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的气氛一时间紧张无比。免费看书就搜:看书群
舞台上的梅亦辰看着一步一句向他走来,此刻已经走到台下的黎淮山老爷子,心头微微一紧,莫名感到一股窒息。
一是他心底发虚。
二是这个老头子生起气来,确实挺有压迫力的。
这种压抑的感觉让他有些喘不过气来。
就在这时,他看到现场的几台摄像机忽然对准了自己和黎淮山,舞台经验丰富的他,心中顿时有些了然。
他能从出道开始,一步步走到现在,自然不是什么傻子,对于人设和粉丝运行那一套,早就在公司的培训下,把握得非常好了!
且先不说自己的表演究竟有没有问题,就单说如今自己身上的流量,就不是眼前这个半截身子入土的老头子能比得上的。
在现在这个时代,流量为王,有流量就代表拥有了一切。
哪怕是自己错了又如何,只要自己手握流量便能够操纵风向和舆论。
能把黑的说成白的,白的说成黑的。
再说了,自己本来就没错,台下观众的反应那么热烈就证明了这一点。
是他在故意针对挑刺儿!
梅亦辰深吸口气,回过神来。
娱乐圈里的弯弯绕,一个老头子又怎么会懂这些。
更何况,如今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点,如果自己能抓住的话,说不定,这老头子还能成为自己的一块踏脚石,让自己更上一层楼,彻底坐实在观众心目中京剧代表传人的地位!
想到这里,梅亦辰脸上的神色已经缓和了下来。
再者说了,这档节目可是现场直播,此时摄像头正对着自己呢,倘若不反击回应的话,观众不但会认为自己怂了,而且还会觉得,他默认了黎淮山说的话是对的。
这可万万不行!
这样想着,梅亦辰唇角扯出一丝微笑,开口对舞台下的黎淮山说道:“黎老先生,您自己也说了,说我穿得不像虞姬,画得妆容也是错的,就连全场所有人都觉得惊艳的戏腔,您也说我是掐着嗓子唱的,根本不算京剧......”
“是是是,假设这些您说的都对。”
“可是连我稍微改编了一下项羽和虞姬的故事,也符合我们《国潮惊鸿秀》国潮创新的主题呐,这都能被您骂,我甚至比窦娥还冤呀!”
这样说着,梅亦辰微微低头,一副愧疚可怜的模样,一边压低自己的声音,但却使全场观众都能听到,小声犹豫地说道:“您是不是对我有什么偏见?”
这话一出,场上一片哗然。
如果说之前黎淮山斥得他说不出任何话来,那现在,则是梅亦辰对他的回击了。
最后一句话他虽然是压低了声音说的,但却让所有人都清楚的听到了,意思很明显——
你如果从专业的角度,来挑我表演的错误,那也就算了。
可是连对项羽和虞姬之间故事情节的小改动,你都要骂我,这不是针对我是什么?!
【辰辰真有礼貌,被冷面阎王这样骂,都不还击!】
【说的对呀,先不说我家辰辰节目表演的好坏,可是就连项羽和虞姬之间的爱情故事,都能被他拿出来骂,这不是针对是什么?!】
【这不就是正常的改编吗?节目组也支持这种行为啊!】
【这个老头子好恶心。】
梅亦辰这样一番话带起来不小的节奏,此时此刻,直播间里全是攻击黎淮山老爷子的弹幕。
当节目现场的黎淮山听到梅亦辰的话后,忽然冷笑了一声,只是这笑容里,却也包含了浓浓的苦涩。
是啊,楚霸王这一跪,只不过是一点小小的改动而已,又算得了什么。
可是!
黎淮山他看到的,却不只是这些。
戏中,他看到了英雄气短,美人迟暮;
看到连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楚霸王项羽都给人跪下求饶了;
这哀绝的氛围瞬间影响到了他的心境。
不止是这些!
他还看到了同光十三绝,老生、武生、小生、青衣、花旦、老旦、丑角;诸葛亮、杨延辉、黄天霸、周瑜、萧太后、王宝钏......
一个个角色粉墨登场的场景。
还有,在那个“万人空巷看梅郎”的年代,一折《贵妃醉酒》,一出《霸王别姬》,引得戏台下的观众癫疯痴狂,金银财宝纷纷往戏台上丢的盛世景象。
把一生都献给京剧的杭州城黎老板是感同身受的。
如今,那样的场景再也不在。
甚至于,已经没落式微到快消亡了!
因此,当黎淮山一看到,连不可一世的楚霸王项羽都给人跪下磕头求饶的这一刻,他联想到了传统文化、国风文化......
舞台上楚霸王那一跪,似乎正是暗示着国风文化的未来。
抛开这些不谈,单说《霸
王别姬》这出戏的剧情,在对方口中,这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改动,但却完全改了整出戏的内核!
霸王下跪、虞姬苟且。
这还能叫《霸王别姬》吗?!
干脆改名叫《霸王偷生》、《霸王和虞姬的爱情故事》、《霸王和虞姬的幸福生活》得了!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仔细想想,这梅亦辰从第一期节目开始,他的表演就在一步步试探着梨园行的底线。
捏着嗓子用太监般的嗓音唱歌,说自己是正宗的戏腔;把《玉堂春》原版戏词放到自己的情歌中,用说唱的形式唱出来,还硬是改成驴头不对马嘴的什么“来生变一只狗一只猫”......
还有他和一些个别选手身上所穿的那些古装,乱七八糟,一塌糊涂!
服章之美呢?
礼仪之大呢?
五千年来从未出现过断层的传统文化,老祖宗千辛万苦传承下来的文化精华,都被这帮人给丢尽了!
已经来到台下的黎淮山,深深地看了梅亦辰几眼后,紧接着大踏步走上舞台。
“竖子,你还有脸说?!”
“既然你自称梅派正宗,梅派代表,甚至妄言自比梅祖,那你可知《霸王别姬》的真正故事!
虽然四面歌残终破楚,可你这俗子胸襟又怎识虞姬、霸王!”
“那舞剑的美人,也是痴情的;
自刎的虞姬,也是决绝的!
甚至于在汉军围困,十面埋伏之际,她比项羽都少了一份儿女情长!”
黎淮山老爷子,一步一踏,口中不停,缓缓来到舞台上,梅亦辰的面前。
“那末路的霸王,是不愿卧薪尝胆的;
气短的项羽,也是威武不屈的!”
“都说英雄气短,美人迟暮,”黎淮山锋芒毕露的眼睛盯着面前的梅亦辰,“可即便是四面楚歌,十面埋伏之时,为了不拖累项羽,虞姬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自刎;而被汉军逼至乌江,只剩一人的楚霸王,不愿卧薪尝胆,威武不屈的他同样拔剑自刎......”
说到这,他顿了顿后,蓦然开口:“就连已经乘船离去的乌骓马,见项羽身亡,也跟着投江自尽!”
“你告诉我,这楚霸王项羽都被你改得给人跪下了,你说还冤不冤?!”
黎淮山忽然抬手,指着梅亦辰的鼻子,厉声怒斥道:“今日,你让楚霸王跪的是刘邦;明日,你丢掉的就是国人的脊梁!”
这声音铿锵而鸣,如同炸雷,在整个节目现场回荡。
【我收回我刚才的话,太精彩了!就算这是剧本我也爱看啊!】
【事实证明,观众讨厌的不是剧本,而是那种尬的人起鸡皮疙瘩的剧本。】
【骂得好,早就看梅亦辰这肺雾不爽了!】
【我感觉这段不像是剧本,就梅亦辰那垃圾演技可演不出这种效果。】
【刚才这件事发生的时候,镜头里评委和选手的表情,不像是演的,更像是突发情况。】
【这就是节目直播的弊端呐,提前拍摄录制好,出了什么问题还可以重拍或者剪辑,直播可处理不了突如其来的问题。】
【管它真的还是剧本的,反正我看爽了。】
梅亦辰脸色微沉,原本,这老头子指责的都是关于他所表演的节目错误,而刚刚这句话,听起来就有些严重了。
作为如今热度最高,公司力捧的当红流量小生,被一个老头子在节目上指着鼻子骂,而且还全部都直播了出去,饶是梅亦辰善于控制表情,但此时此刻,脸色却仍是有些不好看了。
倘若自己不还击的话,无论是口碑,还是影响力,恐怕都会大大下跌。
而且,这老头子竟然扯到了国人的气节上面,再让他继续说下去的话,局面怕是对他不利,不好控制了。
所以梅亦辰忽然心中一动,开口说道:“黎老先生,您话可不能这么说,现在哪还有年轻人喜欢听京剧,咿呀哇啦的半天听不懂一句话!这也是我对京剧加以改编创新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它通俗易懂,更加适合我们年轻宝宝的体质。
送您一句话,‘老先生,时代变了’!”
“如今这些都是过时的老古董了,像您说的那样,难道这《霸王别姬》,就没被改过吗?
时代在进步,我们也得朝前看!
难道今天我表演的这首《虞兮奈若何》不好听吗?
底下观众的欢呼声莫非都是假的?”
几个摄像机都特意给了两人特写,察觉到怼脸的梅亦辰,心中顿时更加有了底气,对黎淮山笑着说道:“黎老先生,别再拘泥于你的那些顽固思想了,在现在这个时代,我们必须要改编、改变,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年轻人喜欢。
如您所说,这京戏能不亡吗?
只不过,亡不在我的项羽跪下,而是......
亡在古板老套、固步自封的戏曲演员身上!”
梅亦辰这番话算是对黎淮山老爷
子之前那句话的回应了,不仅甩掉了自己身上的错误,而且还反将了他一军。
黎淮山冷眼看着梅亦辰,心中却是叹了口气。
其实他前面说的几句倒是实话,现在的年轻人,喜欢听戏曲的的确是非常少了,就更别提了解了!
不说昆曲、越剧、豫剧、黄梅、皮影戏;
不说昆腔、梆子、高腔、皮黄腔!
单说生、旦、净、末、丑几个戏曲行当,真正了解知道的又有几个。
就更别说四大须生:余、言、高、马和四大名旦:梅、尚、程、荀了。
现在年轻人之间似乎流行起了国风文化和国潮文化,这也是这档节目产生的原因。
只是,真的会有人真真正正的去了解这一文化吗?
而不仅仅是说,听个戏腔歌曲,就是喜欢京剧了,我就是国风了,国潮当道了!
其实接受能力比较强的黎淮山对戏腔歌曲的形式倒没有多大的意见,毕竟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产物,当年“万人空巷看梅郎”,京剧不也是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只不过当年的年轻人,变成了如今的老年人。
以至于现在许多明星的粉丝,在追自家偶像的时候,也把这种行为比作当年戏迷听戏时的捧角儿。
但是......
这两者之间真的不一样!
俗话说得好,生书熟戏、生书熟戏。
说的便是,听书的话要听陌生的,没听过的,不然说书先生讲个西游水浒、三国红楼,观众自己都能背下来了,谁还会听你说书。
而戏曲,则是要听熟的,也就是那些脍炙人口的经典名段。
为什么呢?
因为戏迷不是像听书那样,抱着好奇心去的,而是带着欣赏的态度和过瘾来的。
《文昭关》一出戏可算得上是一出老戏了,放在以前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甭说是专门干这一行的戏曲演员了,就算是那台下的听众,都会唱上一两句,就这么一个所有人都知道,还会唱的老戏,可愣是演了两百年,到现在还没演到令人厌烦。
正是因为经过戏曲演员的创作和打磨,保留下来的一出出精华中的精华剧本。
当然,不仅仅只有这些原因。
主要还是戏曲,它是有规矩的。
一如京剧中的西皮、二黄腔,都有着各自的固定板式。
像二黄中有:原板、慢板、快三眼、导板、回龙、散板、摇板、滚板......
而西皮则是有最为经典的二六、流水和快板!
又如净行中的脸谱分类,像歌曲《唱脸谱》中写的那样,红脸的关公,黄脸的典韦和曹操的奸诈白脸。
甚至于戏曲演员文武昆乱不挡,六场通透,即便是他再如何厉害,这些程式和规矩是不会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