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章 天子南巡 24

德王心怀不轨,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天子南巡,其妄图谋反,欲行大逆不道之事,火烧天子行宫,幸得上天庇佑,祖宗显灵,其谋反行径被及时察觉。

德王种种悖逆之举皆被公之于众,铁证如山,其罪无可恕。

缉捕此等逆贼,逆贼见大势已去,心中恐惧万分,最终自焚而死。

此贼,不忠不孝,犯上作乱,背君弃义,罔顾伦常,诚为天下之大恶。

春秋有云:“君命无二,古之制也。”

然其包藏祸心久矣,暗中结党营私,蓄养死士,觊觎天家神器。

竟悍然纵火焚毁天子行宫,此等悖逆之举,直欲颠覆宗庙社稷,断我朝百年根基。

此贼受国厚恩,封王列土,本应恪守臣节,拱卫王室,却效莽、卓之奸,行桀、纣之暴。不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之义,反欲以匹夫之勇,犯九庙之威。

自焚而亡,实乃畏罪自戕。

纵其粉身碎骨,亦难赎荼毒苍生、亵渎天威之罪!

望诸藩以此为鉴,凛遵三纲五常,恪守忠君之道,永保我朝万世昌隆。

中午饭还没有吃呢。

对于此事的基调已经定下来了。

济南府的百姓,这一次也算是托皇帝陛下的福分……而后,便是德王世系郡王安置的地方百姓,头上的一座座大山倒了……

不过,这个时候百姓们还是没有意识到这件事情,他们知道的不多,就清楚城中的王府着火了……烧死了了不得的人物,至于烧死了谁,现在最新的消息还没有出来。

残阳如血,斜斜地泼洒在焦黑的德王府正殿上。

断壁残垣间,余烬仍在冒着缕缕青烟,梁木扭曲成诡异的形状,原本金碧辉煌的琉璃瓦碎成齑粉,混着黑灰与焦土,在风里簌簌作响……

殿中立柱烧得只剩半截焦炭,倒塌的横梁压着满地狼藉,零星几点暗红的火星在灰烬中明灭。

正殿中央,一具蜷缩如虾的干尸歪斜着倚在蟠龙柱旁。

焦黑的皮肤皱缩成蛛网般的纹路,十指仍保持着抓挠的姿势,仿佛在烈火中挣扎求生。

干尸身上残破的锦袍依稀可见金线绣就的蟒纹,却早已被火焰吞噬得支离破碎,唯有腰间那枚羊脂玉珏,还泛着冷冽的光,无声诉说着昔日尊贵。

而此时,王府已经被锦衣卫,禁军团团围住。

而在王府的后院,残烟从正殿方向飘来,沾着焦糊味落在雕花回廊上。

锦衣卫的甲胄映着冷光,如铁铸的门神般立在月洞门前……

德王妃李氏端坐在滴水檐下的石凳上,她怀里抱着刚满三岁的幼子,孩子早已哭哑了嗓子,小拳头揪着她的衣襟,脸蛋蹭得通红。

李氏却恍若未觉,目光直直盯着廊柱上蜿蜒的焦痕……

廊下的美人靠上,几个侧妃挤作一团。

“前天夜里,殿下还说着新得了幅江山图,要挂在寝殿……火起时我听见正殿有人喊‘走水了’,谁能想到……殿下这走了,我们该怎么办啊。”

一直没有说话的王妃李氏,叹了口气:“殿下得罪了天子,有了这个结局,我们,我们也难以安身了。”

听到这句话,原本情绪已经安定下来的几个侧妃,一下子坐不住了。

他们纷纷围了上来。

“娘娘,您这话什么意思?”

“对啊 ,难不成殿下走了,我们还要陪葬吗,这规矩早些年就被英宗皇爷给废了啊……”

李氏抬头:“殿下活着的时候,最为宠爱的就是你,下去陪殿下,你不愿吗?”

“这……这……”说话的侧妃支支吾吾,接不上话。

能活着,能舒舒服服的活着,谁想死啊。

李氏不再说话。

而这个时候,冯保带着一众随从到了德王府。

他踏过满地瓦砾,金丝皂靴踩在焦土上发出细碎声响。

走到正殿中间,他垂眸盯着那具干尸,苍白的手指轻抚过腰间的鎏金腰牌,良久方转头问向身后的陈寺:“你确定他就是德王陛下?”

“公公,千真万确。”陈寺赶忙答道。

冯保闻言,弯腰凑近干尸,檀香混着焦糊味扑面而来。指尖轻轻拨弄着干尸颈间残留的珠串,忽然冷笑一声,低声说道:“躲在暗室里面,发脾气,辱骂陛下,真当我听不见啊……”

话音未落,一阵阴风吹过,殿外枯树沙沙作响,仿佛是德王的回应……不过,面对这突来的阴风,换做一般人,这么近的一具干尸,突如其来的一阵阴风,脸都要吓白。

可陈寺,冯保脸色如常,丝毫不惧……

“公公,这个事情,您办的可不地道啊……而且,也不漂亮……”

“本来安排的是让火油车到了行宫附近,再被擒获,可谁知这个济南知府半夜不睡觉,跑出去巡夜,坏了我的大事……还私下找我请功呢……”

“您知道的,冯公公,我想问的是怎么处置我。”

“去云南吧,给你个肥缺,当监矿太监吧。”

“是……”

八百里加急,济南的变故到了晚上的时候,就送到了京师。

最先拿到手的是司礼监留守陈矩。

他赶忙请来阁老。

张居正看完之后,呆立当场……

他在思考这件事情发生,里面到底有没有皇帝的身影,可看着详细的经过,便觉得这根本就不是深思熟虑之举,也不是朱翊钧的手笔……

而后,诏书明发。

在诏书之中,德王成了当朝最大的恶王,先是将此件消息发往各藩,到了第二日,行宫皇帝陛下的旨意,又到京师,对于德王世藩的处理结果。

德王世系郡王,全部贬为庶人,圈禁中都。

泰安郡王,济宁郡王,历城郡王,临朐郡王,高唐郡王,临清郡王, 宁海郡王,堂邑郡王, 利津郡王……九大郡王……

而后,京师再发诏书到各藩王处……

虽说皇帝陛下此时不在京城,但因陛下产生的热点飓风,还是吹到了这里来……

宫里面皇后林素微得知消息后,非常紧张,而两宫皇太后也是坐立不安,纷纷写信询问朱翊钧近况。

京师官员们虽然得了禁令,不能私自讨论皇帝行踪。

既然不能讨论,那就各个自己揣测,这个变故到底是如何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