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间的风,是要大一些的。
不过,还都没有走近,就站在潏水旁,坐在马车前头,张楚就能看见那巍峨秦岭下,那仿佛看不到尽头的竹林和柳林。
尽管现在才不过只是渡过了一年时间罢了,可竹林和柳林多少便是已有了规模。
这一年的变化,似乎比自己想的还要大一些。
张楚心里不禁感慨。
忆苦思甜基地到了,马车缓缓停下。
张楚从马车上跳下来,轻轻拍了拍袖子,看着不断进出的长安百姓,张楚让薛仁贵他们把马车放好,也顺着人流,缓慢朝里走去。
“阿娘,阿娘,长大了,我也要像秦川伯这样,让咱家吃得饱穿得暖,也要让爷爷奶奶叔叔伯伯他们过上好日子。”
“阿耶,红薯好吃吗?什么味道啊,咱们什么时候能吃上?到时候是不是咱们真的不用饿肚子了?也能一天吃三顿饭啦?”
“等到明年秋日,必须要亲自来这里看一看,瞧一瞧,如此长卷已让我等心神激荡,若是能够亲临现场,那将是如此画卷?”
“只是多少有些可惜,今年秋丰收的时候我就在这里,但,当时因秦川伯的死讯传来,所以,悲伤之情多于丰收之喜。”
“不过话也不能这么说,也正是因为有了秦川伯当时的消息,这画卷才能更给人一种力量感!就像是压抑之下的蓬勃生机,尽管乌云当空,也定能等到晴空万里的信念,阎侍郎的功力,不得不说,又是增长了很多。”
“········”
来往游客不少也都讨论着。
从七八岁的稚童所发出的人生目标和远大理想,再到文人骚客观察过后所能感觉得到当时盛景时的感慨,让这个不大的忆苦思甜基地,这一刻也多少非常多的意义。
“这地方,怕柴公也没有想到,竟能引起这么大的反响。”张楚心里也着实是五味杂陈。
虽说这基地乃是自己提议,不过后面建设,却多是柴绍操心费力了。
不过,看来一切都是值得的。
基地不大,不过一间大殿,但从入口走进去,再到出口出来,却是一站式的循环,就如同一条通道般,永不停歇。
顺着人流,走进大殿,而第一幅画,并不是今年秋日的丰收,而是刀耕火种时的上古时代。
从野人兽皮,到山洞炙烤,从开辟荒地,再到稀薄的收成·······
大唐这个时候没有考古,但同样毫无疑问,这个时代的一些古卷记录,却也要比后世更详细更完整,所以,从这些文字上,发挥想象力,多少是能窥见于上古时代的一角。
其实也不得不说,这些画师的功力深厚,文字那生硬的描述,甚至于或许不过就是一句话的描述,却能完整的描绘出一幅幅过程详细,好似令人身临其境,觉得上古之人便是如此生活的详细画卷。
而毫无疑问,这一批画卷,乃是从百姓的视角展开。
这是一条血路史。
淋漓尽致的展现了百姓对于如何填饱肚子的上下求索之难。
刚开始,温破贼,秦怀道,薛仁贵他们还都探讨探讨,但渐渐地,声音越来越少,越来越低,最后彻底沉默了。
不过,当走过隋末时的混乱艰难后,下一幅画卷突然展现在人的眼前,让所有人,不仅仅是张楚他们,还有摩肩擦踵的游客百姓,同样的瞬间呆滞。
这幅画像,给人的冲击力是巨大的!
同时,已有年纪稍小的孩子,激动的发出了惊呼。
“阿耶,看,是秦川伯,秦川伯出来了。”
“呜呼·······终于到秦川伯了,秦川伯威武。”
“我长大了,定也要当第二个秦川伯。”
“这才该是男儿所要追求的目标啊!”
“·······”
相比于能够感同身受,全身心沉浸于历史浩瀚中的大人不同,缺少了对追逐食物难处理解的孩子们,估计他们来这里就是冲着秦川伯画像而来。
这是孩子的天性。
什么刀耕火种,什么和天地搏斗,和野兽搏斗,什么饿殍遍野······
这些他们都不太明白,可他们却明白秦川伯是谁,却知道自己来这里就是想要看一眼秦川伯。
这画像上,所展现的乃是那一日湖心亭前,四家论道的画面。
自己手持烤红薯,面对衮衮诸公,无尽百姓,三家中人。
是这幅画,才拉开了红薯和土豆的序列。
“乖乖,将军当时这么霸气的吗?可惜啊可惜,当时我不在长安,不然怎能错过!!!”温破贼撼然了,整个人都目瞪口呆。
即便是他和薛仁贵这般从血与火的战场上厮杀出来,可看到这画面的时候,也不得不称赞一句,好儿郎,当如是也!!!
将军,真的是霸道无双!!!
而下一幅画卷,便是那一幅出自于阎立本,最为着名的红薯开采图了。
画中的自己虽不是于画作之中,可穹顶之上的太阳,就在自己头顶,就仿佛佛家的法轮一样。
自己双手朝着袖子,面色淡然,而自己旁边便是正中高举着红薯的李世民。
孔颖达,孙思邈,李渊,玄空,袁天罡等人,他们神态各异,不过皆是露出惊骇之色,目光也皆是落于红薯之上。
不得不说,这画卷铺垫到现在,当望见这一幕的时候,谁都忍不住呼吸漏上一拍,更是忍不住气血皆朝头顶上涌灌。
冲击力,是巨大的!
而毫无疑问,游客在这里停留的时间最长,也是停留的人数最多,而这里的空间也是最大的,似乎早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所以,预留出了充足的空间。
张楚继续往前走。
下一幅则是热闹的春耕场景,长孙皇后,衮衮诸公,还有不少被选中的百姓,皆在其中,每个人都笑着,给人一种好似无尽希望的感觉。
不过,这画卷上,并不见自己,但,若是仔细看的话,在画卷视野的尽头,在后方那绵延巍峨的秦岭下,有两个黑点。
张楚知道,这黑影便是自己和陛下。
继续往下走。
春日里红薯,土豆,棉花生长的画卷,夏日庄稼好似肆意生长,郁郁葱葱的画卷········
一路到了最后一幅。
这一幅画卷代表着收获。
随处可见的红薯,甚至比人脑袋还要大的红薯,后面那雪白雪白的棉花,还有那些没有开采却已经露出半个又圆又大的土豆······
无不展现着这是一场大丰收。
不过,苍穹被乌云遮盖,田地里的人儿,没有一个笑容,角落里,还有孩子在默默的哭泣········
此处,无声,胜有声。
张楚抄着手,在这幅画前,矗立了很久。
而后轻轻一笑,悠闲的走出了大殿。
外面春日的阳光,都有些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