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八章:天花疫病
若是在平常人家,当爹的去询问儿子有没有什么好主意,估摸着会被人耻笑。
可在洪武大帝这里,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儿,毕竟朱雄英的脑袋瓜子向来聪敏,也因此听到洪武大帝让自己请教儿子,朱标并未有任何的不悦。
关于寻找朱雄英商讨卫所改革一事,朱标暂时不会动身,至少要等到韩宜可归来以后再说。
话说商会这边,三个月的培训结束以后,徐妙锦与绣娘挑选了一个黄道吉日,来为三百余商会的工作人员送行。
扬子江畔上停靠着将近五十余艘宝船,这些宝船满载着各种各样的货物,也将载着商会工作人员奔赴新的工作环境。
只要是在海外干满五年的时间,到四十岁从商会退休以后,每个月可获得商会的退休金,这样的制度在整个大明的商业圈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之所以定为四十岁原因在于目前大明的人均寿命比较低,大概也就在五十岁左右。
须知这样的事情从来都没有过,即便是为朝廷辛苦了半辈子的官吏,在退休以后,也不会得到朝廷发放的俸禄,而朝廷顶多会在退休时,赏赐一些金银钱粮,当然了官员还是有封地的嘛。
在这样的制度刺激下,刚开始有将近两千余人报名参加去海外工作的事情,全国上下各地的商会工作人员都踊跃的报名参加。
人数之多刚开始还让徐妙锦与绣娘不知该如何抉择,后来就想了一个办法,每个商会挑选三至五名工作人员,谁也不偏。
经过徐妙锦与绣娘精挑细选之后,挑选出来三百个幸运的人。
码头之上,徐妙锦冲着三百个工作人员说道:“你们是我与绣娘精挑细选出来的,是皇家商会最为优异的工作人员了,我希望你们到了海外的商会,也要认真负责,尽心尽力做好每一件事情。”
“谨遵皇孙妃之令。”
听得众人这样的称呼,徐妙锦有些尴尬,看着绣娘说道:“姐姐,别在意。”
绣娘拉起徐妙锦的手说道:“你我姐妹,情深似海。我怎么会在意这些,即便将来你成为太子妃,那我也没什么说的了。”
“哎呀,姐姐……”
徐妙锦羞愧的说不出话来。
反倒是朱雄英脱口说道:“在孤这里正妃与侧妃并无区别,孤会一视同仁的。”
绣娘抿嘴一乐说道:“听见了嘛,殿下都不在意,我在意什么。”
伴随着一道道震耳欲聋的锣鼓声响起以后,宝船缓缓驶离码头,朱雄英,绣娘,徐妙锦,韩宛如,戴茜儿以及京师皇家商会,皇家钱铺的工作人员纷纷挥舞着手臂目送着那些人的离去。
待的五十余艘宝船消失在天际的时候,朱雄英回头看着姑娘们说道:“咱们走吧。”
姑娘们正准备离去时,但见码头上一匹快马向着城内疾驰。
那人一边纵马疾驰,一边呼喊道:“速速让开,紧急奏报……”
瞧着那人纵马疾驰而过,徐妙锦耷拉着脑袋说道:“也不知道那人有啥事情如此心急,也不怕骏马受惊伤了人。”
朱雄英轻声说道:“那人是驿站的驿夫,估摸着是有什么紧急情况需要上报朝廷,所以才纵马疾驰。”
绣娘叹了一口气说道:“也不知道又发生什么大事了。”
戴茜儿皱眉说道:“但愿没什么大事吧。”
“还能有什么大事,不是受灾就是有地方出现了叛乱。”韩宛如脱口说道。
“行了,咱们赶紧进城吧。”
朱雄英这番话落下以后,携带着姑娘们乘坐马车向着城内而去。
因为商会还有一大堆事情等着徐妙锦,绣娘等人处理,也因此朱雄英与马思思,朴狗儿回到了坤宁宫。
只是当朱雄英回到坤宁宫时,却见马皇后在大殿内踱着步子,来回走动,似乎很焦急的样子。
瞧着朱雄英信步走来,马皇后急忙说道:“大孙,你终于回来了,俺都等你半个时辰了。”
看着马皇后心急如焚的样子,朱雄英问道:“奶奶,发生什么事情了?”
“刚才湖广布政使司传来消息,说是荆州府和承天府区域内发生了天花,目前已经有十几个村子将近七八百的百姓感染了,约莫有三四百人已经死了。”
听的马皇后说出这番话,朱雄英大吃一惊道:“怎么死了这么多人才上报?”
“谁知道呢,现在你皇爷爷已经传旨群臣上朝议事,协商如何处理这件事情了,你赶紧去吧。”
朱雄英点头以后,麻溜地向着奉天殿而去。
待的朱雄英来到奉天殿的时候,群臣已经吵个不停了。
“为今之计应该是封锁荆州府和承天府,阻止天花疫病的外传。”
“仅仅是封锁荆州与承天两个府,估摸着还是不行,毕竟天花疫病已经传染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了,不知道现在传到哪儿了,理应将整个湖广封锁起来。”
“仅仅封锁湖广绝对不行,理应将临近湖广的县也封锁起来。”
“荆州府与承天府来时南往北来的交通要道,估摸着其他地方已经有人感染了。”
文武百官纷纷扬扬的议论着,对于朱雄英的到来也充耳不闻。
宝座之上的洪武大帝与站在群臣之首的朱标,皆是一副惆怅的模样。
待的瞧见朱雄英迈步走来,洪武大帝就像是看见了救命稻草一般,脱口喊道:“大孙呀,你快说说,咱们该怎么办呢?”
“戴思恭,楼英,楼永,王履殿外求见。”太监尖锐的声音随即响起。
“快宣他们觐见。”
随着戴思恭,楼英,楼永,王履四个当世医术高明之人迈步进来以后,小太监尖锐的声音再度响起:“建极殿大学士宋濂,武英殿大学士刘伯温殿外求见。”
“速速请他们觐见。”
待的宋濂与刘伯温来了以后,洪武大帝正准备开口说话时,小太监再次喊道:“韩国公殿外求见。”
“韩国公?”
“韩国公竟然也来了。”
“韩国公可是五六年都没有来过皇宫了,今天却无召而来呀。”
洪武大帝也有些郁闷,怎么李善长也来了。
虽然对于李善长的到来有些不解,但洪武大帝依旧挥手喊道:“宣李善长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