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也果然如许大茂判断的一样。
至少易中海回到了大院一段时间。
除了刚刚开始的时候频繁出去办理各种手续以外。
后面就一直都是深居简出。
甚至,许大茂感觉易中海他豆皮没有想着去做什么营生的打算。
不过,想了想,许大茂也理解易中海。
毕竟,目前易中海手里还是握有大量存款。
所以,他也似乎根本就不需要担心生活的问题。
因为入过狱,年龄又比较大了。
即便是他易中海有找工作的想法,也没有单位愿意收留他。
不过,偶尔,也能在街面上看到易中海捡拾一些废品卖了补贴家用。
不过,易中海他现在尽管已经把钱抓的非常紧了。
但是,他也发现秦淮茹免费为他服务的次数似乎更加频繁了。
似乎是真的因为他愿意两家合伙吃饭,秦淮茹心甘情愿感谢他一样。
这也让易中海有些力不从心。
刚刚开始从监狱出来的时候。
或许是憋屈的时间久了。
易中海还真是乐在其中。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易中海慢慢就觉得已经提不起兴趣了。
尽管按照他的年龄,睡眠时间应该不需要那么多的。
但是,他却忍不住每天白天都要补一次觉。
这也是许大茂见到的易中海深入简出的根本原因。
当然,要说易中海往前忘记了对许大茂和傻柱家的仇恨也是胡扯。
现在的易中海是不敢轻举妄动了是真的。
他自己也明白,但凡他做出一点不合规的事情.
可能最终的结果就是再也回不到四九城了。
再加上,入狱六年,他也是真的怕了。
现在在外面自由的生活,他还是真的很享受。
再加上,现在许家和何家的孩子也都大了。
而且,他们玩的时候,似乎是习惯了在后院聚在一起玩。
甚至许大茂家的孩子经过中院的时候,都是匆匆而过。
显然家里的大人都严格交代过了。
易中海即便是想下手,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易中海似乎好像放弃了仇恨,没有想着要报复一样。
每天优哉游哉的生活着。
又过了几年,易中海到了年龄办理了相关手续,开始领取退休金。
出狱后他的这个权利倒是也没有取消。
这也让易中海的生活似乎更加惬意了。
有时候他甚至在想,如果当年不去算计来,算计去的话。
自己现在还是按照八级工而不是学徒工的级别领退休金,生活肯定要比现在舒服的多。
甚至,老伴刘翠兰可能也不会那么早就去世了。
易中海的生活似乎越来越舒服了。
但是,状态看着越来越不好了。
其他人或许因为并没有注意易中海,所以看不出来。
但是,这几年一直注意着他的许大茂把他的情况都看在眼里。
刚刚开始的时候,许大茂也不明白秦淮茹这样做的意义在哪里?
后来,时间久了,许大茂似乎慢慢的也悟出来一二。
他估计,秦淮茹是想尽量趁着棒梗没有回来之前,把易中海给送走。
然后,想办法占着易中海的房子。
把房子给要快要出狱的棒梗住。
毕竟,再过几年棒梗就要出狱了。
贾家现在住着的十几平方米的地方。
是没有地方给棒梗这个大小伙子,不,应该快到而立之年的男人住。
毕竟,如果仅仅是贾张氏和秦淮茹还罢了。
现在屋子里还住着小当和槐花。
如果那样住着的话,到时候小当和槐花估计更难嫁出去了。
现在她们两个本身就因为秦淮茹和贾家的名声受累。
甚至上学的时候,学校都不愿意接受她们两个。
而且,秦淮茹这两年由于慢慢的年老色衰,加上生活的重压下也不注意保养。
所以,在轧钢厂除了正常的工资收入以外。
额外的
收入也越来越少,途径也越来越少,毕竟现在的她对很多人都没有了吸引力。
当然,之所以还能挣点外快,也是这些年,她的技术进步非常快。
还有人和易中海一样好这一口罢了。
所以,她为了省下钱等棒梗出狱的时候给他娶媳妇。
不得不进一步压缩家里的开支。
所以,家里的两个小姑娘自然也依然是一副黄毛丫头的样子,看着都是一副缺少营养的样子。
这也和比她们小一些的许家和何家的几个孩子形成了鲜明对比。
由于两家都不缺营养,所以几个孩子都长得壮壮实实的。
而且,虽然学校的教育也算是停滞了。
但是许大茂为了孩子的未来着想并没有让孩子放羊,不管他们。
不但安排娄晓娥自己在家教他们读书识字。
还私下里面请三大爷闫埠贵帮忙给他们补课。
当然,名义上只是请闫埠贵帮忙看着他们。
而已经恢复工资待遇的闫埠贵似乎也乐意多挣一分钱。
所以对待几个孩子也是比较卖力。
而且,傻柱虽然自己的文化水平不高。
但是对于孩子的教育,他也是有样学样。
让他们家的东东也带着弟弟妹妹一起在许大茂家凑热闹。
后来,许大茂也让刘磊家的陶倩也一起跟着学习了。
一只羊也是赶,两只羊也是放,多一个少一个都是那么多的事情。
许大茂没有意见,闫埠贵更加没有意见了。
所以,他也算是开启了家教的新模式。
由于许大茂暗中通过曲委员的打压。
刘海中在轧钢厂不要说冒头提拔了。
偶尔还会因为在当四合院二大爷期间喜欢摆官架子耍威风,被批官僚。
因此,他不但没有能够晋升,甚至还是被重点监控的对象。
所以,许大茂每一次见到曲唯一的时候,都会非常感谢他。
当然,因为四合院的里面没有人再想起来去害娄晓娥。
而且,四合院里面的几个小年轻,比如刘光天、刘光福、闫家几个兄弟。
许大茂也时不时的请他们喝个酒,给他们出个点子,所以既然都把他当做了知心大哥哥。
而且,他们也相信了许大茂不断给他们灌输的兔子不吃窝边草的思想。
并没有在四合院兴风作浪。
外面的人似乎也忘记了娄晓娥的存在似的。
就这样,娄晓娥奇迹般的在四合院度过了十年,几乎都没有出过四合院的大门。
可是,当时间的指针指向了76年的时候,许大茂的心里是异常的不安。
他不知道自己这只小蝴蝶的翅膀能不能影响到翔宇先生那么伟大的人。
但是,他多么希望那个令人心碎的噩耗不要响起。
因此,自从到了1月8号这一天。
许大茂早早的就到了轧钢厂。
一整天,他都在办公室一直坐立不安。
因为许大茂知道,如果有消息传过来的话。
那么最想知道的一定是宣传科。
让许大茂高兴的是,一直到下班,宣传科都没有任何的消息传出来。
就在他以为,或许事情有转机的时候。
然而第二天9号的早晨,广播里先是传出一阵哀乐。
随后华夏广播电台向全国、全世界播出了翔宇先生逝世的讣告。
这个噩耗如平地响惊雷骤然炸响。
极大的震撼了每个收听广播的人。
大家纷纷停下手头的工作或者脚步。
先是仔细聆听确认,然后很多人哭着跑向最近的报摊。
或者向周围的人去确认是不是自己听错了。
很多人拿着还散发着油墨味道的最新的《新华夏日报》
想去证实这个消息的真假。
然后,不管男女老少,有的抱头痛哭,有的嚎啕大哭,还有的似乎抬起头默默流泪。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到处都充斥着痛哭的声音。
整个神州大地似乎都被悲痛笼罩了。
其实也许只有许大茂知道。
今年
注定是一个悲伤的年头。
许大茂有时候也在想,自己穿越而来,为什么没有起死人,肉白骨的能力。
否则的话,也不至于,明知道事情要发生。
自己也只能眼睁睁的束手无策。
就这样,一整年的时间。
许大茂跟着全新华夏的人民群众一起,一整年都在悲伤中度过的。
“大茂,你说,现在大浪潮也结束了,我爸他们是不是很快就能回来了?”
每逢佳节倍思亲,等除夕夜的年夜饭端上桌的时候。
娄晓娥突然间就询问起许大茂关于娄半城他们什么时候能回来的事情。
十来年没有见到父母,而且最近几年又断了通信。
娄晓娥的心里似乎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见到父母了。
“应该是快了,现在还在过渡阶段。
等这个阶段过了之后,稳定下来了就是你爸他们回来的时候。
这个时间估计也要在一两年吧!”
许大茂想了想,虽然不忍心打击娄晓娥的热情。
但是他也知道,如果这个时候不对娄晓娥说实话。
等到了时候,还是依然会让娄晓娥失望。
所以,还不如从开始就让她知道真相。
“啊,还要那么长时间啊!”
果然听了许大茂的话,娄晓娥的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一下子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
失望的趴在了桌子上。
“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现在虽然不再讲究前些年的一些东西了。
可是大政方针要改变不是一时半会就完成了啊?
规则的制定总要时间吧?
所以,你爸他们要回来的话,肯定是要等新的规则发布吧?
否则的话,他们怎么敢回来呢?”
许大茂虽然理解娄晓娥的感情,但是,这种事情也不是他能够决定的。
所以,只能拍了拍娄晓娥的后背以示安慰。
“妈,两年时间很快就过去的。
十来年都等过去了,那还差这两年啊!”
这个时候,许尧看到娄晓娥伤心的样子,也在一旁安慰她。
“是的,许尧说的对,十来年都过去了,那还差这两年啊?
我们好好生活,等过段时间,看看能不能买个四合院。
这样的话,等你爸他们回来至少住宿问题先解决了。
总不能让他们去住旅馆吧?
我们现在做好准备,等他们回来,让他们看看,我们留下来过得也不差。”
现在,大浪潮已经结束了。
很多事情都开始慢慢的拨乱反正了。
所以,私人房产也会慢慢允许交易了。
这一段时间,四九城的四合院是什么价格。
而一二十年后又是什么价格,许大茂可是清清楚楚。
所以,许大茂准备等时机成熟了了就出手买几座四合院。
至少要给两个孩子一人准备一套。
而刘磊一直居住的小院子。
许大茂准备到时候直接过户给刘岚,也算是这些年她跟着自己的一个补偿了。
至于钱,这些年娄半城留下的钱,自己基本上也没有花费。
甚至自己的工资因为自己一家人的生活基本上都是在空间里面的物资。
所以就连许大茂的工资都节省下很多。
所以,许大茂基本不用为资金问题担心。
甚至于,利用和曲委员的关系。
许大茂还用近乎白菜价暗地里买了很多因为他们抄没来的古董。
所以,许大茂从来没有为未来担心过。
他现在想的更多的是,未来自己该从事什么样的行业。
当然,按部就班的孩子轧钢厂或者电影院工作可不是他愿意的。
可以说,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所有的行业可以说都在风口上。
只要有资源,把一头猪放在哪里都能挣钱。
所以,许大茂丝毫不担心没有挣钱的渠道。
而是他犯了选择困难症,一时半会不知道该去做什么比较好。
好在,现在还不到迫在眉睫的时候。
许大茂在
心里有了几个方案,但是因为没有到时候。
具体的指导方针还都没有出来。
他也没有急着出手,只不过对两个孩子的要求更高了。
虽然现在学校教育也已经都恢复正常了。
但是,许大茂依然还是请了老师给他们几个进行家庭教育。
为此,许大茂还特意在刘磊住的小院子里面。
特意腾出来两间房子,里面备齐了桌椅板凳。
然后,几个孩子放了学都在那里由闫埠贵指导进行学习。
等到吃完饭之后,还是在那里进行学习。
每天晚上都要到了九点之后才能回到四合院。
为此,闫埠贵甚至放弃了坚持了那么多年的守四合院大门的工作。
当然,这也是这些年守在大门口收获越来越少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