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城墙之外,居住着许多的亚美尼亚人。
曾经,他们被强大的阿契美尼波斯帝国的皇帝,无情地宣判为整个种族皆是罪民。时光回溯到数百年前,那时的亚美尼亚人数量已多达百万之众,然而历经漫长岁月的变迁,直至今日,其人口规模依旧维持在百万左右。
数百年人口一直不增长,这本身就是一种压制,并且,他们始终聚居在一起,仿佛一个紧密相连的群体,根本没有自由流动的可能。
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局面,乃是因为波斯人明令禁止他们四处乱跑,如此一来,便能够更有效地实施管理与掌控亚美尼亚人。
值得一提的是,亚美尼亚男子普遍身材高大而健壮,充满阳刚之气;女子则大多健美且苗条,身姿婀娜动人。不得不说,对于人体外貌审美的标准,全人类之间审美标准大致并无太大差异。
当辉煌一时的阿契美尼波斯帝国最终被帕提亚帝国所取代之后,帕提亚统治者发现,亚美尼亚男性具备成为优秀士兵的潜质,于是将大批亚美尼亚男子,强行招募进帕提亚的弯刀骑兵队伍之中。
此后,这些勇猛无畏的帕提亚骑兵不仅积极参与对外扩张征战,为帝国开疆拓土立下赫赫战功;同时也毫不留情地对内执行血腥镇压任务,以遏制波斯人对帕提亚帝国统治的反抗。
这般行径使得亚美尼亚人,与波斯人之间结下了深深的血海深仇,仇恨就在彼此之间传递了下来。
更为糟糕的是,帕提亚人自身逐渐走向衰落,内部纷争不断、统治腐朽无能,地方军阀开始崛起。
终于,波斯人抓住时机成功翻盘,再度建立起了强大的萨珊波斯帝国。新的历史篇章就此展开,建立自己王朝的波斯人开始向亚美尼亚人复仇清算。
要知道,萨珊波斯王室向来对亚美尼亚人并无血海深仇,相反,他们对于亚美尼亚人的勇猛善战,可谓是欣赏有加。然而,由于沿袭前朝的固有传统,萨珊波斯皇帝阿尔波希.沙普尔绞尽脑汁,突然间冒出了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念头——将这些骁勇的亚美尼亚人圈禁起来。
这位皇帝不仅将亚美尼亚人贬为卑贱的奴隶,更是别出心裁地把其中身强力壮的男子,编入了那支声名赫赫的不死军团。
不仅如此,他还给这些战士们戴上了面目狰狞、令人望而生畏的鬼怪铁面具,并要求他们从此以波斯人的身份为萨珊波斯浴血奋战。
想当年,由阿契美尼波斯皇帝率先创建的不死军团,其规模从未超出过一万之数,且成员皆为军官贵族阶层。他们从不佩戴鬼怪面具,并且军团中的每一个人,无论是军事才能还是出身背景,都是百里挑一的精英。
其中不少人乃是身世显赫的贵族子弟,最次也是身家清白的良家之子。正是这样一支精锐之师,成就了不死军团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辉煌战绩。
可是如今呢?
这支曾经荣耀无比的不死军团,已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虽然他们依旧保留着高超的作战技巧,但那种内在的高贵气质和纯粹的战斗精神却已荡然无存。如今的不死军团,仅仅剩下空洞的武力,往昔的荣耀早已黯淡无光。
也不知道是哪一任萨珊波斯皇帝突发奇想,开始不断地扩充那神秘而令人畏惧的不死军团规模。这位皇帝似乎对那些勇猛善战的奴隶战士情有独钟,只要他们具备这样的特质,便会被招募进不死军团,并戴上冰冷的鬼怪铁面具成为其中一员。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死军团的成员构成愈发复杂多样。然而,当这支军团的人数突破十万之众时,那位萨珊波斯皇帝却心生忧虑,生怕这些曾经身为奴隶的士兵,势力过于庞大难以掌控。
于是,他竟然想出了一个奇葩至极的主意——将整个不死军团全部阉割,这也是阿拉伯人贩运奴隶,控制奴隶私自繁衍的妙招!
就在这项荒唐政策刚刚开始实施之际,不幸的事情发生了:西边的突厥人突然发动了大规模的入侵行动。
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萨珊波斯不得不匆忙应对,甚至将原本计划用于进攻东罗马的军队,尽数调至托卡曼尼城来应付西突厥骑兵。
要知道,萨珊波斯的主力军向来是以骑兵部队为主力,他们最为擅长的便是在广袤无垠的平原之上,展开激烈的大兵团野战对决。
至于攻城作战这种任务,对于这些习惯了驰骋沙场的弯刀骑兵来说,简直就是陌生领域。真不晓得当时萨珊波斯的高层究竟是如何考虑的,居然让自己的骑兵去攻打坚如磐石的城池。
倘若双方是在开阔平坦的原野上交锋,就算强如大秦帝国恐怕也难以保证全身而退,即便能够不败,最终也必然会付出极为惨痛的代价。
可幸运的是,大秦凭借着坚固的城池作为依托,成功地抵御住了萨珊波斯一轮又一轮猛烈的攻击。
经过一场惊心动魄的鏖战后,萨珊波斯损兵折将、伤亡惨重,只得狼狈逃回驻地。而那些侥幸逃脱的不死军团残兵败将,在临终前向亚美尼亚族人透露了这个惊人的消息:原来,不可一世的萨珊波斯帝国,竟在与大秦的正面交锋中惨遭败绩!
当然萨珊波斯不会认为他们惨遭失败,可是对不死军团的控制失控,说明了萨珊波斯的真实情况。
不仅如此,在萨珊波斯国内竟然发生了一场惊天动地的政变!这场政变犹如狂风骤雨般席卷而来,使得原本针对亚美尼亚人的严密圈养监控体系,瞬间土崩瓦解、完全失效。
如今,除了那些被重兵重重镇守的关键区域之外,其他地方的亚美尼亚人终于获得了自由迁徙的机会。于是乎,他们纷纷拖家带口、扶老携幼地踏上了逃亡之路。
一大群亚美尼亚人如潮水般汹涌而至,他们有的面容憔悴,有的神情惶恐,有的面含喜色,但无一例外都怀揣着对生存的渴望和对未来的迷茫。
这或许便是大秦有史以来,所目睹的第一场规模浩大的异族难民潮吧!
对于大秦而言,这些涌入的亚美尼亚人无疑具有重大意义。毕竟,大秦正急需大量的人口资源,来充实自己的国土,尤其是那些能够迅速适应当地气候环境的族群。
再者说,亚美尼亚人本身就有着独特的魅力,其外貌特征恰好符合汉人传统的审美观念,特别是他们身上的臭味不那么明显。
这种良好的第一印象,使得大秦上下对于接纳这些异族难民,充满了期待与热情,听其言观其行,不行再消灭他们,绝不把后患留给子孙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