,不找就不找,我找三娃去。”
三娃走到东屋门口,发现老四跟在自己身后。
“你来干什么?”
老四咳嗽了两声,“我来跟你们吃早饭啊,没人陪着吃不下。”
“……”看着老四率先跨进屋子,三娃有些无奈。
木兰听到了咳嗽声,老早的站在一旁。
“嫂子你坐下,我就是来一起吃早饭。”老四将碗放在桌上,吸溜吸溜的喝汤,大口大口的吃馍馍。
三娃怕他不安分,非要提起最近来纠缠的媒婆姑娘。
还好,老四只顾着吃饭,什么都没说。
三娃去了学堂,老四跟他一起出门去找姐姐。
宋春雪穿得干净体面,带着木兰去裁新衣。
偌大的院子只剩下老二,和两条没人喂的狗。
两只狗盯着他看了半天,看着他慢条斯理吃东西的样子,不住的舔嘴唇。
老二叹了口气,军营三年,家里的变化这么大,回来之后,感觉人变了,家也变了。
他知道林春娇的事情,让娘耿耿于怀。
可他也有难言之隐。
他慢悠悠的将狗喂了,厨房的汤锅洗了,才锁了门去姐姐家。
姐姐家里很热闹,收拾的很干净,大外甥去了学堂,两个小的也不粘他,他知道自己没有老四招人待见。
但没关系,他也没有多难过,这两日跟着去地里,正好看看家里的地在哪,娘种的药材长势如何。
他当初想着一定不能回家种地的,那他就一定要做到。
金城县衙的差事,一定不能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