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穗 作品

第435章 终章(求月票)

    皇帝驾崩的消息是凌晨传来的。

    丧钟响起之后,全城的灯都亮了。

    各家各府的官员匆匆翻箱倒柜寻找麻衣,管家们号令家丁给朱漆大门刷白。本来打算第二天递交的折子,都塞回了书房。

    睡到半夜的寿服铺的掌柜趿着鞋子爬起来开铺子。顷刻之间。就挤满了前来购买白纸麻衣的官户与百姓。

    绸缎铺里也提前行动,所有“五彩”缎子通通下架。

    一夜之间,举国行丧。

    沈家和陆家的男人也都忙碌起来了。

    皇太子即位守孝,所有朝政尽归于手,没有人敢闲下来。好在大家都防备着这一日,有些东西提前都做了预案,因而忙中有序,一切都按部就班。

    只是沈轻舟早出晚归,那二十七日里,陆珈几乎看不到他。而她自己每日也要与各府命妇入宫跪拜。

    太子妃奉命主持丧仪,但她有孕在身,实在不宜操劳,宜太妃便请陆珈从旁协理。

    陆珈年纪轻轻未曾接手如此重大差事,不得不赶鸭子上架,一路边做边学,倒也不曾出什么差错。

    皇陵尚未完全建好,皇帝在殡宫里停灵了几个月后,移去了皇陵祭殿里临时停放。

    而皇太子服孝期满后便依制举行了登基大典,改年号“昌隆”,同日册立太子妃为皇后,尊宜太妃为太皇太妃。立皇长孙为太子。

    严家的倒台与皇朝的更迭与前世有了翻天覆地的不同。

    前世此时,陆珈还在严府内宅里煎熬,沈轻舟还在背着沈博密谋,陆阶仍与蒋氏作戏,从严颂被行刑那日起,历史就彻底拐弯,朝着另一个方向走了。

    登基大典之后,新皇大赦天下,除了先帝在时平过反的杨家等,如今又有许多当初被先帝捉拿下狱的直臣谏臣被赦免。

    赦免的官员里极大一部分被新皇重新任用,提出了不少有用的举措。

    皇帝又减免了天下半年赋税,正值国库还算充盈,还拨了款项加固军防。

    秦老将军的长子秦谦,就领下了这一任务,前往西北大营成为了新一任的守城大将。

    朝堂之上,新皇仍任命陆阶领内阁首辅大臣之衔,封太子太傅。

    加封沈博为太子太师,而沈博请辞兵部尚书,愿留在吏部为尚书。

    皇帝几次相劝,但他另外举荐了合适的人选担任,同时又举荐了几位年轻有为的将领给皇帝,并承诺但逢战事,仍会出席参议。

    贺平仍然担任锦衣司总指挥使,授太子太保。

    由于当初救驾有功,皇帝还想要报答报答这几位,想来想去不知再赏什么合适,便给贺平长子赐婚皇后的娘家侄女,成就了后来的一桩美满姻缘。

    又从中得到了启发,想到给陆、沈二人也各赐一门婚事。

    他给沈博的是一位守寡的进士夫人,贤良淑德有口皆碑,但被沈博推辞,于是改赐了许多良田。

    陆阶倒是没反对,就是十分挑剔。皇帝把进士夫人转为介绍给他的时候,他说对方太贤良了,娶回去只能供起来,自己配不上。

    皇帝又撮合他跟武威将军府的二十六岁的老闺女,陆阶又觉得人家在娘家掌中馈,家里家外都没一个敢犯错的,那肯定脾气不好。

    而皇帝也算是摸到了他的臭脾气,索性撂了挑子。

    只是后来这话不知怎么传到了武威将军府,由此陆府门外骂街的队伍之中,又多了一位武威将军府的老小姐。

    一群人当中,老的人清闲下来了,忙的是年轻的这一波。

    沈轻舟被调为工部侍郎,被授命主管天下河运。从此隔三差五需要外出。

    由于陆阶在皇帝临终前抢下了那道遗旨,沈太尉大方地许诺了胡玉成,只要他能够在一年之内平定东南,则替他抹去罪责。

    所以短短三四个月,胡家军就已经拿回了部分海域。同时又冒出了几支厉害的水军,几个流芳百世的大将。

    而被拿下的这一部分海域,也成为了工部衙门新的摸索对象。

    一年之后,海面倭寇也终于全数拿下,胡玉成如愿被授功,晋封了二品将军。

    但因为陆阶从皇帝龙床之前抢批下来的那道圣旨除了当场几个人外,再也无人知晓,得胜归来的胡玉成始终觉得自己有把柄落在太傅手上,一直安安分分,不敢造次。

    如此反而让他保得一世平安。

    海船归港之时,天下真正太平。

    时光荏苒。

    贺平在新皇登基三年后交出了总指挥使大权,提前养老,而接替他指挥使位置的是长子、皇后娘家哥哥的女婿贺炜。

    李泉辞去了皇帝的授封,在皇陵陪伴大行皇帝足足四十九日之后,又回来自请辞了司礼监掌印太监之职。

    后来在他的私宅里颐养天年,得闲就去各位老伙计府里走动走动,隔三差五也入宫与太皇太妃说说话,无病无灾直活到八旬有三,寿终正寝。

    宫闱也很稳定。

    登基大典不久,皇后就经历了第二胎的生产。生产之时吃了些苦头,但好在有惊无险,最后诞下了皇次子,母子平安。

    陆珈去看望她的时候,好像看到帘幔后头那边厢问太医话的皇帝暗吁了一口气。

    大约是因为终于不用急着纳妃了罢。

    毕竟皇帝自己的身体也不算太好,恐怕也分不出太多精力顾及后宫。

    金桂飘香的时候,陆珈也生下了自己的孩子。

    那日也巧,正值沈轻舟远赴潭州归来,秋娘因为知道差不多要抱小外孙,因此一道也回来了。

    大家都在府中欢欢喜喜举办接风宴,还商量着怎么起名,刚刚打算回房歇息的陆珈就开始了阵痛。

    很顺利。

    是个女孩儿。

    眉眼明亮,哭声哇亮。

    名字还没取出来,大家都异口同声唤她乖乖。

    只有抱着拂尘的陆璎——止心看了看孩子之后,二话没说跑回陆府,从陆阶那成堆的画卷之中找出陆夫人的画像送到了陆珈的面前:

    “你看!这眉毛眼睛鼻子嘴,看起来和她外祖母是不是一模一样?

    “是不是?是不是?”

    “……”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