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五章 身世
听自己主子突然转了话头,时沛不觉怔愣了下,随之就想起了今日常老先生给主子的建议。本文搜:红宝石文学 免费阅读
常老先生说那话时,他就陪在主子身旁,只是都听见了的。
他觉得那建议挺在理的,毕竟神医踪迹飘忽不定,虽说他们的人已经到了南州,可南州那么大,谁知道何时才能将神医寻回,夫人的情况只怕是等不起。
至于常老先生推荐的那个女医,其实主子之前就已经有所耳闻。
只是夫人情况特殊,主子在请郎中方面一直都非常谨慎,对那女医自是多有不信,让他安排了人去摸一下那女医的底。
所以老爷这是下决心要接受常老先生的提议,打算请那女医过来了吗?
还好这几日被派去调查那女医的人将信息都汇总了过来,只是主子近日太忙,他一时还没寻得机会找主子汇报。
时沛飞快思量了下,随之整理好言辞恭敬禀道:“回老爷的话,都已经查清楚了,小的这两日刚将调查来的内容做好了汇总。”
徐太史嗯了一声,朝对方抬了抬手,示意他接着往下说。
时沛会意,一边回想,一边将苏淡云的出身背景,来京城后的经历,以及治好过的诸多病例悉数都说明了清楚。
徐太史静静听着,神情无甚波动,等时沛说完,他这才微蹙着眉头问道:“你说她治好过的这些病例,都让人亲自查过了吗?”
时沛点头,“都挨个确认过了,确实真有其事。以目前查到的情况来看,此人确实如传闻那般,十分擅长治疗各种疑难杂症。”
说着,想起什么,又补充道:“根据小的调查得知,此人之前在京城一直籍籍无名,是在跟永定侯和离前不久才开始行医的,最先救下的是一名怀孕将死的妇人,之后名声就在市井坊间渐传开来。”
徐太史神情看着依然无甚变化,只是听着听着突然就开口打断道:“不是说此人经常出入宣平侯府吗?这事查清楚了吗?”
时沛忙恭敬回道:“查了,据说此人在今年端午期间,跟承德伯府的陆二少夫人一同参加灵渊寺举办的大法会,在寺里偶遇了晕倒的宣平侯老夫人,及时将侯老夫人给救醒了过来。
当时此人尚未与永定侯和离,一行人回京后,侯老夫人还让贴身嬷嬷送了好些谢礼到永定侯府给她,好些人都看见了的。
而此人经常出入宣平侯府,就是自那之后的事。小的查到,宣平侯府的燕四公子也曾登过恒安堂的门,邀请对方到侯府给侯老夫人治疗眼疾。后来此人南下省亲离开了京城一段时间,省亲回来之后,侯老夫人开始邀请她定期到府中给自己看诊,调理身子。
侯老夫人似是对此人医术十分信任,前段时间镇国公府的世子夫人得病,侯老夫人就将此人介绍了过去,而此人也成功治好了世子夫人。那之后,礼部侍郎家的老夫人,郁翰林的妻子等好些夫人小姐就都开始私下找其看诊。”
时沛说罢,觑了下主子喜怒难辨的神色,随之飞快斟酌了下言辞,又道:“小的细查过了,此人行医名声颇好,虽出入了好些高门府邸,至今却也未曾打过哪家的旗号在外招摇,也未听说有哪户人家质疑她泄露了病人隐私。
另外,燕四公子因侯老夫人之故,曾跟此人有过数次接触,可也没传出什么她跟燕四公子之间的传闻,倒是那医馆的东家当众跟永定侯别过苗头。”
时沛边说边拿余光注意着主子那边,只见主子左手拇指上的玉扳指一直随着他的讲述缓缓转动着,等他说完,那玉扳指也未有跟着停下。
他心知主子仍在深思他方才禀告的那一通消息,遂闭上嘴立在一旁静静等候。
也不知过了多久,转动玉扳指的动作终于停了下来,紧接着便听一道略显疲惫的声音从上首处传了过来:“找个可靠的人,到恒安堂请那女医到山庄来一趟。”
......
数日后,一辆陌生马车驶到恒安堂门口停下。
汪厚刚送了一个病人出了医馆大门,就看见从那马车上下来了一个中年妇人。
那妇人做高门仆妇的打扮,看着很是陌生。
汪厚从未见过此人,见此人走进医馆,他连
忙迎上前去打了招呼。
得知对方是来替自己主子请女医出诊,汪厚立即就跑进诊室说明了情况,不多久就照着苏淡云的吩咐出来将那嬷嬷领了进去。
如此约莫一刻钟后,诊室的门终于再次打开,随后苏淡云亲自将人送了出来。
待走到诊室所在的过道入口,那嬷嬷朝苏淡云恭敬行了一礼,拦下她道:“苏娘子不用送了,咱们两日后见。”
苏淡云微笑颔首,让锦善将人送出医馆大门。
等马车离开,锦善转身回来,却发现主子并未在诊室里头。
出来一问,才知道主子正在孙郎中那边唠嗑,她立即就噔噔噔跑了过去。
等她到时,果真就见主子正坐在孙郎中跟前虚心请教:“老先生,徐太史的夫人,她的情况您可有听过?”
孙郎中今早病人不多,正坐着悠闲看新买的话本,闻言从话本子里抬起了头,不乏好奇地道:“徐太史的夫人?她找你看诊了?”
苏淡云微笑点头,“是一个管事嬷嬷领了徐太史的吩咐,过来找我去赵州出诊。对了,老先生,那徐太史不是京官吗?他的夫人怎的没跟他住在京城,而是住在赵州?”
孙郎中捋着胡须,说道:“徐太史是京官不假,不过他这一任夫人是个身子不大好的。而徐太史刚好有位相熟的郎中住在赵州,听说那老郎中是从太医院退下来的,医术很是不错,徐太史就找了他给自己夫人看诊。
只是徐太史的夫人需要长期看诊静养,徐太史后来就索性在赵州给自己夫人置了个庄子,把夫人安置在了那里,一来便于养病,二来便于那老郎中过去看诊。”
“原来如此。”
苏淡云恍然,随后反应过来什么,又道:“老先生方才说这一任夫人,意思是在这位夫人之前,徐太史还有过另一位夫人?”
“是啊,这事你以前没听过?”
孙郎中不觉面露诧异。
他知道面前人以前在侯府里生活过三年,侯府是什么门第,怎么着也应该听说过些皇亲国戚,或是官员府邸的旧事趣闻吧。
苏淡云看懂了老郎中的意思,遂微笑着解释道:“老先生有所不知,我以前基本没什么机会出门,三年期间过得甚是闭塞,京中好些事情我都不甚了解,还请老先生替晚辈解惑一二。”
孙郎中一听,心中不免怜惜,忙收了脸上诧异道了声歉,说道:“其实这徐太史不是别人,正是先皇后唯一的兄长。先皇后还在世时,徐太史就已经娶过一任妻子,只是那妻子年纪轻轻就得了急病没了。后来徐太史四处云游散心,随之就结识了如今这一位刘氏夫人。”
说着,他幽幽叹了一气,道:“说起这刘氏夫人,身世其实也挺坎坷的。”
苏淡云还在为徐太史是前国舅的身份而惊讶着,闻言不觉就拉回心神,认真问道:“老先生是听过这刘氏夫人的过往吗?不知这位夫人的过往到底是如何个坎坷法?老先生可否说与晚辈听听,好让晚辈有个了解,届时上门看诊时不至于犯了忌讳。”
孙郎中觉得也是这么个理儿,遂将手中话本子往旁边一放,开始认认真真把知道的都慷慨道来。
“说起这刘氏夫人与徐太史的相识,还真是缘分不浅,两人成婚之后,其故事也在京中很快就传了开来。老朽不是喜欢看故事嘛,除了看话本,有空也喜欢到茶馆里坐坐,也就把这故事听了个齐全。
若没记错,这位刘氏夫人原是一北方普通商贾之女,比徐太史小几岁,早年是成过亲的,听说是嫁给了一个家境一般的书生。只是成亲之后,其前夫到京城赶考途中不幸遇难身亡,一去再没回来。
婆母说她克夫,开始恶待于她。刘氏夫人的父母知道后,十分心疼女儿,设法帮她脱离了夫家。
归宁后,刘氏夫人在家孝敬父母,期间又一次到山中寺庙烧香祈福,途中遇见受伤昏迷在山中的徐太史。
刘氏夫人好心将其救醒,得知对方是遇到歹人拦路抢劫,在打斗中不慎受伤滚落了山坡,跟其手下失了联络。刘氏夫人就又帮着将其送到了山中寺庙疗伤,两人短暂相识后就此别过。
后来过了一段时间,刘氏夫人父母双双出了意外离世,她带着下人投奔亲戚,谁料路上遇到匪徒拦路,结果好巧不巧竟再次遇到了游历
在外的徐太史,及时被其救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