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最开始的时候,朱慈烺本想制作一个地球仪,因为他觉的这玩意能更好的展示整个世界。
可在仔细查阅资料后得知,明朝早就已经有了类似的东西了。
这个东西就是西方传教士绘制的《万历坤舆万国全图》了。
这玩意儿说白了,其实就是一张明朝时期的世界地图。
朱慈烺得到之后,在此基础上又凭借自己脑海中的知识,补充了一些地理信息,才有了如今这幅独特的地图。
与此同时,众藩王望着这幅地图,皆是一脸茫然,不知道朱慈烺这到底是要干什么?
朱慈烺见状,嘴角微微上扬,随即这才说道:
“诸位不必拘谨,都请上前细看。”
藩王们听到这话,这才小心翼翼地走上前,随后围在地图旁,眼睛一眨不眨地仔细端详。
很快,便有眼尖的藩王发现了地图上标注的大明版图,不禁惊呼出声:
“怎么回事?我大明疆域怎会如此之小?”
其他藩王听到这话,随即也都望了过去。
紧接着他们就看到在这硕大的地图上,大明的领土不过占据脑袋大小的区域,与整个地图相比,显得极为渺小。
看着众藩王都是一脸惊讶的样子,朱慈烺则是耐心的解释道:
“正如诸位所见,此图乃是按比例缩小绘制,哪怕大明疆域辽阔,但在这个地图上也不过占据了区区一席之地而已。”
“其余各处,亦按相同比例呈现,诸位不妨仔细瞧瞧,这世界究竟有多大。”
藩王们虽然不怎么了解海外,但肯定都不是蠢笨之人,一下子就明白了朱慈烺的意思。
随即纷纷将目光投向地图的其他区域,待看清上面林林总总的国家与地域标注后,皆是倒吸一口凉气。
他们此前一直局限于大明的天地,万万没想到,在大明之外,竟还有如此广阔无垠的天地,许多国家的版图,竟比大明还要庞大,这让他们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朱慈烺继续说道:
“近些年来,不断有海外学士来大明做官,根据他们的经历和讲述,海外之地并非荒芜贫瘠。”
“那里有的土地肥沃,粮食一年可三熟。”
“有的地下还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金银铜铁,应有尽有。”
说着,朱慈烺指向地图上的一处地点说道:
“比如此处,便有一座巨型银矿,储量达数万万斤,即便开采百年,亦难以采尽。”
“还有这里,盛产铜矿。”
“这里金矿储量颇丰。”
.........
随着朱慈烺的讲解,藩王们的眼神逐渐明亮起来,原本对海外的恐惧与抗拒,也渐渐消散。
他们开始意识到,海外或许并非想象中的那般可怕,将他们分封到海外,说不定还是一次难得的机遇,能让他们在新的天地里开辟属于自己的辉煌。
不过即便如此,部分藩王保持着清醒与冷静,并未被眼前这幅宏大的地图和朱慈烺极具诱惑性的话语冲昏头脑。
他们可不是懵懂无知之辈,一下子就看出来了这海外的每一寸土地分明都有其归属。
这就意味着即便朝廷要将他们分封到海外,他们到了那儿,还得靠自己去打拼、去征服,重新打下一片江山。
可他们对海外的各种势力和人文风俗完全是两眼一抹黑,对于当地的兵力部署更是一无所知。
如此境况,这场海外征程该如何开启?
难道真要指望那数量本就有限的宗室子弟去冲锋陷阵?
这未免是有些天方夜谭了!
因为按照朱慈烺之前的讲述,这些宗室子弟先是要去围剿李自成、张献忠,之后还得奔赴辽东战场去和建奴拼杀。
这两场恶战下来,宗室子弟必定死伤惨重,估计最后能活下来的连一半都没有。
到那时,每个藩王手下能剩下多少宗室子弟?
恐怕连区区一两千人都不到了。
仅凭这一两千人,就想在海外打下江山,这不是痴人说梦、荒谬至极吗?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藩王们也都逐渐意识到了这个严峻的问题。
刹那间,众人的脸色变得极为难看,原本还怀揣着一丝希望的内心,此刻犹如坠入了冰窖。
在他们眼中,这所谓的海外分封,貌似和送死并无本质区别。
朱慈烺将众人的神色变化尽收眼底,随后继续说道:
“怎么,看诸位的模样,是心中有诸多疑问?若有想问之事,此刻便尽管开口,本宫定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只是机会难得,若错过了这一回,可就再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众藩王听闻这话,先是面面相觑,彼此交换着眼神,似乎都在犹豫该由谁率先打破这僵局。
终于,其中一位藩王深吸一口气,鼓足勇气开口道:
“敢问太子殿下,朝廷当真打算把我等分封到这海外吗?”
朱慈烺神色平静的点了点头,给予了肯定的答复。
这藩王见状接着说道:
“可是殿下,您瞧这地图上面清清楚楚地标识着,这些领土皆有其主,有国家在那里,也生活着形形色色的其他人。”
“如此一来,我们该如何应对?”
朱慈烺咧嘴一笑,目光坚定地说道:
“还能如何处理?自然是靠武力征伐。”
这话一出,众人表情并没有太大变化,因为他们早就想到了会是如此。
紧接着,刚才开口的藩王继续追问道:
“那么敢问太子殿下,这征伐之事,是要我们自行去做,还是朝廷会施以援手,帮我们去打?”
朱慈烺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心中暗忖道:
这些人总算还有些脑子,总算是问到了关键之处。
下一秒,他缓缓说道:
“这点你们无需担心,到时候朝廷自会派兵帮助你们攻打这些土地,待将土地打下来之后,便分封给你们,作为你们的领土。”
此言一出,在场的藩王们顿时如释重负,几乎全部都松了一口气。
因为他们心里明白,若真要靠自己的力量去海外征战,以他们的实力,还真没有那个本事。
然而,还没等他们彻底放松下来,又有一位藩王面露难色,小心翼翼地说道:
“敢问太子殿下,倘若我等同意分封到海外,那么这么多年以来,我们在大明积攒多年的资产,又该如何处置?”
这话一出口,众人心中皆是一震,纷纷再次紧张起来。
因为他们每个人都在大明有着不少的封地、家产、店铺、金银财宝。
一旦被分封到海外,这些东西该怎么办?
有些东西根本就没法带走,至于能带走的那一部分也不是说带走就带走的,必须得经过朝廷的同意才行。
可话说回来,朝廷能允许他们把这些财富带到海外去吗?
不得不说,这实在是个棘手的难题。
紧接着,所有藩王再次看向了朱慈烺,似乎是在等待着他的最终回答。
事实上这些藩王们担心的所有问题朱慈烺一早就考虑到了,甚至比他们考虑的还有更多一些。
因此听到这话,朱慈烺神色依旧平静,而后从容地说道:
“这点诸位尽可放心,你们的金银财宝,朝廷绝不扣留,都可让你们带到海外。”
“至于那些实在带不走的家业,朝廷也会出资购买让你们一并带走。”
朱慈烺所言句句属实,他确实未曾打算扣留这些藩王的财产。
只不过在购买方式上他另有打算,那就是会全部采用新版的大明宝钞来支付。
如此一来,朝廷既能避免大量的真金白银流落到海外,又能巧妙借助这些藩王的力量将大明宝钞推广至整个世界。
他心中有着更为宏伟的蓝图,那就是希望未来大明宝钞能如同后世的美元一般,成为全球通用的世界货币。
当然,此刻的藩王们还浑然不知朱慈烺的谋划,他们还天真地以为朱慈烺承诺的都是真金白银。
所以一时间,这些藩王们的心中不禁激动起来。
朝廷出兵帮他们在海外打江山,打完之后直接给他们,就连带不走的家产还折成白银补偿给他们让他们带走,这等好事,还有什么可挑剔的?
于是,众藩王的眼神不由得炙热了起来。
可朱慈烺接下来的话,却如同重磅炸弹一般,再次让众人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只听朱慈烺接着说道:
“除此之外,虽说要将你们分封到海外,但倘若到了海外之后,你们想称帝建国,其实也是可行的。”
什么?
此话一出,所有藩王瞬间瞪大了眼睛,满脸不可思议地看向朱慈烺,眼中满是震惊之色。
他们一时之间实在难以分辨朱慈烺这话究竟是在开玩笑,还是认真的。
毕竟在他们的认知里,这般言论实在是大逆不道,几乎和谋反无异了!
只有唐王依旧一脸淡定,因为他知道朱慈烺是认真的。
但是话说回来,其他藩王并不知道啊!
下一秒,只见秦王满脸惶恐,结结巴巴地说道:
“太.....太子殿下,臣...臣等绝不敢有此等僭越之意。”
“臣等永远都是大明的臣子,对大明和陛下忠心不二啊!”
其他藩王也纷纷回过神来,跟着附和道:
“太子殿下,臣等万万不敢有这样的想法啊!”
“臣等在大明是陛下的臣子,就算真的到了海外,也依旧是陛下的臣子啊!”
显然,这些藩王们都以为这是朱慈烺故意设下的陷阱,想要借机惩罚他们。
但很明显,他们这是想多了。
朱慈烺看着他们惊慌失措的模样,只是轻轻一笑,说道:
“诸位不必如此惊慌,本宫并非在与你们说笑,也不是想要借机惩罚你们,本宫是认真的!”
“毕竟等你们到了海外,山高皇帝远的,朝廷对你们的管束难免鞭长莫及,到时候你们肯定会生出其他的心思。”
“既然如此,那我们不如将话挑明了说。”
“另外,父皇其实也是同意你们到海外建国称帝的。”
“不过有一个条件,那便是无论何时何地,你们都必须以大明为尊。”
“倘若有朝一日,你们胆敢对大明怀有不臣之心,那我大明的军队定会穿越万里波涛,直抵你们的国度,将你们彻底覆灭。”
众藩王听到这话,虽然也大概知道朱慈烺刚才的话不是开玩笑,但还是吓得纷纷惶恐地跪倒在地,口中不迭地说道:
“臣万万不敢,请太子殿下放心,臣至死都是大明的臣子。”
“无论臣在哪里,都以大明为尊,请殿下放心!”
..........
朱慈烺静静地看着这些跪在地上的藩王,心中暗自吐槽道:
现在你们自然是不敢有二心了,但你们的子孙后代可就不好说了。
不过,这毕竟是很久之后的事情了,未来的事他也无力顾及。
但至少在他在位的这些年里,这些海外藩国只能作为大明的附属国而存在。
而且即便是要分封,朱慈烺也会做好一些谋划,确保这些藩王们无法做大。
比如其中较为肥沃、资源丰富的土地,都会划归大明所有,由大明直接派遣军队和官员进行管理和掌控。
然后朱慈烺会从别的地方挑选一些合适的区域分封给这些藩王。
既要确保他们不会发展得过于强大,对大明构成威胁,又不能让他们无法生存。
总而言之,一切都将以大明的利益为核心,围绕大明的发展目标来进行。
话说到这个份上,该交代的基本都已交代清楚,众人心中也各自有了盘算。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对海外称帝之事充满向往。
仍有不少藩王心存顾虑,他们始终觉得大明终究是自己的根,生于斯长于斯,哪怕采用汉朝的推恩令,逐步削减爵位,他们也更愿意留在大明的土地上。
对于这些人的决定,朱慈烺自然不会强行干涉。
紧接着,朱慈烺再次让众人起身,随后好似在做最后的总结般说道:
“诸位,该说的话本宫已然毫无保留地告知了诸位,想必诸位也都领会了本宫的意思。”
“那么接下来多余的废话也就不多说了,我们再来谈谈海外封地具体是怎么划分的。”
“简单来说,明年开始大明就会大力发展水师,然后一步步扩展海外的土地,而等到解决完李自成、张献忠以及建奴后,这些土地就可以封赏给你们了。”
“若是你们想要在海外获得更为广阔、肥沃的封地,那就必须在接下来的这几场战争中让你们各自这一脉的宗室子弟奋勇杀敌,建立赫赫军功。”
“总而言之,封地的大小是依据军功的大小来进行划分的。”
“至于那些能力卓越、表现出众的宗室子弟,还会额外得到赏赐的土地。”
众藩王一听,瞬间恍然大悟,也都明白了朱慈烺的意图。
也就是说,若他们想在海外拥有更多更好的封地,那就必须要让他们这一脉的宗室子弟在战场上建功立业。
用军功换取海外封地,怎么看都没什么毛病。
想到此处,众藩王赶忙齐声说道:
“臣遵命。”
话说到这里,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朱慈烺又交代了一些其他相关事宜之后,这才让众藩王退下。
等到离开皇宫的时候,这些藩王们一个个只觉得浑身大汗淋漓。
他们的内心也发生了一些很大的变化,既有对未来的向往,也有对朱慈烺深深的折服。
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位年轻的太子爷居然能有这般见识。
回想起他们之前还在小看朱慈烺,只觉得自己真是长了双狗眼。
当天下午,日光透过斑驳的云层,洒落在京城的大街小巷。
锦衣卫们如往常一般,穿梭于京城的各个角落,收集着各方情报。
很快,一份特殊的密报便呈到了朱慈烺的案头。
朱慈烺随便扫了几眼,心中只觉得无比好笑。
因为密报显示,有不少藩王一改往日对宗室子弟不闻不问的态度,竟然主动前往城外的军营,去慰问他们各自这一脉的宗室子弟。
而且还带了不少的好东西。
甚至还承诺他们在战场杀敌的时候,一定会替他们照顾好家人,并且会如实发放宗室的俸禄给他们的家人。
这些宗室子弟们原本在封地时,鲜少能得到藩王的关注,平日里听到最多的便是:“同宗同脉之人多如牛毛,你们又算老几”这般冷淡之语。此刻面对所属藩王们这般关怀备至的话语,一个个都大为震惊,眼中满是难以置信之色。
不过在朱慈烺看来,这些藩王们会有这样的变化倒也在情理之中。
毕竟这些宗室子弟未来在战场的表现可是决定了他们这些藩王未来能分封多少土地,自然是需要关心一下了。
为了避免人多口杂,因此朱慈烺并未将这件事情告诉全部的宗室子弟,同时还要求其他藩王务必守口如瓶。
毕竟这件事情牵扯太大,要是不小心被朝中大臣知道的话,难免又会来烦他。
再者说了,这件事情可是排在消灭李自成、张献忠以及建奴之后的,所以也不急于这一时了。
时光匆匆,又过了几天。
兵部的官员们开始对那些来到京城的宗室子弟进行了严格的筛选。
一番严格的筛选之后,最终只剩下两万多身体素质较为出色的宗室子弟成功留了下来。
而被筛选下来的大概有一万三千多人。
这些人大多数都是身体素质欠佳、实在无法适应战场的宗室子弟。
没办法,毕竟这可是打仗,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通过筛选的。
按照之前既定的计划,这一万三千多人都要跟随各自的藩王回到原有的封地。
不过,众藩王心里也都明白,这仅仅是暂时的安排。
等到将来藩王被分封到海外之时,他们也会一同前往。
而藩王们也深知这些人日后将是他们在海外立足的重要根基,必然会对他们多加照顾。
不过并非所有的藩王都选择回到封地。
有几位藩王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他们想要留在京城加入大明朱家军,上阵杀敌,为大明的江山社稷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其中包括肃王朱识鋐、桂王朱由榔、鲁王朱以海,以及刚刚被恢复藩王身份的唐王朱聿键。
朱慈烺知道之后,自然也是毫不犹豫地满口答应下来。
随后他即刻吩咐兵部,为这些藩王们安排了适合他们的官职。
这一消息传到大臣们的耳中时,瞬间掀起了轩然大波。
毕竟大明几百年来,哪有藩王担任官职的先例?
然而朱慈烺对此却毫不在意,因此他力排众议,依旧坚持自己的做法。
众大臣见此情形虽心有不满,但也深知太子主意已定,不好再多加阻拦,只能无奈地接受了这一事实。
总的来说,如今的大明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稳步发展着。
这一天下朝之后,朱慈烺刚回到东宫没多久,马宝便匆匆赶来,道:
“太子爷,宫外有人求见。”
朱慈烺随口道:
“什么人?”
马宝连忙答道:
“奴婢不认识那人,但那人自称是水泥厂的官员高三喜。”
水泥厂?
朱慈烺听到这话瞬间来了几分精神,脑海中也立刻浮现出高三喜的模样。
他记得高三喜原本只是工部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吏,后来经自己提拔,才担任了水泥厂的厂长,负责水泥的生产事务。
想到这里,朱慈烺立刻说道:
“传他进来。”
不多时,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男人迈着略显拘谨的步伐走进殿内,此人正是高三喜。
一见到朱慈烺,高三喜立刻“扑通”一声跪下,恭恭敬敬地磕头,口中高呼道:
“臣参见太子殿下!”
朱慈烺神色温和的说道:
“起来吧!”
等到高三喜起身之后,朱慈烺这才问道:
“你此番前来,莫不是水泥厂那边出了什么状况?”
高三喜听到这话,赶忙回道:
“回太子殿下,水泥厂一切运转正常,并无任何事端,臣今日前来,是有别的事情。”
“最近这段时间,水泥厂生产的水泥数量过多,库存积压严重,如今已到了无处堆放、无处可用的地步。”
“所以,臣特来向太子殿下请示,这水泥是否还要继续生产下去。”
什么?
朱慈烺听到这话,不禁差点笑出声来。
他实在没有想到,高三喜大老远跑来,竟是为了这么一桩事。
他微微摇头,脸上露出一丝无奈的笑容,心中却迅速开始思索起来。
如今水泥过剩,看来得干点别的事情消耗一下了!
紧接着,他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一句话:
想要富,先修路!
只是一瞬间,朱慈烺就下定了决心,那就是接下来开始修建水泥路!
毕竟修路这事儿无论何时何地,对国家的发展都有着极大的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