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三字真言

终于送走了苏小姐,顾今朝头上还是抹了把汗的。

谁想得到今天竟然与苏兄发生了这么多接触啊!

无论是语言上的,还是身体上的,苏颖羞怯不说,他都有点顶不住了。

还好这林胖子来得及时。

提起林留之,顾今朝也有些搞不清楚状况,转头刚喊了他一声。

便见林留之抢先开口:“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言,是不是你说的?!”

此刻的林留之语气竟带着一丝质问,眼神也变得通红至极,像是求学若渴的学子。

“呃,你怎知道的?”顾今朝一愣,不禁反问一句。

“真是你!今朝——今朝啊!”林留之整个人的面色变得复杂到了极点。

二话不说扑通便跪在了地上,双手抱拳:“此言振聋发聩,让吾此生奋斗有了目标,请受吾一拜!”

“留之不可——你,先冷静一二,此言我也是道听途说,那日为了顺利得到夫子背书,便告知他了...”顾今朝连忙将林留之扶住。

林留之眼神恍然,却又带着浓浓的光彩:“今朝,无论你是谦逊也好,真的这么想也罢,此言对吾受益无穷...想必你我相约国子监,你打算告诉我的话,也是此言吧?”

“不错,那时候留之你尚未体会这么多众生之事,我便选择再等等,顺便——观察你一二。”说到这里,顾今朝也很实诚的点头:“此言威力极大,哪怕做到十之一二都算人间奇才。”

“相比于激励,我更怕此言被有心人传出,用来蛊惑人心,那反倒成了坏事...”

林留之闻言点头:“原来如此...所以这便算是今朝你考验吾...”

当日初识,顾今朝有此防范实属正常,他林留之和刘巨炮又何尝不是在后面的事中考验顾今朝的品行呢?

“也不能完全说是考验,毕竟此句立意之宏大,你也清楚,纸上得来终觉浅,我想,或许只有切身体会人间百态,再听到此言,那顿悟也好,觉醒也罢,总该不会宛如空中楼阁,再变成吹牛激励之言,而是真的会切身处地的去做。”

“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改变和尝试,也总比它被束之高阁,成为人人空谈的花架子要好,不是么?”

听闻此言,林留之整个人瞬间顿住。

明明之前已经够震撼了,但此刻的顾今朝在他眼中竟又上了一个层次:“所以,你先前不与我说,并不是不信任我,而是希望——我激励之后,也能切身去做?也能——成为你这般的人?”

“算是吧。”顾今朝一边扶起他,一边笑道:“这世上不缺名震天下的才子,却唯独少了实事求是的能人。”

“醍醐灌顶!你这一句,当真又让我有巨大感悟啊!此——此道又为何?似乎与这四句圣人言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

林留之双目瞪大,想要表达什么,却感觉又不知道怎么用言语形容出来,此刻他内心在翻江倒海,无法自已。

一个横渠四句,一个知行合一。

宛如给了他最坚硬的盔甲与最锋利的剑一般,瞬间让他从一小兵成了天下无敌之人。

这是一种心态上的转变,也许现在看不出来什么,毕竟林留之只是二代,国子监练习生。

可一旦他真的入朝为官,无论身居中央,还是放任一方,他要么被人针对到夭折,要么绝对冲天而起!

成为一代明镜,甚至有可能流芳百世也不一定的。

这就是,龙场悟道的含金量。

“顾兄,何为知行合一?”突然出现的声音,打断了林留之的懵逼和顾今朝的笑容。

两人转头,便看到夫子和那寒门出身的赵书生缓缓进门。

发言的是那赵书生,眼神与先前的林留之一样带着浓浓的求知欲。

至于夫子,已经愣在了原地,与此刻的林留之状态差不多,都在思索,都在感悟。

顾今朝朝着他抱了抱拳,也不吝啬,直接解释道:“其实很简单,字面意思——人知道了,便为知道的事去行动,这便是知行合一。理解起来不难,但真正去行动却不容易。”

“知道并为之去做么——为何不容易?请顾兄再解惑。”

“因为这道无法后退,差错半点,便不算知行合一。”顾今朝说到这里,顿了顿道:“比如赵兄你今日想要去明月楼吃饭,并且真的已经准备去了,这便是知行合一。也是最简单最浅显的。”

“又比如,赵兄你想要去明月楼吃饭,但因为是花楼,有伤文人风骨,会被同窗嗤笑,可你内心又很想去,最后不顾其他人的看法,还是去了。这也是知行合一。”

“再比如,赵兄你还是想去明月楼吃饭,明月楼不仅是花楼,且还圈养不少武者,里面有人欲置赵兄于死地,而赵兄不仅要去吃饭,还想去拯救被抓进明月楼里百姓之女。”

“赵兄主观上是想救人的,而且也知道怎么能救人,但客观上,明月楼是花楼,可能有伤赵兄文名风险,明月楼内还有潜在的打手,更有可能要了赵兄的命。”

“那这个时候,顾兄的知,便是去救,这是固定了的,无法改变的。但行不行却在顾兄一念之间。无论是原地踏步,还是干脆逃跑都不算知行合一。因为你没有为了你的知,去做你的行。”

“你的知不会存在任何的磨难和阻碍,那只是你悟出来的一个道,可以是前人的,也可以是你自己的。硬要形容便如人的梦,虚无缥缈。但你的行便是现实。有太多身不由己,且不一定能做到,那你还会为此去行么?”

“......”

赵书生没说话,瞪大眼眸,看着顾今朝宛如看待神人...

顾今朝的举例,他在第一个的时候就听懂了,但没想到越变换越难。

知行合一是不存在侥幸和中庸的,它直指你的内心!

这的确不是随便一个人能做到的,又或者说做到其中一两件事,但每件事都做到简直不可能的,这太难了。

可这些——顾兄又是怎么悟出来的?

“不对。”

便在此刻,夫子开口了,他目光幽幽的看着顾今朝又问:“若此人的知为恶,那也要知行合一否?”

顾今朝闻言一笑:“所以,此句后面还有三字,才算完整。”

“三字真言为何?”

“致良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