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醉梦中人 作品

第491章 没有露出丝毫破绽

他的眉头紧锁,形成了深深的沟壑,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不断滚落。他仔细对比每一个动作,不放过任何一个微小的特征,眼神在屏幕上不断搜寻。时而暂停画面,时而放大细节,双手在键盘上快速敲击,试图从这些蛛丝马迹中揪出他们的身份。然而,这些人仿佛经过精心训练,行动整齐而又谨慎,每一个动作都像是按照既定的剧本在表演,没有露出丝毫破绽。

“狡猾的东西!” 赵承平一拳砸在桌子上,电脑屏幕都跟着颤抖起来,桌上的文件被震得七零八落。

他心中清楚,这些人必定是高育良的手下,是被派来纵火销毁证据的。高育良这只老狐狸,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候使出这种下作手段,妄图逃脱法律的制裁。

线索再次中断,希望如流星般转瞬即逝,办公室里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赵承平靠在椅背上,后背深深地陷进椅子里,双眼紧闭,双手用力揉搓着脸颊,指腹的力度大得仿佛要把疲惫都揉出去。他的脑海中不断回放着仓库起火的画面,熊熊烈焰就像高育良等人嚣张的嘲笑,刺痛着他的每一根神经。“难道真的要让他们逍遥法外?” 他在心底不甘地呐喊,声音在寂静的胸腔里回荡。

但赵承平骨子里那股不屈不挠的劲儿,很快让他从消沉中挣脱出来。他猛地睁开双眼,眼中重新燃起坚定的斗志,那目光如同利剑,仿佛要穿透重重迷雾,直指真相。他深知,在与这些狡猾至极的腐败分子较量时,放弃就意味着彻底失败,唯有坚持才有可能找到新的转机。

他站起身,走到堆满文件的办公桌前,那些记录着无数个日夜调查心血的纸张,此刻仿佛成了他最后的希望稻草。

他轻轻拂去文件上的灰尘,开始重新梳理之前的调查记录,每翻开一页,都是对过往线索的一次回溯。泛黄的纸张在他手中发出沙沙的声响,每一个名字、每一个数字、每一段对话,都像是沉睡的记忆被唤醒。

时间在安静的办公室里悄然流逝,窗外的阳光渐渐西斜,将余晖透过窗户洒在赵承平的身上。他的眉头时而紧皱,时而微舒,沉浸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像是在茫茫大海中寻找那一座指引方向的灯塔。突然,他的手指停在了一份关于李达康通讯记录的文件上。他的目光迅速聚焦,瞳孔微微放大,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就像猎人嗅到了猎物的踪迹。

原来,他发现李达康近期与一位海外律师联系异常频繁。通话记录密密麻麻,时间点分布得毫无规律,短则几分钟,长则数十分钟,且大多选择在深夜进行。深夜,本是人们沉睡的时间,李达康却频繁与这位律师通话,这背后必定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赵承平的心跳陡然加快,多年的办案直觉告诉他,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线索。

他迅速调出李达康的相关资料,在电脑上快速检索着这位海外律师的信息。

屏幕上,关于这位律师的介绍逐渐清晰,他在处理境外资产方面声名远扬,是不少富商和政客在海外隐匿财富的得力帮手。照片中的律师,眼神狡黠,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仿佛在炫耀自己的手段高明。

“李达康频繁联系他,难道是在处理境外资产?” 赵承平喃喃自语,手指不自觉地敲打着桌面,他决定深入调查李达康,

多日来,办公室里弥漫着一种压抑而又焦灼的氛围。技术人员们双眼布满血丝,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击,屏幕上不断闪烁着各种代码和数据,仿佛是在与时间和黑暗进行一场殊死搏斗。赵承平则像一位沉稳的将军,在一旁密切关注着每一个进展,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线索。

此刻,经过技术部门连日来近乎疯狂的努力,答案终于如同一颗即将出土的宝石,呼之欲出。

赵承平的手指微微颤抖着,那颤抖并非因为恐惧,而是源自即将揭开真相的兴奋与紧张。他缓缓伸出手,仿佛在触摸命运的脉搏,轻轻点击鼠标,打开了那份承载着重要信息的文档。

文档顶端,律师的照片清晰呈现。那是一张棱角分明的脸,高挺的鼻梁如同山峦般坚毅,薄薄的嘴唇总是微微抿着,仿佛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秘密。他的眼神中透着一种精明与世故,像是经历过无数次交易与阴谋的洗礼。他叫艾瑞克?格林,在国际法律界小有名气,尤其擅长处理跨境资产的复杂事务,那名号就像一把隐藏在黑暗中的利刃,让那些企图隐匿非法财富的人趋之若鹜。

赵承平凑近屏幕,眼睛几乎贴到了屏幕上,仿佛想要透过这张二维的照片看穿律师的内心世界。

“艾瑞克?格林,你到底和高育良、李达康他们有着怎样的勾当?” 他低声自语,声音虽小,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与决心,每一个字都像是一颗子弹,射向那未知的黑暗。

随着鼠标滚轮的缓缓下滑,艾瑞克?格林的详细资料和业务信息一一展现。原来,他专门为国内官员提供海外资产托管服务,这一发现让赵承平的心跳陡然加快,仿佛一面急促的战鼓在胸腔中擂响。他深知,这种服务往往是贪腐分子隐匿非法所得的常用手段,就像一条黑暗的通道,将那些见不得光的资产转移到海外,试图逃避国内法律那正义的制裁。那些在黑暗中涌动的财富,就像滋养腐败之花的毒汁,让无数家庭陷入痛苦,让社会的公平正义蒙羞。

继续往下看,客户名单映入眼帘,赵承平的眼神瞬间凝固,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定住。

名单中赫然出现了一些熟悉的名字,那些都是已经被查处的贪腐分子。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段令人痛心疾首的腐败故事,是无数百姓的血汗被无情吞噬,是社会的信任被肆意践踏。赵承平的拳头不自觉地握紧,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愤怒和使命感,就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在心中炽热地燃烧。

赵承平意识到要扳倒高育良集团,还需更多铁证。他的脑海中迅速浮现出多年前高育良经手的一个扶贫项目,那个项目疑点重重,就像一颗埋在地下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爆炸。他仿佛看到了那些本应在扶贫项目中受益的百姓,依旧在贫困的深渊中挣扎,而高育良之流却可能在背后中饱私囊,享受着不义之财带来的奢华生活。于是,他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前往当年扶贫项目所在偏远乡镇的路途。

那是一段漫长而艰辛的旅程。汽车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颠簸前行,仿佛在一条巨龙的脊背上跳跃。窗外是连绵不绝的山脉,它们像沉默的卫士,见证着岁月的沧桑;破旧的村落则像一个个被遗忘的角落,在贫穷与落后中苦苦挣扎。赵承平望着这一切,心中五味杂陈,本应改善百姓生活的扶贫资金,难道真的被高育良之流中饱私囊?他的拳头不自觉地握紧,暗暗发誓一定要查出真相,为那些受苦的百姓讨回一个公道。

到达乡镇后,赵承平顾不上旅途的疲惫,那满脸的倦容丝毫掩盖不住他眼中的坚定光芒。他立刻开始走访当地村民。

他穿梭在狭窄的小巷中,脚下的石板路坑洼不平,每一步都发出沉闷的声响。每到一户人家,他都耐心地说明来意,询问关于当年扶贫项目的情况。村民们起初都有些戒备,眼神中透着警惕与怀疑,就像受惊的小鹿,对陌生的访客充满了恐惧。毕竟多年过去,大家都不想惹上麻烦,更何况背后可能牵扯到有权有势之人,他们害怕遭到报复,害怕生活再次陷入动荡。

“同志,过去的事情就别再提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啊。” 一位老大爷皱着眉头,脸上的皱纹像一道道沟壑,写满了岁月的沧桑和生活的无奈,劝说道。赵承平诚恳地回应:“大爷,我是为了给大家讨个公道,那些扶贫款本就该用在咱们老百姓身上,不能就这么不明不白地没了。” 他的眼神中透着坚定与真诚,仿佛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试图照亮村民们心中的恐惧。可村民们依旧有所顾虑,他们在信任与害怕之间徘徊,就像在悬崖边行走,小心翼翼地权衡着利弊。

日子一天天过去,走访工作进展得并不顺利。赵承平有些焦急,他深知时间紧迫,高育良就像一条狡猾的毒蛇,随时可能进一步销毁证据,逃之夭夭。每过一天,他都觉得自己离真相又远了一步,内心的焦虑像野草般疯狂生长。但他没有放弃,那股坚韧不拔的精神就像一座屹立不倒的山峰,支撑着他继续挨家挨户地询问,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线索。他就像一只勤劳的蜜蜂,在这片充满迷雾的乡村中,执着地寻找着那朵隐藏着真相的花朵。

终于,在多日的打听后,赵承平从一位热心大妈口中得知,有一位退休的乡镇会计或许了解当年的情况。

那一刻,他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心中涌起一丝希望的曙光,就像在黑暗的大海中看到了一座灯塔。他急忙按照指引找到了这位会计的家。

那是一间位于村子边缘的破旧小屋,院子里杂草丛生,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荒凉。那些杂草在微风中摇曳,像是在向过往的行人倾诉着这里曾经的故事。赵承平轻轻敲了敲门,那敲门声在寂静的空气中回荡,仿佛是在唤醒一段沉睡多年的记忆。过了一会儿,门缓缓打开,一位头发花白、面容憔悴的老人出现在他面前。老人看到赵承平,眼中闪过一丝慌乱,那慌乱就像一只受惊的小鸟,瞬间划过眼眸,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像是将那份恐惧深深埋藏在了心底。

赵承平礼貌地自我介绍后,表明了来意。老人犹豫了一下,那犹豫的神情就像在黑暗中摸索方向,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最终,他还是将赵承平让进屋内。屋内光线昏暗,家具陈旧,那些家具就像一个个沉默的见证者,见证着老人多年来的风风雨雨。墙上挂着几张泛黄的奖状,见证着老人曾经的工作岁月,那奖状上的字迹虽然已经模糊,但依旧能让人感受到老人当年的荣耀与自豪。

“当年那笔扶贫资金啊,确实有些不对劲。” 老人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颤抖,仿佛每一个字都承载着多年的痛苦与无奈。

他回忆起当年的情景,眼神中满是痛苦与无奈,就像一潭平静的湖水,却隐藏着深深的悲伤。

原来,他在整理账目时发现那笔资金被截留,但当他想要深入调查时,却遭到了多方的压力。

“上面的人警告我,让我别多管闲事,否则没我的好果子吃。我上有老下有小,实在不敢声张啊。”

赵承平望着低垂着头、双手紧攥衣角的老会计,心中满是理解与同情。他深知老会计在多年前承受了多大的压力才选择沉默,也明白如今让他开口说出真相需要多大的勇气。但他更清楚,这份真相对于扳倒高育良集团、让正义得以伸张是何等关键。

赵承平缓缓走到老人身旁,拉过一把破旧的木椅坐下,尽量让自己的姿态显得亲和。他轻声说道:“大叔,我能理解您当年的难处。那些有权有势的人,总是用各种手段威胁像您这样善良正直的人。可现在不同了,我是带着组织的支持来的,一定会保护好您和您的家人。”

老会计抬起头,眼中满是疑虑与犹豫。他的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些什么,却又被心底的恐惧给硬生生地堵了回去。赵承平继续说道:“大叔,您想想那些本该因为扶贫资金而过上好日子的乡亲们,他们至今还在贫困中挣扎。那些被截留的资金,本可以给他们建学校、修道路、买种子啊。如果我们现在不站出来,那些坏人就会一直逍遥法外,继续伤害更多的人。”

听到这里,老会计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动容,可脸上的担忧之色并未完全消散。他叹了口气,声音有些颤抖地说:“同志,我不是不想帮您,只是我真的害怕他们报复。当年他们的警告,就像一把刀悬在我的头顶,这么多年都没敢忘。”

赵承平重重地拍了拍老人的肩膀,坚定地说:“大叔,您放心,我以我的职业和人格向您保证,只要您提供线索,我们会 24 小时保护您和您家人的安全。那些坏人再嚣张,也逃不过法律的制裁。而且,只有我们把证据凑齐,才能彻底断了他们的后路,以后您和乡亲们才能真正安心过日子。”

老会计的内心在激烈地挣扎着,他的双手不再紧攥衣角,而是不自觉地搓着,仿佛在给自己鼓劲。他望向窗外那杂草丛生的院子,眼神中透露出对平静生活的渴望,又想起那些被扶贫项目辜负的乡亲们。终于,他咬了咬牙,缓缓起身,走到一个破旧的柜子前,打开柜门,从最底层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个布满灰尘的文件袋。

他将文件袋递给赵承平,手依旧微微颤抖着:“同志,这是我当年偷偷复印下来的账本的一部分,里面记录了一些资金的流向。我知道这可能是个定时炸弹,但为了那些受苦的乡亲们,我豁出去了。”

赵承平双手郑重地接过文件袋,心中满是感激。他轻轻打开文件袋,拿出那份残缺的账本复印件,上面的字迹因为年代久远和保存条件不佳,有些已经模糊不清,但仍能清晰地看到部分资金的异常流向。账本上详细记录着一笔笔本应拨给扶贫项目的款项,却被以各种名目转入了一家名为 “宏远贸易有限公司” 的账户。

赵承平的眉头瞬间紧锁,凭借多年的办案经验,他意识到这很可能是一家空壳公司。他迅速拿出手机,查询这家公司的相关信息,果然发现 “宏远贸易有限公司” 早已注销,而注销时间恰好就在扶贫项目资金出现异常之后不久。

“大叔,您这份账本复印件太关键了,这就是我们一直在找的线索。” 赵承平激动地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老会计看着赵承平,脸上露出一丝如释重负的微笑:“同志,希望这些能帮到你们,把那些坏人都抓起来,给乡亲们一个交代。”

赵承平收起账本复印件,站起身来,向老会计深深地鞠了一躬:“大叔,您放心,我一定会让真相大白于天下。”

赵承平怀揣着那份从老会计那里得来的残缺账本复印件,心急如焚地赶回单位。一路上,他的脑海里不断浮现出账本上那些异常的资金流向记录,那每一笔数据都像是一把钥匙,有可能打开高育良腐败集团的罪恶之门。

回到办公室,灯光下,赵承平小心翼翼地将账本复印件摊开在宽大的办公桌上。纸张因岁月和保存条件而微微泛黄卷曲,边角还有些磨损,但上面的字迹却如同一根根尖刺,刺痛着他的神经。他深吸一口气,开始将账本上的信息与现有的证据逐一进行交叉比对。

一旁的文件柜里,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之前调查所积累的各类证据,有银行流水账单、通话记录、人员关系图谱等。赵承平一趟又一趟地往返于文件柜和办公桌之间,双手熟练地翻阅着、查找着,眼神紧紧盯着每一个数字、每一个名字,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关联。

他的手指在账本和其他证据文件上来回移动,像一个精准的指针,不断地标记、对比、分析。额头上的汗珠不自觉地滚落,滴在纸张上,他也顾不上擦拭。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办公室里只有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和他急促的呼吸声。

随着比对工作的深入,赵承平的心跳逐渐加快。他发现,账本中那个神秘的 “宏远贸易有限公司”,也就是那家早已注销的空壳公司,其资金流转的轨迹与高育良集团其他可疑资金的流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通过对公司注册信息、资金往来对象等多方面的综合分析,一个关键人物渐渐浮出水面 —— 高育良的远亲。

赵承平的手停在一份人员关系资料上,上面清晰地记录着高育良远亲的信息。

他的眼神瞬间凝固,脸上露出既兴奋又凝重的神情。兴奋的是,终于找到了一条至关重要的线索,

他顺着这条线索,一头扎进了更深的调查之中。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在这场与腐败势力的较量中,每一个新发现都有可能成为扳倒高育良集团的关键,让正义得以伸张;但同时,也可能遭遇对方更加疯狂的反扑和更强大的阻力。然而,内心那团为了正义而燃烧的火焰,却在日复一日的调查中愈发猛烈,如同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照亮他前行的道路,让他没有丝毫退缩的念头。

赵承平坐在堆满文件的办公桌前,整个办公室就像一座被文件淹没的孤岛。

桌上的文件堆积如山,有些已经摇摇欲坠,仿佛轻轻一碰就会崩塌。电脑屏幕散发着幽蓝的光,密密麻麻地排列着各种数据和资料,这些都是他无数个日夜努力的成果。旁边的打印机还在不知疲倦地工作着,不断吐出新的调查文件,纸张与纸张摩擦的声音,就像是这场无声战斗中的战鼓,催促着他前进。

赵承平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那双眼因为长时间的专注和熬夜变得干涩而红肿,眼球上布满了纵横交错的血丝,仿佛一张细密的红色蜘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