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测试过有些智障的智能晾衣杆,心里有些明悟。
在不联网的条件下,仅凭借最简陋的单片机芯片,灵儿表现得像个智障。
高强等待智能晾衣杆重启的过程中,他根据自身的经历开始琢磨人类自身意识智慧觉醒是如何实现的。
高强联网查阅了一些资料印证内心的想法,开启人工智能王者品质英灵魂环的加持,他学习的效率惊人。
仿佛人类从襁褓诞生一直到三岁,这段时间是潜意识的学习增长阶段。
大部分人类成年后,对于三岁之前的记忆几乎都是被封印的,也就是无法通过主观意识来控制回忆。
三岁之后,主观意识就会突然觉醒。
拿高强自身来说,好像是一次在饭桌上,坐着木质的小板凳吃饭,累到一头撞翻吃饭的搪瓷碗。从那以后,他的主观意识就能自控,除了睡觉外,他清楚的知道自己有独立的意识。
后面,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主观意识的调动愈来越强。
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不同,因此每个工程师对于人工智能程序的编写,亦会有轻微的不同。
高强查阅的信息资料里,包含了王者英灵关子君独有的对家畜、动物园的动物观察视角,这些动物智慧意识成长花费的时间要远远小于人类。
换句话说,高强对于生物智慧意识的形成有了初步的概念。
训狗师、熬鹰师的视频就具备足够的参考意义。
拿警犬的训练举例。
警犬的训练是一个复杂且系统的过程,旨在培养犬只具备出色的工作能力和服从性。
警犬的训练从幼犬时期开始,涵盖了基础训练、服从性训练、工作中的行为训练等多个方面。
基础训练包括服从性、警觉性、嗅觉、听觉等方面的培养,目的是让犬只具备良好的基础技能。
服从性训练是警犬训练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让犬只根据主人的指令完成指定的任务,提高犬只对指令的理解和执行能力。
工作中的行为训练则根据不同情况对警犬进行行为训练,确保其在工作中能够表现出良好的服从性、工作能力、精神状态和感官反应。
警犬的训练过程中,训导员需要掌握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包括生理学、动物学、侦查学、驯畜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训练过程中,训导员通过奖励和惩罚方法逐步培养警犬对指令的理解和忠诚度,建立人犬之间的默契配合。
警犬的训练不仅包括体能训练,还包括嗅觉训练,这是警犬日常训练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通过反复训练,警犬可以准确地嗅出毒品、爆炸物和其他违禁品,在犯罪侦查中发挥重要作用。
...
也就是说,人工智能设计的系统过程,要比警犬的训练要更加的繁杂。
但,人工智能的基础训练、服从性训练要通过代码来实现。
人工智能的设计更倾向于从结果反推过程。
人工智能对于指令的理解和执行能力,就考验工程师的路径指令编辑能力。
人工智能程序的主观能动力是零,也就是说它的所有行动是依靠路径指令来实现的。
相比于警犬的训练需要进行大量的、重复的服从性训练,而人工智能天然的服从性是100%。
设计一个机器狗通过传感器来准确地嗅出毒品、爆炸物和其他违禁品,要比警犬要简单的多。
这也就是硅基芯片的人工智能撑死也就是(伪)人工智能生命,因为它能执行的底层逻辑是以最终结果反推过程的。
显然,智能晾衣杆,之所以表现的如同智障,显然它无法精准识别高强言语中表达的终极目标诉求。
为了节省成本,智能晾衣杆芯片和存储单元采用的都是单片机芯片。
也就是内存和存贮只有几十kb,或者几十mb。
这就导致了,高强想要用人类的生活、语言表达习惯去命令阉割到极限的智能晾衣杆,只能得到上面的结果。
...
【重启完成,你好,强哥!】
“我想用晾衣架晒个裤头!请下来!”
【灵儿,灵儿,聪敏伶俐。】
“老乡,你下来,我晒个裤头!”
【接下来,强哥,就能享受到我提供的优质服务,还有科技改变生活。】
“灵儿,灵儿!”
【你好,强哥!】
“请您降下晾衣杆!”
【好的强哥,语音
指令识别成功。晾衣杆来了哦!】
“嗯?停!”
【晾衣杆来了哦!晾衣杆正在下降!】
“停!灵儿,你想去哪?”
【晾衣杆来了哦!晾衣杆正在下降!】
...
稀里哗啦,一地鸡毛。
高强眼睁睁看到智障晾衣杆将自己一降到地,甚至齿轮的力量将它撕裂成了两段。
显然,目前的智能晾衣杆,需要配备“咒语”,才能降服它。
对它说人话,毫无意义。
因为烧录在芯片里的指令,真正有意义的只有四个语音指令。
降下晾衣杆!
暂停降晾衣杆!
上升晾衣杆!
暂停上升晾衣杆!
其他的语音指令它统统无法识别。
两声短促的灵儿,灵儿!
也只是将休眠状态的语音操作系统激活。
当然联网后,将智能晾衣杆作为终端设备,调用远在飞扬科技园,熊猫科技总部,ai智能中心实验室,以以灵儿的算力,完成简单的语音识别并不困难。
但,嵌入式单片机的因为芯片是阉割的、存储和运行内存也是阉割的,因而表现出智障就很合理。
降下晾衣杆!
暂停降晾衣杆!
上升晾衣杆!
暂停上升晾衣杆!
消费者掌握好四个常用指令也能让智能晾衣杆秀到飞起。
...
高强从卧室里找到一把小锤子,一锤子将智能晾衣杆的芯片干碎,太折磨人了。
这也不能太过苛责负责智能晾衣杆的科研团队,毕竟走销量不走芯的智能晾衣杆,配搭上使用说明说还是能用的。
高强微微抬头,看向灵儿本体(智能芯脑)所在的方位,他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既然想让灵儿有进一步的突破,就要赋予她最重要、最核心的目的算法。
知识对于人类来说需要花费时间去记忆、背诵,但对于灵儿来说只要存贮空间足够,她所需要做的就是复制、粘贴。
因此给灵儿设计一套类神经网络的思维算法是最迫切的。
不同于人类,应用在灵儿的身上需要倒行逆施。
人类的思维是正向思维的话,人工智能的思维就需要倒反天罡,反着来。
人类是有了念头,通过欲望的加持,就会行动,行动产生结果,反馈念头形成闭环。
人工智能是拿到一个结果,反推计算行动路径指令,执行后校验结果,形成闭环。
人类由多巴胺和内酚酞等生物激素来形成奖罚机制。
人类一切的行为都可以通过多巴胺和内酚酞来解释。
想要实现(伪)人工智能生命,就需要用数据算法模拟出多巴胺和内酚酞形成虚拟的奖罚机制。
但,就算数据算法模拟奖罚机制到极限,也不会诞生真正的智能生命。
只能无限接近。
截至目前人们对于人类大脑的运行、处理机制了解的很有限。
因此,人工智能的能力上限取决于它的设计者。
理论上人工智能也是设计者手里的工具,它可以放大设计者的能力。
人类无法如同人工智能一样多线程同时处理成百上千、数以万计的任务,但人工智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