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叫石头呢!这叫帝王绿,帝王绿!”
辛高阳把帝王绿那三个字咬的特别重。
他算是开眼了,运气好的人就是不一样啊!到哪都会得到上天的眷顾。
这随便捧出的一块平平无奇的石头,都能开出帝王绿。这是什麽样的运气啊!
至於这块料子的价值,辛高阳估算了一下。
“工艺是能够给宝石增加价值的。不出意外的话,等一整套首饰做好,价值能够到1,000万以上。”
就这帝王绿的成色,他这已经是保守估计了。
江寒倒抽了一口气,他是真没想到能差这麽多。他只花了102,000元,一下子就变成了1,000万?
辛高阳看向菊姨,“这一套首饰打磨好要多少钱啊?”
菊姨又看了眼料子,“我还看不准这料子的厚度,我还要继续切。”
江寒知道这是帝王绿之後,就不想浪费料子。就又在石头上画了几条线。
菊姨想起了刚才江寒画的那条线,那麽的标准。切下来的那块全是废料。
菊姨的眼里有了几分冷意,“好小子,搁我这里扮猪吃老虎呢!”
这个年轻人一直说自己不懂。
但他能从一堆毛料中,挑出这麽不起眼的一块石头,菊姨开始还真的觉得江寒只凭运气。
现在看到江寒的画线,她算是明白了。
这个年轻人不但懂,而且还是这个行内的大家。
菊姨愤愤的瞪了辛高阳一眼,就刚才他们两个挑石头的场景,是搁她这里唱双簧来了。
辛高阳注意到菊姨冷飕飕的视线,不自觉的打了个哆嗦。
她为什麽这麽看他?他做错了什麽?
好在菊姨很快就把视线收了回去。
看到江寒放下了笔,又跟江寒确定了一下,“确定要这麽割?”
江寒点头,“嗯,就这麽割吧。”
菊姨再次开始切割,按照江寒画着的切下来,那料子保留了最完整的面貌。
菊姨再次轻笑了一声,没想到她那麽大年纪了,还被两个年轻人摆了一道。
菊姨又瞪了辛高阳一眼,“你还真是你爸的好儿子。”
辛高阳再次噎住了,这跟他又有什麽关系?
江寒问菊姨,“这块料子能做多少东西?”
菊姨认真琢磨了一下,还真的跟辛高阳那小子说的差不多。
“一个镯子,一块吊坠,一条项链,一对耳坠。”
菊姨顿了一下,“还真能再加一对戒指。”
这款料子虽然不大,但利用率极高。
和刚才辛高阳说的相比,菊姨这边还多出了一条项链。
江寒看着这麽一块切出来的料子,实在难以想象,它能变出那麽多东西来。
“手工费多少钱?”江寒问。
菊姨伸出了两根手指。
“2万?”辛高阳觉得这麽多东西,2万块钱也是要的。
菊姨摇头。
辛高阳震惊的看她他,“你不会是要20万吧?”
菊姨再次摇头,“是200万。”
这回辛高阳都要跳到天花板上去了,“你抢劫呢!”菊姨冷笑着看向江寒,“我的手艺你也看到了。这些料子经过我的处理,我会让他升值到1,300万以上。”
江寒有些惊讶的张了张嘴,能差那麽多吗?
菊姨拿出了自己的一本作品集,“耳坠丶吊牌丶项链和戒指,我都会加一些附加的东西。”
菊姨指向其中一套作品,“看到这条项链了吗?”
江寒看到了,一条很漂亮的白金链子上,镶嵌了一颗颗很细碎的宝石。
“我说的那条项链跟这条差不多。我会把多下来的很细碎的料子,处理好镶嵌在金银上。”
“所以这些金银的料子你包了吗?”辛高阳问了一句。
菊姨笑了笑,“金银比起这块帝王绿可不值什麽钱,你朋友都赚了那麽大的便宜了,这点辅料钱你总不会少我吧?”
江寒噎住了,这是还要问他拿钱?
他又翻了几页菊姨做的作品,这些首饰确实做得漂亮。
连他这个外行都被这些首饰吸引。
“我女朋友说黄金保值,她更喜欢黄金的。”
“好,你按照市场价从我这里买10万块钱的黄金。这料子要是不够,我自己掏腰包给你补。这料子要是多出来,我做成另外的小东西送给你们。”
辛高阳啧舌,他提醒江寒,“黄金的延展性很好。”
这意味着很少的黄金,就可以做出看上去很大的黄金饰品。
10万块的黄金,菊姨在这个地方可以做很多文章。
江寒也知道这个道理,但千金难买心头好。菊姨在这里待了几十年了,她要是真的坑的太狠,她这里早就被人砸了。
所以他料定菊姨这里,就算坑人也不会坑的太狠。
如果,菊姨的工艺真的能够让这套首饰增值300万,那他多出点钱也没什麽。
更何况,10万块钱的石头开出1,000万的料子,已经是他大赚了。
江寒点头,“好,我再付210万给你。”
菊姨倒是没想到江寒这麽豪爽。
她看向江寒,眼神里多了点欣赏,“你先付我110万吧,等拿货那天你再付100万。”
菊姨以为江寒会跟她说些软话,像这麽年轻的年轻小夥子,能拿出10万多买石头已经很不容易的。
让他一下子再拿出110万,估计是没有这个实力。
结果……
“支付宝到账110万元。”
菊姨愣了一下,这麽快就到账了?
她有些难以置信的看向江寒,现在的年轻人这麽有实力了吗?
当她的视线落向辛高阳时,那种欣赏立马变成了嫌弃。
辛高阳整个人都抖了三抖,这眼神是什麽意思啊?
一开始还拉着他叫他小辛来着,现在看他却哪哪都是嫌弃。
这个菊姨一大把年纪了,还这麽莫名其妙。
菊姨拿起她的团扇,再次捂住了嘴,“总算是找了个像样的朋友。”
辛高阳:“……”
菊姨又给江寒开了张发票,“你来取货的时候带这张发票过来。”
江寒接过发票,又拍了张照片。
如果发票丢了,他至少还留了张照片。
菊姨看到江寒谨慎的样子,更加欣赏。他又瞥了眼辛高阳,“你多跟你朋友学学。”
辛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