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质 作品

第102章 琴引风雷

照旧是他们俩之前一起合奏的《梁祝》,只不过这次沈歌用的不是二胡了,而是和许棠音一起,两人都用古琴,来弹奏这首曲子。有现成的古琴《梁祝》曲谱在,而且又是许鹤青帮助移植的,他自然懒得再重新去制作一曲新的,即便是作出来也不会比这版好,所以他们两人弹奏的就是许鹤青移植的这版《梁祝》。

沈歌垂手搭弦。

许棠音的古琴在他身旁。

两人齐排并坐,手指轻抚琴弦,这场面还真有些高山流水之意。

向来不苟言笑的许鹤青,此刻她的脸上也有着淡淡的笑意,她目光低垂,神色柔和地看着抚琴而弹的两人,心中不知在想些什么。

两人的琴音并不是像合唱那般是同时进行的,而是沈歌先弹,琴曲悠扬的前奏缓缓流转,许棠音的弦音再起,辅以点缀,鸟鸣唱和,两者交相辉映,相辅相成,给人一种琴瑟和鸣的美好景象。

许鹤青微微点头,她这个徒弟天资聪颖,从小学习古琴基本上是一点就通,再加上学习民乐的人本来就少,厉害的就更少了,她在同龄人中罕逢敌手,这也造就了她内心的小骄傲。

许鹤青深知这一点,年纪轻轻就能达到这样的程度不骄傲才奇怪,不过时间久了难免会影响到她对古琴的学习,她一直在想办法解决,刚好前段时间早上在公园散步时,遇到了这个拉二胡的年轻人,她便立刻想办法联系到了对方,并且迅速促成了两人的认识。

现在看来,她这一系列的安排是正确的。

内心骄傲如许棠音,在遇到这个妖孽般的沈歌后,并没有产生气馁,也并没有陷入疯狂的练习以求打败超越对方。而是一如既往平静地从对方身上学习,互相促进,这份心态,难能可贵。

许鹤青昨天听她说,她联想到自己与沈歌的关系,由此想到伯牙子期,对琴曲之意的表达有了更深的理解,便弹奏了一曲《高山流水》,这两天她的琴技也有了加深,进步明显。

“希望你能有所突破,在这次音乐大赛中,夺得第一。”

许鹤青看着正专心弹琴的许棠音,心中默默说了一句。

作为小提琴大家,当年全国音乐青年大赛的第五名,她自己也是从一众高手天才中厮杀出来的,自然不会教导许棠音什么“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这种屁话,也不会说“比赛的目的是磨炼自己”什么的,比赛就是比赛,既然都已经参加了,那就肯定只有一个目的——冠军!

尤其是她坚决扶持民乐系,根本不可能退让,第一步的目标就是要打破西洋乐对民乐系的打压和封锁,由此开刀,逐渐把式微的民乐给扶起来,然后才能迈开步子向前走。而许棠音,就是她撕开西洋乐遮羞布的一把剑,一把磨了十年之久,锋芒毕露的剑。

所以,许棠音的目标有且只有一个,冠军。

“你们这些身居高职、尸位素餐的老家伙安逸得太久了,如果只是放任西洋乐打压民乐系也就罢了,可也不该借比赛拿民乐来当垫脚石,盲目地推崇洋玩意儿,狠踩传统,只是为了谋取一己私利,真以为我每天闭门不出,就对你们做的这些事不知道么......”

这样想着,许鹤青心中幽幽地叹了口气,“每次都想着在幕后操纵比赛,找的人有实力,至少面子上还好看些。但一届不如一届,净是些腹内空空的草包,真是脸都不要了。当年我能把那几个人送进去,老了就不能把你们送进去了吗?”

她古井不波的眸子里,闪过一抹锋芒。

沈歌和许棠音的弹奏还在继续,传诵千古的《梁祝》在他们手中的琴弦上再次演绎,不同于上次是二胡伴着古琴演奏,此时此刻两把古琴互相应和,更加的流畅自然。

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情景中,“梁山伯”端坐抚琴,“祝英台”念着书籍卷宗,两人求学的一幕幕被呈现出来。

沈歌的琴音渐止,许棠音的弦声响起;许棠音手停下来,沈歌便再次抚琴。二人的琴声,颇有一种你方唱罢我登场般的和谐节奏。

“高山流水,不外如是。”

许鹤青在心中点评道。

练习室内的琴声还在响着。

与此同时。

外面练习室大楼前的草坪上,一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正在布置着什么,他手里拿着一束束花摆在地上,很快围成了一个爱心的图案。紧接着他又挎上一个吉他,将音响拖到身边,一副准备充足的样子。

“哥们,你这是干什么呢?”

有路过的人好奇问道。

年轻人看了他一眼,笑笑没有回答。

另外一个人说道:“一看你就是个单身狗,鲜花、爱心、音响,这样的装备还看不出来?他这很明显是在准备向某个女生表白啊。”

“听你这么说,你很懂咯。你有女朋友吗?”

“没有。”

“那你说个卵。”

“不过......这哥们挑的时间不对啊,看这天气,好像马上就要下雨了,到时候这些鲜花不就浪费了。”

“你懂什么,人家女生都是感性动物,特殊的环境更能刺激她们的情感。你想想,表白的这哥们准备了一圈鲜花,还自带了音响,到时候女生一出来,雨天、鲜花、歌声,多浪漫啊......而且浑身淋湿的男生更能激发她们隐藏的母性光辉,心里一可怜,说不定两人就这么成了。”

有人十分认真地分析着,“对了,吊桥效应听过没?”

“听过。”

被问的那人点点头。

“跟这个没关系。”

“......”

“那你装什么大尾巴狼!”

爱凑热闹是人的天性,谁也不例外,此刻见到这里有人准备告白,闲来无事又没有课的学生们都不由得停下脚步,好奇地驻足等待,打算看一下这场表白最终结果如何,这位大兄弟能否抱得美人归,也给单身的自己积累点经验。

呆在练琴房的沈歌、许棠音、许鹤青三人对大楼外的情景一无所知,这个时候,一曲《梁祝》才刚刚结束,沈歌和许棠音拨弦的手指逐渐停了下来,两人同时抬起双眸。

“啪、啪、啪......”

许鹤青为两人鼓起掌声,“这一曲古琴合奏的《梁祝》非常好,很难想象你们两个仅仅只认识了几天时间,就能配合得如此默契。尤其是沈歌,古琴还是最近刚刚学的。而且我也听得出来,你们俩根据自己的不同水准,曲子分配节奏也有所不同,沈歌的琴声更偏向于辅助,以棠音的整体节奏为主,这倒是更加铺垫了‘哭灵’和‘投坟’时的情绪......”

她对于两人的表演逐一点评道。

话音中对他们的称赞毫不吝啬。

“多谢许教授夸奖。”

“谢谢老师,我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两人开口谦虚道。

许鹤青继续道:“沈歌还要再接再励,稳固基础;棠音需要更灵活一点,学会变通,相较于基础的牢固,你更需要的是‘灵光一闪’和‘神来之笔’给人带来惊艳的感觉。”

“好。”

沈歌点点头。

“老师我知道了。”

许棠音明白自己的问题所在,相较于初学者的沈歌,她的古琴基础不知道比他高了多少倍,现在的她,已经不能够像一个新手那样照本宣科的来练习了,而是要凭借着自己丰厚的根基,来进行大胆的创造和改变。

咣——

一阵大风蓦地吹来,窗子被吹得发出一阵响声。

“起风了教授,我看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雨,看这个情况,雨怕是说来就来,我先送您回去吧。”

沈歌对许鹤青说道。

许鹤青稍一抬手,“没事。少年听雨歌楼上,壮年听雨客舟中。风起吹风,雨落听雨,没必要为了一时的风雨去做出什么改变。更何况,在这里待着又淋不到雨,我还没到吹下风就会感冒的年纪......”

“风起吹风,雨落听雨。”

沈歌重复了一句。

果然大师和他们的境界就是不同。

忽然,他似乎想到了什么,眼中闪过一道光芒,低声自语道:“《风雷引》曲子所描绘的是天地气象,古琴是君子之器,君子弹琴观象,抚琴象在琴中......”

这是那天他弹《风雷引》时,许棠音对他说过的话。

沈歌看向许鹤青,“许教授,我听棠音说,她在练习《风雷引》的时候,您就对她说过,《风雷引》是天地气象,最好是在雷雨天气,去观察风起时的景色、声音;去体会雷声由远及近的变化。现在不就是个好机会吗?!”

“嗯。”

许鹤青轻轻点头。

下一刻,沈歌站起身来,抱起自己的琴。

“你干什么去?”

许棠音问道。

沈歌回答,“去感受天地。”

“在房间里不就行了......”许棠音话还没说完,就似乎想到了什么,看着沈歌走向电梯,眸中露出一抹惊色,饶是她的性格和老师许鹤青一样,向来沉稳,此刻也忍不住说道,“真是疯子!”

许鹤青平静地感叹,“有句话叫‘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可也有句话说‘不疯魔,不成活’。”

古往今来的艺术大师、往哲先贤,能有一番大作为而青史留名的人,往往不乏疯魔之辈,也唯有这样的痴迷投入,最终才能获得成功。

许棠音拿起房间里的伞,急忙追了上去。

......

与此同时,练习室大楼外。

围观的人群还没有散去。

“起风咯,赶紧收被子去,我被子还晾在篮球场围栏上呢。”

“不再看会?女主应该马上就登场了。”

“看这样子,马上就得下雨了,走吧走吧。”

“掐指一算,今天这雨下不下来,我留下来吃瓜。”

“哥们,你表白也不挑个好日子,看样子马上就得下雨了,人女生肯定不会出来了,劝你还是赶紧收拾收拾回去吧,别把地上这些鲜花浪费了。”

有人开口劝道。

“走什么走,要的就是这个大雨滂沱的效果。”

“想想也是,万一被拒绝了,下雨的时候流泪,也不会被人发现。”

“西湖的水,我的泪——”

“自己人,别开腔。”

就在大楼下围观的学生议论纷纷的时候,有人忽然指着楼顶喊道:“看,那里有人!”

“什么?”

众人闻声抬头看去,果然看到有个人影在楼顶晃动,只是时隐时现,再加上有风不断吹来,他们只能眯着眼睛,看不真切。

“什么人?”

“这天气站在楼顶,不要命了。”

“不会是谁晾在楼顶的衣服吧?”

“这里是练习室的大楼,又不是宿舍,谁在这里晾衣服。”

众人都好奇地望着楼顶上那个人影。

“应该是这哥们的告白对象吧,听说了有人在表白她,所以出来看。”

“那不应该从楼下的大门出来吗?在楼上是什么鬼,打算抛绣球还是要跳进为她准备的这个花圈里......”

“你会不会说话,小点声,小心被表白的那哥们听到了揍你。”

......

在楼下围观的学生好奇讨论时,楼顶上的沈歌也发现楼底下的草坪上聚集了一圈人,还摆着一束束鲜花围成的一个爱心模样,一个抱着吉他的男生被围在中间,不知道在干什么。

不过他不关心这些,楼顶的边上围有一圈铁护栏,旁边的平台凸起像一张桌子般正好让他放琴,摆放好后,他找了几块砖头摞好坐下,紧接着便将手腕悬在了琴弦上。

相较于吹进房间里的风,此时此刻楼顶的风更大,呼啸间,从他的身侧迅速刮过,带着猎猎风声。

沈歌仿佛丝毫不受影响。

“铮——”

一声琴音响起。

《风雷引》。

风起。

琴音流转,如同阴云聚集,乌云密布,风声渐起,一派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景象。

在这天地之间,沈歌在楼顶抚琴而坐,远处有一簇簇学生的人影快步疾走,都想在下雨前抓紧时间赶回宿舍躲雨;天空上的阴云久聚不散,里面有一道道亮光若隐若现,似乎在酝酿着摄人心神的雷霆。

沈歌抬手,拨弦。

琴引风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