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见春秋 作品

第317章 有霹雳火又能如何

第317章有霹雳火又能如何

李淳风能这么快速的研究出霹雳火,不是因为他有多么天才,无中生有。

而是他的思维模式,已经受到了李承乾的影响。

更何况他本身就很是擅长格物致知。

况且火药这等事务,实际上来说,也并非是多么困难。

之前火药司内,就已经根据太子大量的购买记录,推导出主要的成分。

硝石,硫磺,木炭。

说到底就是配比跟制作工艺的问题。

配比有个大概,在制作工艺这块,就只剩下推敲了。

之所以现在李淳风制作出来的霹雳火,没有能达到李承乾的程度。

这个中的缘由,乃是少了一道工序。

那就是火药颗粒化。

颗粒化的火药,才能更加充分的燃烧,得到更大的威力。

当然,还有配比上稍微差了些。

李承乾的配比,那是经过后世的科学探索出来的最佳配比。

在没有物理学知识的基础上,想要达到这样的程度,几乎是难上加难。

总而言之,现在霹雳火是造出来了。

魏王府。

崔盛玉早早便来到了。

李泰在书房中来回踱步,面色凝重。

其实他不怎么想把霹雳火配方交给五姓七望。

然而李泰所面临的局面,对于现在来说,想要登上太子位过于渺茫。

就算是登临太子,那他还要当多久的太子呢。

李泰迫切需要有自己的力量。

就如同.现在的李承乾那样。

虽说李泰最想看到李承乾失败,可心里头,也希望自己能够成为第二个李承乾。

这就是榜样的力量,亦如当年的李世民那场玄武门之变。

“请崔公子进来。”

听闻崔盛玉已至,李泰吩咐道。

崔盛玉踏入书房,拱手行礼道:“魏王,昨日一别,今日特来聆听魏王的答复。”

李泰抬手示意崔盛玉坐下,目光紧紧盯着他,缓缓说道:“崔公子,此事干系重大,本王昨夜辗转难眠,反复思量。”

崔盛玉连忙接话道:“我等自然知晓此事的风险,可一旦成功,那带来的好处也是难以估量的。”

李泰微微皱眉,语气略带不满:“崔公子,你只说好处,可曾想过若是泄露,本王将面临怎样的后果父皇的雷霆之怒,岂是我能承受的。”

崔盛玉诚恳地说道:“我五姓七望在此事上定会全力以赴,确保万无一失。”

“如今太子凭借火炮势力渐大,若魏王能掌控霹雳火,凭借我等的力量,在这朝堂争斗中,将占据何等优势。”

这番话,确实说到李泰的心里去了。

他知道,五姓七望一旦掌控了霹雳火,势必尾大难掉。

可如果他不能成功登基,又有什么意义呢。

所有的一切,都是在他能够登基称帝的前提下。

话说回来,哪怕是李承乾败了,他当了太子。

就能安安稳稳的等候父皇驾崩,自然继位

当年,父皇可没等候祖父驾崩的。

沉默片刻,李泰说道:“崔公子,即便我有心相助,这配方也不是轻易能拿到的。火药司监管极为严格,每一道工序都有专人记录。”

崔盛玉闻言笑了笑,没有回答。

只要魏王想,就只能能拿到。

不想,自然就拿不到。

见崔盛玉不说话,李泰也没生气,继续道:““崔公子,即便我拿到了配方,你们如何保证大量制造且不被发现这制造霹雳火所需的硝石、硫磺等物,如今都被朝廷专营。”

崔盛玉自信满满地说道:“魏王放心,我五姓七望在各地都有产业,不乏矿山。”

“硝石和硫磺虽被朝廷管控,但我们也有自己的渠道。只要有了配方,制造并非难事。”

“而且,我们会选择极为隐蔽的地方进行制造,绝对不会让朝廷察觉。”

这就是五姓七望的底蕴所在了。

他们有着自己的府兵子弟,更有着大量隐瞒下来的矿藏良田人口。

虽说就现在来看,似乎五姓七望被压制得很厉害,可实际上,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李泰略微沉默。

对于五姓七望,他其实也是忌惮的。

心中更是有了些许想法。

如果自己登临为君,也是要对五姓七望进行打压。

尤其是他们隐藏的矿藏,肯定是大力搜集起来。

现在是同盟,可不代表以后是。

没有再提什么条件要求,李泰说道:“明日晚间,来一趟,我会把配方给你。”

崔盛玉拱手:“谢魏王。”

对于李泰来说,拿到配方,还真不是什么难事。

不说他本身就被李世民所偏爱,就现在新太子的呼声,舍他其谁。

论长安上下,除了父皇,还能有谁比他的身份更为尊贵。

更何况,父皇已经下诏,让他也同时负责火药司。

——

在李世民昭告天下朝廷成功研制霹雳火后,整个长安都陷入了一种紧张而忙碌的氛围。

负责监造霹雳火的火药司,更是成为了重中之重的核心区域。

火药司主事李旭,这段时间忙得焦头烂额。

每日天未破晓便赶到火药司,直至夜深才拖着疲惫身躯返回府邸。

这天,他刚踏入火药司大门,一群工匠便围了上来。

“主事,我们这几日日夜赶工,可这原料的供应实在是有些跟不上啊。”

年长工匠忧心忡忡说道。

李旭眉头紧锁,道:“我知晓此事,已多次向朝廷上书,恳请加大硝石、硫磺和木炭的供应。然如今这些物资皆被朝廷专营管控,调配起来殊为不易。你们先勉力支撑,我再去催催。”

打发走工匠们,李旭马不停蹄赶往尚书省。

尚书省官衙内,他见到负责物资调配的尚书郎。

“尚书郎,火药司那边制造霹雳火,原材料告急啊,尚书郎看这供应能否再加快些速度”李旭焦急问道。

尚书郎一脸无奈,叹道:“李主事,你以为我不着急么可如今各地皆在为备战做准备,对这些物资的需求量极大。且运输途中也时常生变,不是道路被雨水冲垮,便是遭遇匪盗劫掠。我已竭力协调,实在是有心无力啊。”

李旭心中一沉,但仍不死心:“尚书郎,这霹雳火可是关乎朝廷与太子对峙的关键利器,倘若因原料供应不足而耽搁了制造进度,我们谁都担待不起啊。尚书郎再想想办法,看看能否从别处调配一些过来,抑或优先保障火药司之需求。”

张尚书郎沉思片刻,道:“如此,我再与其他官署通融通融,看看能否抽调一部分过来。但这也仅是权宜之计,长远来看,还得想法子解决运输之难。”

从尚书省出来,李旭的心情并未好转。

即便张尚书郎答应协调物资,也只是暂时缓解燃眉之急。

——

洛阳宫城内,李承乾正与苏定方在书房中商议军事部署,一位传令兵匆匆而入,单膝跪地,呈上一封密信。

李承乾展开密信,扫了一眼,嘴角微微上扬,旋即轻轻将密信搁在案几上,神色间不见丝毫慌乱。

密信上已经写明,制造出霹雳火的人,正是李淳风。

对于此,李承乾还是比较满意的。

简单的黑火药,让朝廷忙乎了这么久都没造出来,他都觉得有些奇怪了。

毕竟从李承乾的角度来看,黑火药不难。

不过是威力大小的关系。

历史上唐朝中后期,虽未重视火药的发展,但发展的速度也是极其迅速。

一直是到了宋元时期,因为战争缘故,这才迅速发展起来,到明初达到巅峰。

“苏将军,朝廷已然研制出霹雳火,如今正大肆赶造,欲以此对抗我军火炮。”

李承乾语气轻松,仿若在谈论一件无关紧要之事。

苏定方接过密信,匆匆浏览后,眉头紧皱,道:“殿下,霹雳火虽与我军火炮不同,但威力亦不容小觑。朝廷此举,怕是会对我军接下来的行动造成阻碍。”

李承乾起身,负手踱步,朗笑道:“苏将军,莫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朝廷有霹雳火又如何我军之火炮,岂是轻易能被超越的。”

苏定方抱拳道:“只是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我军仍需摸清朝廷霹雳火的具体情况,诸如其威力大小、数量多寡、部署位置等。”

李承乾微微点头,道:“此事我早已安排妥当。不出几日,必有详细情报传来。苏将军,依你之见,我军该如何应对这新变数”

苏定方沉思片刻,抱拳道:“殿下,若从战术层面考量,其一,朝廷霹雳火刚研制成功,其士兵对使用之法或尚未娴熟。我军可趁此时机,主动出击,打乱其部署。其二,我军火炮数量占优,可采用集中火力,重点突破之法。选择朝廷防线薄弱之处,以我军火炮全力猛攻,撕开其防线,再以精锐骑兵迅速跟进,扩大战果。”

李承乾听闻,眼中闪过一丝赞赏,道:“苏将军所言,正合我意。我军火炮本就犀利,再加上将士用命,岂会怕了朝廷这新造的霹雳火。”

苏定方道:“殿下,我听闻辽东之地矿产丰富,硝石、硫磺等制造弹药之原料或有产出。我军可派人前往辽东,加大对这些原材料的开采力度,确保原材料能及时送达洛阳。”

李承乾哈哈一笑,道:“苏将军与我想到一处去了。此事我已着人去办,相信不久之后,原料供应便能得到极大改善。”

“对了,那五姓七望近日动向如何我听闻他们与李泰有所勾结,意图谋取霹雳火配方。”

苏定方抱拳道:“殿下,五姓七望势力盘根错节,其心思难测。据细作来报,崔盛玉曾前往魏王府,与李泰密谈。至于他们是否已达成交易,尚不得而知。”

李承乾冷哼一声,眼中闪过一丝不屑,道:“若五姓七望真与李泰勾结,获取了霹雳火配方,制造出霹雳火,又能怎样他们若敢轻举妄动,我定让他们有来无回。苏将军,你可有应对之策”

苏定方道:“殿下,若五姓七望涉足此事,我军可从两方面着手。一可暗中破坏其制造霹雳火的行动,捣毁其工坊,切断其原料供应。另一方面,可利用五姓七望与朝廷之间的微妙关系,散布消息,让朝廷知晓他们的图谋,引发朝廷对五姓七望的猜忌,使其内部产生矛盾,无暇顾及我军。”

“想来要是陛下得知这个消息,对于五姓七望以及魏王,定是会雷霆震怒。”

此时,又有一传令兵入内,禀报道:“殿下,前方传来消息,朝廷在潼关、虎牢关等地增派了兵力,似有备战之态。”

李承乾神色镇定,嘴角勾起一抹笑意,道:“朝廷这是慌了神,想用关卡阻挡我军西进。苏将军,这几处关卡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我军若要强攻,恐将付出惨重代价。”

苏定方道:“殿下,强攻实非良策。我军可尝试迂回避开正面关卡,寻找其他路径绕过防线。可派遣小股部队在关卡附近骚扰,分散朝廷兵力,为我军主力创造机会。”

李承乾微微摇头,笑道:“苏将军,迂回战术虽好,但实施起来难度颇大,且后勤补给难以保障。我已有一计,可破此局。”

苏定方眼中闪过一丝好奇,抱拳道:“愿闻殿下高见。”

李承乾走到地图前,手指在上面轻轻点了点,道:“朝廷重兵集结于潼关、虎牢关,其后方必然空虚。我军可佯装西进,吸引朝廷主力,暗中却派遣精锐部队,绕道突袭其后方重镇,断其粮草补给。朝廷军队一旦失去补给,军心必乱,到时我军再正面强攻,定能事半功倍。”

苏定方听闻,眼中满是钦佩,赞道:“殿下妙计,末将佩服。如此一来,朝廷纵有霹雳火,亦难抵挡我军进攻。”

李承乾自信满满地说道:“我谋划已久,岂会因朝廷多了个霹雳火便乱了阵脚。苏将军,你即刻着手准备,挑选精锐,制定详细作战计划,务必一击即中。”

苏定方领命而去,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军事行动。而李承乾则在洛阳宫城内,气定神闲地继续处理各项事务,胜利已然在握。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洛阳城内一片忙碌景象。

工匠们日夜赶工,制造更多的火炮弹药,士兵们加紧训练。

李承乾则时常前往军营视察,鼓舞士气。

不需要多久,将会迎来一场大战。

霹雳火对火炮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