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番石榴 作品

第569章 元盛从京都回来了

元来福心中越来越焦急,也不知道儿子到了京都没有,也不知道案子开始审理了没有。

本来有些村民还是将信将疑,但是在居心叵测人的刻意传播下,大家都知道元盛犯了案子,不是被请到京都,而是被抓进京都的。

山后村的绝大部分人都跟着元家受了益,一个个都跟着担心起来,如果元盛倒了,他们的好日子也许就到头了。

冀州布行行首刘天超等人,一天天就等着元盛被砍头,好得到元氏织造厂的技术。

刘天超等人态度十分嚣张,元盛得罪的不是别人,而是当朝宰辅张治通,他倒要看看元盛能不能绝地逢生。

刘天超等人想通过传递元家要完蛋的消息,让织造厂的工人人心惶惶,他也好趁虚而入,买通一两个工人搞到织造厂的技术。

但令刘天超出乎预料的是,没有一个织造厂的女工背叛。

也不知道元家是怎么管理这些女工的,难道是因为卖身契?

在一阵阵喧闹声中,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元盛身上。

受了元家恩惠,与元家关系好的人,都在盼着元盛能顺利度过难关,想着接收元家产业的秃鹫们,则在等着元盛被砍头。

就在这时,元盛回来了。

元来志得到这个消息,人都傻了,元盛怎么回来了?

元盛不是得罪了当朝宰辅张治通吗?

元盛怎么回来了?元盛的精神状态看起来很好,完全不像被当成罪犯审讯过。

元盛回来了,那他的儿子元弘毅呢?

元来志去石鼓书院找儿子。

赵信然直接不见。

吴风华跑出去见了,“你找元弘毅?你是元盛曾经的大伯。”

吴风华仔细打量着,这人看起来也是比较正派的,没想到这么坏,他警告自已,以后千万不能以貌取人。

元来志点了点头,“对,我就是元盛曾经的大伯,怎么你们都回来了,我儿子没回来?元盛不是涉嫌抄袭吗?怎么这么轻松就回来了。”

吴风华轻飘飘地说:“死了,被砍了脑袋。”

“什么?”元来志完全无法相信,以为自已幻听了。

“元弘毅死了,被砍掉了脑袋。”吴风华又轻飘飘说了一遍。

他儿子死了?他儿子怎么可能死?

年纪轻轻就考上了举人,又得到当朝宰辅的赏识,他怎么可能会死?

“你一定是骗我,我儿子怎么会死?!”元来志嘴上说着不信,但是身体已经开始颤抖。

吴风华随意道:“因为他狼心狗肺,因为他陷害元盛,陷害曾经的堂弟!这么大的案子,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躲得远远的,你儿子却上赶着往跟前凑。”

“你胡说!我儿子受宰辅大人青睐,怎么可能会死!你跟那元盛是一伙的,你一定是骗我!”元来志叫道。

他的儿子!

他的天才儿子!

“爱信不信!”吴风华见他彻底慌了,拍拍屁股走了,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元来志见状,赶紧向其他人打听。

“我呸!张锦,元弘毅,崔时年,就是石鼓书院的叛徒,你还有脸来?”

“张锦被车裂,元弘毅被砍头,这件事都在石鼓书院传开了,谁有心思骗你!”

“真是上梁不正下梁歪,你占着元盛父亲的便宜,人家辛辛苦苦干活,供你读书,你却把人一家踹了。你儿子就更绝了,直接诬陷曾经的堂弟,真是善恶到头终有报!”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自食恶果!自食恶果啊!”

不是石鼓书院的学子们恶毒,实在是张锦和元弘毅将事情做的太过了。

两人自食恶果。

崔时年则是单纯的嫉妒外加没脑子,听说被老爹打断了腿,现在还没好呢。

三人的骚操作不仅让元盛卷入大案之中,也让他们石鼓书院蒙受不白之冤。

事情闹得太大,有传言说石鼓书院的山长和老师帮着学生作弊。

大家知道元盛是冤枉的,心里正憋着一股气呢,元来志就撞到枪口上。

元来志一边倒退一边说不可能,怎么可能,弘毅怎么会被砍头?

元盛的对手不是弘毅,而是当朝宰辅张治通啊,元盛怎么可能斗得过宰辅?

“你们瞎说!你们骗我!是当朝宰辅要杀元盛,元盛怎么逃得过!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元来志一边说话一边向后退。

“你爱信不信!”

“反正我们已经告诉你了,信不信由你。”

学子们没有评价张治通,但是大家也听说一二。

张锦是张治通的幕僚,进入石鼓书院就是带着目的来的,目标就是元盛。

王文杰用的诗集是张锦偷的元盛的。

就是为了制造元盛科举舞弊案。

通过此案攻击几位监考官。

很多学子是很单纯的,家里就是普通地主,或者商铺的东家。

大家第一次听说这件事,都感觉不可思议,整个局面是他们完全无法想象的。

只是一个乡试而已,背后竟然牵扯到朝堂斗争。

背后的棋手还都是大人物。

众学子对元盛的敬佩之情犹如滔滔江水,元盛太强了!

在这种情况下都能化险为夷,如果是他们,绝对必死无疑!

元盛不但化险为夷,还将陷害自已的人都引入坑里。

王城和,那位宰辅的爪牙直接被车裂!那可是礼部侍郎!就这样被元盛干掉了。

以前他们对元盛的敬佩,还只是元盛学习好,学神一样的存在。

后来听说元镜楼等产业是元盛的,大家心中更加敬佩。

如今听说元盛面对当朝宰辅的陷害,不但全身而退,还能反杀,他们对元盛只有无尽的敬仰!

有些人只能拿来膜拜,比如元盛这样的人!

他们与元盛之间隔着的是鸿沟!

有一些胆子小的,不擅长搞人家关系和斗争的学子,已经下定决心,考上秀才或举人就去当私塾先生。

朝堂是个大江湖,他们玩不转,可能惨死其中。

元盛科举舞弊案是生动一课,让有心仕途的学子,形势更加谨慎缜密,太傻太天真可能就是下一个崔时年,如果没有打断腿的老爹是会死人的。

元来志要找元盛当面问个清楚,他知道元盛不在书院而在山后村,疯疯癫癫前往山后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