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杜 作品

第25章 四合院一大妈25

还以为眼前这女的是个冷心冷肺的人呢,看来还有那么一丝丝的慈母心。这会儿觉得自己简直就是个大聪明,对她那个儿子还真有一些了解,每次有人过来都会让他们捎来一些消息,想着万一有用上的那么一天呢。

没想到这一等就好几年,心里盘算着其中的利益。

方桂兰一看这人就知道在盘算着什么,既然来了就要有被待宰的觉悟。

也不着急,慢条斯理的喝着咖啡,还别说这老小子还挺有品味,喝个东西还挺有讲究的。

若不是这些年跟那些老姐妹在一块儿学了不少东西,还不知道这小子这么会享受。

李怀德看眼前人毫不在意的模样,得,就当卖个人情算了,自己有这样的好日子还托眼前人的福呢,这不比在轧钢厂当个副厂长强多了。

于是有些痛心疾首的说着,于成功这些年的可怜,什么?有了后妈就有了后爸,秦淮茹就是个面甜心苦的后妈,加上对孩子一视同仁,特别好。

但背地里没少上眼药,暗中败坏于成功的名声。就连最后对他好的老太太都对他恨铁不成钢。

方桂兰嗤之以鼻,老太太对他儿子的好建立在有好处可拿,她可是最疼爱大儿子家的长孙呢。

听着李怀德絮絮叨叨的讲了一个多小时,也看明白了她那个便宜儿子,就是个混不吝的,唯一欣慰的一点没被他那个便宜给弄下乡。

于成功继承了替傻柱拉帮套的精神呗,也算是做了好事儿了。最起码让傻柱结婚生子,算作一桩功德。

儿子都这样了,就没啥心思回去帮忙。等过个两三年,她回去时候再说吧。

不过娄半城和娄小娥,要怎么再刺激他们一下呢。毕竟她所参加的宴会,这两个人可不够格拿到邀请函。

于是,方桂兰难得的在慈善拍卖会高调了一把,拍下了一个古董直接上了报纸头条。特意的让这两个人看到,再次的悔恨。

接下来的两三年又重新低调起来,并让鲍经理她的资金慢慢回笼,随时准备着回四九城投资。

不过她要买地皮,买多多的地皮,之前想的计划一点点都写在纸上了。

知道自己并没有聪明的大脑,特意高价挖人帮她打理。

李怀德不知道从哪得来的消息,居然主动送上门来毛遂自荐。

方桂兰............

此时的心情无比复杂,知道他这个人有能力,那他可真不是什么好人啊。一不留心,没准儿能把自己卖了,她还会傻呵呵帮他数钱。

方桂兰只是说再想想委婉的拒绝,奈何对方像是听不懂似的,天天死缠烂打。最后通过鲍经理的介绍,聘请了李黎平,他他和李怀德互相制衡。

再一次怀念她的忠心符,交易平台啥时候还能重启,她一定要吞多多的符箓。

不知道是她的蝴蝶效应,还是原本时间段就有的事情,78年底,方桂兰就有机会打包她的大部分财产回到四九城。

更是有幸的住进了京西.宾馆,方桂兰那叫一个激动啊。听说这里住的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没想到她也能体会一把。

住归住,她对她那东厢房还有着执念,准备找人把房子重新装修一遍,以后还是住在那里,如果可以的话把周边的房子买下来,以后就是自己的养老之地。种种菜,养养花,顺便养个猫狗。

说真的这么多世,她还没怎么养过小动物呢,也不懂为什么总是跟猫猫狗狗叫闺女,儿子,这辈子反正就是她自己一人生活,可以试一试。

至于他的便宜,儿子哪凉快哪待着去,等百年之后给他留一两个四合院就可以了,至于其他钱财自然是捐出去做好事赚功德了。

没准儿还能让交易平台完全开启,这样就可以买多多的符箓,为以后的时间做准备。

然而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房子都装修完了,也没机会住进去。

主要是这段时间实在是太忙,想当甩手掌柜的都是空想。而且她是想过低调的生活,如果住在四合院的话,总会有人进进出出,而且大多都是开着小轿车,那就与其相悖。

谁知道她的前夫哥和便宜儿子会不会纠缠。

尤其是这段时间打听了四合院的消息,秦淮茹和于大勇日子过得鸡飞狗跳,她便宜儿子和棒梗斗得不可开交,易中海和贾张氏回来了,住的就是之前的房子,至于于家人早就灰溜溜的回来乡下。

阎埠贵的大儿子已经搬单独开火,其他两个刚刚从乡下回来,准备把他们的妹妹嫁人好腾出地方。老两口儿哪儿还有以前的老子第一。

其他熟悉的就是许大茂,有了她当年偷偷投喂的药,现在已经有2个儿子,媳妇也不是秦京茹,是个从农村嫁过来的漂亮小媳妇。两个人的年龄差个10来岁呢。

傻柱的媳妇年龄差的更多,虽然刚结婚不到5年,已经有了一儿一女。媳妇儿也是个泼辣的,秦淮茹的梨花带雨对傻柱没有任何影响力,也有可能年老色衰的她比不上年轻的小媳妇。

扰乱不了他那个好色的心。

后来才知道许大茂看在她的份上,帮她的便宜儿子于成功安排了工作。

方桂兰让李怀德联系到许大茂,在内里开启了电影电视剧的新篇章。

不要怪她不联系那个儿子,她不想让于大勇占一点便宜。

说起这个她还气呢,那个不要脸的老男人,劳动改造回来还想占她的房子,想咋那么美呢。

这回她把房子装修完之后,那无耻的两口子还盯着房主是谁,还想耍无赖,把房子赖过去呢。

心情不爽的她,把仿生机器人再一次放出来,在晚上的时候给两个人套了麻袋。让两个人在医院住了小20多天。

李黎平和李怀德两个人的办事效率就是强,在北上深三个地方,分别买了地盖了楼。大部分用的都是退下来的人,不仅提供了稳定的工作,还管吃管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