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芯片其实还有个别名叫大数据计算芯片。
ai特效渲染芯片主要就是为了满足影视特效的渲染订制的专用芯片。
当然除了支持影视渲染特效外,也支持游戏中各种动画特效渲染。
甚至更简单的一些ai绘画、ai动画、ai文案创作...ai问答都可以胜任。
关子君给高强科普过:ai芯片的深度应用,除了一些日常办公外,还可以延展到商用领域智能工业制造和军用领域智能ai无人机、智能ai机械狗、战役指挥ai...
实现这些并不算难。
ai指挥中心听上去好像云里雾里,但玩过红警和魔兽争霸都知道ai模式(单机模式),ai模式下ai智能程序是可以与玩家进行战役级别的较量的。
其实ai是依赖大数据模型的,大数据模型是由ai芯片捕获场景应用自我学习设计一些训练算法。
大数据模型的建立过程是极度依赖ai芯片调用算力,实现自我学习的一个训练过程。
ai芯片的细分研发领域非常多,可以搞ai显卡、ai绘画...ai智能制造、甚至国防ai。
ai用来提升游戏的乐趣,只是最浅显的应用。
...
---分割线----
11月27日中午10点。
高强用门禁卡刷开了用来闭关的芯片实验室一间隔离的房间。
众多的科研团队成员开始簇拥着高强。
“小高总,我们按照你的要求进行拆解封装,多批次的仿真验证全都通过了!”
“小高总,信息加密模块、特殊通讯功能模块...均导入正常。甚至芯片功耗完全在预设的范围内,误差不超过0.1w,太神了点。”
...
高强已经在卫生间洗漱完毕,整个人看起来精神抖擞,一点看不出是熬夜3天的样子。
高强没有刻意去压制芯片科研团队的兴奋,哪怕他们更多是打酱油的角色。
其实本次20纳米制程4g基带芯片的设计有90%的工作都是由高强和白客共同完成的。其他人的核心工作其实就是打打辅助,做的工作大都是描红,也就是大量简单、重复的工
作。
但不管怎么说,芯片科研团队的所有人都参与这个历史性的时刻。
“可以确定一件事,就是4g基带芯片设计这部分工作已经完结,接下来就是我将相关设计文件找一家芯片代工工厂进行试生产,生产芯片光掩模。”
“小郑、小赵你们务必要在今天太阳下班前,整理相关核心技术资料,并申请专利。”
“...”
高强的情绪感染到了熊猫科技的芯片研发团队75人。
是的,对于高新科技公司来说,专利、核心专利技术就是企业的基石。
是草木禾节,还是磐石,就看专利、核心专利技术的储备够不够多,够不够硬。
现在不单单是全网通4g基带芯片、就是ai芯片也同时设计了出来。
这可以说是现阶段熊猫科技又多了两张底牌。
熊猫科技在通讯领域、手机圈可以横着走了。
至少,高通公司很难通过4g基带芯片的限购,来阻挡熊猫科技的强势逆转。
...
当天,中午11点整,高强、任老总、罗胖、章鱼四人就坐上了鹏城飞往魔都的飞机。
...
“你敢相信吗?咱们工厂刚接了一20纳米制程的试生产订单,生产光掩模流片环节失败了五次,惊动了京都来的专家。”
“失败五次?那可是将近千万的费用打水漂了。你们说会不会是芯片设计环节出了问题?”
“也有可能,也不排除是我们这边的问题。毕竟20纳米制程的芯片我们经验很少。主流芯片都是28制程,我们的订单也多数是这个规格的....”
魔都,龙芯国际工厂。
龙芯工厂内的一些工程师们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聊聊八卦,放放水。
毕竟,工厂的特殊性没有办法实现抽烟自由,只能通过聊八卦来提提神。
芯片试生产,制造光掩模失败,以前对于龙芯国际工厂里工作的工程师来说,太常见了。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技术差的芯片设计公司渐渐倒闭,不见踪影。
因而,因为芯片设计公司设计的电路有问题导致流片接二连三失败的八卦越来越少
。
此时,流片环节失败5次,一下成了龙芯国际工厂最大的八卦新闻。
少见,稀罕的事件。
毕竟所有工程师的共识就是,把一切风险扼杀在摇篮里,也就是说芯片试生产环节,一定是经过反复的校验和仿真验证才会来芯片代工厂试生产。
毕竟流片一次的成本就是百万,不论是否成功。
除了忙的跑断腿的工程师,其他龙芯工厂的工程师都在彼此咬耳朵,据可靠消息,是门卫赵大爷爆料的信息。
龙芯国际为了这个失败5次订单召回了全部光掩模流片的芯片专家。
甚至远在米国学习的专家也订了机票,正从米国往魔都飞,大概10个小时后就能抵达。
其实,龙芯国际也是迫于无奈。
毕竟芯片代工厂有实力的要数台击电,其他芯片代工厂包括龙芯国际在内不是所有的芯片都可以顺利生产。
这次,华威科技的任老总介绍的订单实在是有点难度。
高强也万万没有想到,只是临时起意将纳米制程工艺从28纳米升级到20纳米,会给芯片的试生产带来挺大的难度。
龙芯国际现在算是全家总动员,除了还在飞机上没有下机的专家,其他能动的专家全都聚集在一起,开了持续5个小时的研讨会了。
研讨室内,所有的芯片专家都在皱着眉头,用专用的设备看着4g基带芯片的设计电路图。
5个小时的时间足够他们发现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原来,4g基带芯片里的dsp处理器采用了全新的架构设计,甚至是倒反天罡的多核心设计。
这就是导致流片接连5次失败的原因。
原来的试生产工艺,需要进行更加细微的调整,凝练。
20纳米制程的工艺设计给精炼生产工艺增加了不少的难度。
之前流片反复失败的问题也找到了,就是没有察觉到dsp处理竟然是多核心的设计。
尝试了多次流片试生产,就是没有想到原本默认是单核设计的dsp,现在多出了好几个。
真是倒反天罡的反人性设计!
可以想象的出,多核的dsp处理数字信号该是多么快捷、信号强度会得到怎样的加强、网络速度又能提升几何....
最终专家团给出了解决方案,困扰试生产环节的技术难题已经被妥善处理。
最终解决方案要等外出进修学习的专家抵达魔都才能拿出来。
现在的解决方案就是良品率只能达到90%,10%的破损芯片损失工厂会承担一半的责任。
工厂的相关技术储备会得到提升,算是收益方,理应承担一半的责任。
另一半的责任由熊猫科技承担,毕竟生产时间要求的太过急迫,让龙芯国际工厂第一时间拿不出最优的方案。
另外,4g基带芯片、ai芯片会安排最高的优先级生产。
也就是说,最迟在12月15号左右就能收到第一批基带芯片成品。
ai芯片生产难度不大,在11月29号左右就能拿到第一批ai芯片。
...
龙芯国际引进了单价22亿20纳米制程的duv光刻机有3台,均是从荷蓝的asl公司订制的。
这意味着20纳米制程的芯片代工,对于龙芯国际来说代工芯片难度不大,甚至可以实现小规模的量产。
只不过,工艺技术是需要自己摸索的。
28纳米的工艺技术已经吃透,但20纳米的工艺技术目前还隶属摸索阶段。
...
龙芯国际的老总高永名亲自陪着华威科技的任老总和高强等四人。
芯片是生产光掩模,需要一层层进行流片进行处理。
ai芯片还好,只有13层,只需要进行13次流片处理。
4g基带芯片,有28层,需要进行28次流片处理。
这都不是一天能够彻底看到成果的。
...
其实高强曾与任老总深度沟通过。
提出的建议就是4g基带芯片可以交给台击电进行代工生产。
毕竟台击电的良品率、产能、制造成本都要优于龙芯国际。
不过,还是那个绕不开的死结,现在熊猫科技被西方的高通公司给盯上了,选择台击电进行芯片代工,很有可能会受制于人。
随时面临停产的危机。
风险不可控!
因此,有一定人情关系,可以用于产能维稳的龙芯国际芯片代工厂成了当下的最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