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袁崇焕.........
不管别人怎么认为,反正朱慈烺一直觉得这家伙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叛徒!
当然,崇祯对他的处罚也是极为严厉的,袁崇焕本人被凌迟处死,他的家族也被崇祯抄家,兄弟妻儿被流放!
甚至连个后代都没留下!
回到正题,既然要承认毛文龙之前的战略意义是正确的,那就必须要给毛文龙平反。
先把他的儿子们召到京城来,然后下旨平反,之后再追封个爵位。
想继续读书的,就继续读书。
不想继续读书的、而是想继续上战场杀敌的,那就继续让他们上战场。
总之要体现朝廷的宽容大度。
当然之所以这么干,也不是完全为了毛文龙平反。
更重要的还是为了给那些即将去朝鲜驻守的将士们有个交代。
毕竟之前在朝鲜驻守的毛文龙确实是死的有些不明不白,这要是不给一个交代,恐怕他们都不敢去!
趁着李若琏去查探消息的这段时间,朱慈烺又让马宝去唤郑成功来见。
郑成功本来就在东宫值守,因此收到消息之后,很快也赶了过来。
“大舅哥,坐下说。”
看到郑成功前来,不等对方行礼,朱慈烺便一把拉住了他,然后将他摁在了椅子上。
经过了这段时间的相处,郑成功已经熟悉了朱慈烺的这种行为,所以一时间也没怎么感到意外,只是问道:
“太子殿下,不知道召臣所为何事?”
朱慈烺也没丝毫犹豫,直接便将朝鲜使团进京以及和内阁商议的事情简单告知了一下郑成功。
郑成功听到这些话之后先是微微一愣,但很快就露出了一副恍然大悟的摸样。
不过他还是没有想到自己身上,还以为朱慈烺这是打算让他的父亲郑芝龙去往朝鲜驻军。
想到这里,郑成功赶忙说道:
“臣大概明白殿下的意思了,殿下是想让臣的父亲去朝鲜吗?”
“臣觉得这不是问题,父亲他一定会答应的。”
虽说让身为福建总兵的郑芝龙前往朝鲜驻军有些强人所难,不过在郑成功看来,郑芝龙应该是不会拒绝的。
毕竟郑家和皇家的关系如此亲密、再加上又是圣旨,郑芝龙岂敢拒绝?
然而朱慈烺听到这话却只觉得好笑,因为他知道郑成功这是误会了自己的意思。
随即朱慈烺笑道:
“大舅哥,你猜错了,本宫不是想让岳父大人去朝鲜驻军,毕竟福建一带还需要岳父大人的水师镇守。”
“若是没了岳父大人,福建一带指不定会乱成什么样子。”
郑成功听了这话,神色瞬间有些迷茫了起来。
因为他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如果不是想让郑芝龙去的话,为什么朱慈烺要找自己来商议这件事情?
但很快他就明白了!
只见下一秒,朱慈烺一脸认真的说道:
“实话告诉你吧!本宫是想让你带兵去驻守朝鲜!”
什么?
郑成功听到这话的瞬间,脑子一下子就炸了,随后一脸懵逼的看向了朱慈烺。
他第一时间还以为自己是听错了!
但看着朱慈烺一脸认真的摸样,很明显他并没有听错!
可是这不应该啊!
朱慈烺怎么能让他去朝鲜驻军呢?这完全超乎了他的意料。
毕竟他从军时间实在是太短了,满打满算也就不过半年左右的时间,并且只参加了一场战争,就是之前的松锦之战。
可现在朱慈烺居然让他去朝鲜驻军,他实在是担心自己无法担任这样的重任。
想到这里,郑成功只能硬着头皮说道:
“太子殿下,臣恐难胜任此等重任,毕竟臣实在是太年轻了。”
朱慈烺看着眼前的郑成功,笑了笑说道:
“你放心,这件事情本宫已经考虑到了,所以去的时候不会只派你去,除了你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将领会和你同去。”
“另外岳父大人那边也可以派一些信得过的将领过去帮你。”
“最开始的时候只需要你积累经验历练一下,但最终这支军队还是需要你接手的。”
朱慈烺又不是白痴,他虽然知道郑成功是个极具潜力的将领,未来一定可以独当一面,但那毕竟是以后的事情。
现在的郑成功缺乏经验,所以不可能一开始就直接让郑成功担此重任。
因此这次除了郑成功之外,还是要派一些有经验的将领过去,而在这期间郑成功可以慢慢学习积累经验,直到完全掌控部队。
与此同时,郑成功听到这话的时候这才松了口气。
如果真是让他一下子接手几万人的军队的话,他还真担心自己无法胜任。
但若是让他慢慢学习然后再掌握,那就没什么问题了。
毕竟他之前好歹跟着郑芝龙在海上待过几年,对这方面也是有些经验了。
想到这里,郑成功突然一阵莫名的感动,因为他没有想到朱慈烺居然会这么为他考虑。
紧接着,郑成功赶忙说道:
“既如此,臣也就不再推辞了,多谢太子殿下。”
朱慈烺笑着点了点头,然后好似突然想起什么继续说道:
“对了,岳父大人大概再过个三五天就会进京了,到时候这件事情我们再商议一下。”
之前打赢松锦之战后,郑芝龙并没有回到福建,而是带着他的水师在渤海附近巡视,剿灭逃窜的残余建奴水师。
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彻底摧毁所有沿海的建奴造船厂。
毕竟建奴既然能组建水师,那肯定也有不少造船厂。
所以在最近三个多月的时间里,郑芝龙一刻也没闲着,他带领福建水师摧毁了沿海的好几个建奴造船厂,使得建奴再也无力发展水师,确保了大明海域的安全。
直到前不久,郑芝龙终于完成了任务,然后给朱慈烺写了封书信,说是想进京一趟看看女儿和儿子,然后再回福建。
而对于岳父大人的请求,朱慈烺自然也是应允了。
毕竟在这次战争中,他的这位岳父大人可谓是劳苦功高,也确实该亲自接见一下了,顺便再赏他点什么东西。
不过仔细想想,估计这位岳父大人也不需要什么赏赐了。
毕竟如今的他成了侯爵,女儿成了太子侧妃,大儿子马上又要被委任为高级武将,他确实也没什么太大的追求了。
顿了顿,朱慈烺突然又想到了什么,然后语重心长地看着郑成功说道:
“大舅哥,你也知道,岳父大人虽说如今还算是正当壮年,但他还是会老的。”
“所以等他老了之后,本宫想让你接任他的位置掌管福建水师。”
“以后大明的目标是要征服整个大海以及大海之外的土地,所以本宫需要你尽快成长起来,成为比岳父大人更加厉害的水师将领!”
“这大明的未来,离不开你!”
“你莫要让本宫失望!”
郑成功听到这话,顿时只觉得心中一股火焰瞬间燃起,再也难以平静,猛地一下便站了起来,神情异常坚毅道:
“殿下放心,臣一定不让太子殿下失望。”
朱慈烺听到这话,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最后又闲聊了几句之后便让郑成功离开了。
只是郑成功离开之时,整个人还是有些飘飘然的。
刚才发生的事情对他而言实在是有种做梦的感觉.........
郑成功刚离开不久,李若琏便气喘吁吁的回来了,显然是一路赶着来的。
朱慈烺不等他行礼,便直接问道:
“怎么样,查到了吗?”
李若琏赶忙说道:
“回殿下,查到了。”
“毛文龙目前有三个儿子,长子毛承祚在南京国子监读书,目前已经成了秀才,二子毛承禄在天津担任百户,三子毛有杰在山东任副千户一职。”
朱慈烺听了这话并没有感觉到太惊讶,因为关于毛文龙三个儿子的情况,其实和历史中记载的差不多。
片刻之后,他继续说道:
“即刻派人把他们带回京师,就说朝廷要为他们的父亲毛文龙平反。”
李若琏赶忙应道:
“臣遵旨。”
随即便退了下去。
既然要为毛文龙平反和封爵,那么这个爵位自然是由毛文龙的长子毛承祚继承了,至于他的二子毛承禄和三子毛有杰,朱慈烺打算让他们跟着郑成功一起去朝鲜。
毕竟现在距离毛文龙被杀也不过十五年左右的时间,说不定当地还有不少当年毛文龙的部下,让他们跟着一起过去有助于收服这些人。
忙完这一切之后,已经快到中午了。
朱慈烺想了想,总觉得这件事情还是要和崇祯打个招呼,不然实在说不过去。
于是朱慈烺二话没说,直接便赶往了皇宫。
等他赶到的时候,刚好碰上崇祯和周王后正在用午膳。
见到他来了,周皇后赶忙招呼他一起用膳。
“烺儿来了,还没吃饭吧?快来坐!”
一旁的王承恩不等周皇后吩咐,便主动给朱慈烺添加了一副碗筷。
朱慈烺自然也不客气,坐下便吃了起来。
如今国家虽然不缺钱了,但后宫的膳食也并没有太过奢侈,就拿这顿饭来说吧,也不过六菜一汤而已。
估计平常的王公贵胄也不会如此寒酸。
但崇祯是一个穷怕了的皇帝,所以哪怕不缺钱,他也不想在吃喝这种事情上浪费银子。
等到用完膳之后,周皇后随便找了个借口便离开了。
毕竟这种场面她再熟悉不过了,朱慈烺来找崇祯肯定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说的,她在这里有些不太合适。
等周皇后离开之后,父子二人又踱步来到了殿外,找了处凉亭坐下之后,崇祯直接开口道:
“说吧,这次又有什么事?”
朱慈烺也不客气,直接便将之前的密信交给了崇祯。
崇祯好奇地接过密信打开看了一下,片刻之后,他的眉头便皱了起来。
很明显崇祯也没有想到都这个时候了,朝鲜居然还敢派人来到大明。
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崇祯都是一个很偏激的人,他可不管朝鲜到底是不是被迫投降建奴的,他只知道朝鲜投降了建奴,不再是大明的藩属国了。
所以紧接着,崇祯怒气冲冲的说道:
“朝鲜还真是不要脸,明明都投降建奴了,居然还派使臣来大明,他们这是把大明当什么了?”
朱慈烺对崇祯的反应并没有感到意外,毕竟崇祯的性子他早已经摸得很清楚了,他要是不生气的话,这才奇怪了。
随即,朱慈烺这才说道:
“虽然儿臣还没有见过朝鲜使臣,但儿臣已经大概猜到他们为什么会来到大明了。”
“无非就是因为之前松锦之战大明获得了最终的胜利,而建奴惨败,所以为了弥补战后损失,建奴开始大肆掠夺朝鲜,导致朝鲜苦不堪言,这才派人来向大明求助。”
崇祯听到这话也没感到意外,只是说道:
“朕估计也是这个意思,不过这件事情关大明什么事?朝鲜早就不是大明的藩属国了。”
朱慈烺知道崇祯还在生气,但他也不在意,只是继续说道:
“这件事情之前儿臣和内阁商议过了,不过他们都认为这可能是一个机会。”
“机会?什么机会?”
崇祯有些纳闷。
一个墙头草跑来求助大明,这怎么就成一个机会了?
朱慈烺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问道:
“父皇,你还记得毛文龙吗?”
毛文龙..........
听到这个熟悉的名字,崇祯的记忆仿佛一下子被打开,脸色瞬间就不好看了。
因为他可没有忘记,辽东之所以会变成如今这样的局势,毛文龙可是一个关键因素。
当然,这不是毛文龙的错,而是袁崇焕的错。
当年袁崇焕要是不杀毛文龙的话,大明未必会变成如今这般样子。
一想到袁崇焕,崇祯的血压不由又高了几分,不过他还是耐着性子问道:
“好端端的,你提毛文龙做什么?”
朱慈烺道:
“儿臣想要复刻当年毛文龙的战略,在朝鲜附近驻兵,以威慑建奴后方。”
“位置要么就在皮岛,要么就在皮岛附近,军队的话以水师为主。”
崇祯听到这话,眼睛瞬间就亮了。
他或许有些偏激和昏庸,但关于这种战略意义他还是知道的。
因此简单思考了一下之后,崇祯便点了点头说道:
“不错不错,确实是可以这么做的,只要大明在朝鲜附近驻军,建奴就不敢再轻易进攻大明了。”
“不过你准备派谁去?”
这件事情朱慈烺没什么好隐瞒的,直接便说道:
“儿臣打算派郑芝龙的儿子郑成功去,除此之外,再派一些水师将领一起去,不过最终儿臣想让郑成功统领这支军队。”
郑成功?
崇祯听到这个名字一瞬间有些迷茫,似乎想不起来到底是谁。
不过很快他还是想到了什么,然后说道:
“就是之前去辽东的时候跟在你身边的那个年轻武将?郑芝龙的儿子?”
很明显,崇祯对郑成功还是有几分印象的。
朱慈烺点头道:
“没错,就是此人。”
可紧接着,崇祯倒是有些犹豫了起来。
因为他觉得郑成功实在是太年轻了。
不过他其实也理解朱慈烺为什么非要派这么一个人去,毕竟皮岛孤悬海外,所以一定要派一个自己极为亲近的人去才能放心,以避免君臣相疑。
不然要是导致最后再发生之前毛文龙的事件,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想到这里,崇祯突然又好似想到了什么,无奈的摇了摇头。
因为他知道朱慈烺早就做好了决定,之所以要跟他说,只是跟他打个招呼而已。
无论他同意与否,朱慈烺都会这么干。
既然如此,他又何苦在纠结这件事情?
想到这里,崇祯便说道:
“行了,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吧!反正朕也改变不了你的决心。”
至此,这件事情就算这么定下来了。
不过当然,事情到此还没有结束。
朱慈烺接着又说道:
“既然朝廷肯定了毛文龙之前的战略意义,也定了袁崇焕的罪,那么就必须要为毛文龙平反了。”
“不然那些即将要去朝鲜驻军的将领和士兵们肯定会不安心的。”
崇祯想了想,然后点头道:
“确实如此!那边为他平反吧!”
在原本的历史上,崇祯一直都没有给毛文龙平反,这其中涉及很多的原因。
包括政治考量、个人性格、朝廷局势等,具体可归纳如下:
首先毛文龙是被袁崇焕以十二大罪擅自杀害的,而袁崇焕后来又被崇祯定为通敌叛国的罪人。
这个时候若为毛文龙平反,等于间接承认袁崇焕杀毛文龙是冤案,进而可能动摇崇祯对袁崇焕案的定性。
其次就是皇权威严的问题,要是帮毛文龙平反的话,这就意味着崇祯主动承认他是错的,当时的崇祯敏感多疑,所以他不愿意承认这种错误。
再者就是毛文龙自身确实存在着一定的争议性,他虽然一直在牵制后金,但也存在虚报战功、不听调遣、私扩势力等问题。
这就导致崇祯对毛文龙本就有所怀疑。
最后,就是因为一些文官的阻挠以及明末各种局势的压力,最终导致崇祯根本没有多余的心思去为一个死去的武将平反了。
但现在,似乎是时候为毛文龙平反了。
就在这时,朱慈烺继续补充道:
“儿臣打算追封毛文龙为侯爵,然后昭告天下。”
又封候?
崇祯听到这话都无语了。
不过一想到毛文龙是被冤杀的,他最后还是同意了。
“就按你说的办吧,追封的圣旨朕亲自来写,写好了给你送过去。”
朱慈烺微微一笑。
“多谢父皇。”
事情商议完毕之后,朱慈烺也没有过多停留,随即便离开了皇宫。
时间很快来到了晚上。
东宫的寝宫内,朱慈烺躺在床上看着一旁的郑小妹,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
“小妹,本宫打算让你的兄长郑成功去朝鲜驻军,用以牵制建奴,这件事情你怎么看?”
郑小妹听到这话,先是有些惊讶,但很快又恢复了正常。
“殿下,这件事情臣妾没什么好说的,既然是殿下的命令,臣妾自然遵命,这也是臣妾兄长的荣幸。”
朱慈烺笑了笑,将郑小妹搂在了怀里,随后又说道:
“再过一段时间岳父大人也会来到京城,到时候你们父女之间好好聚聚,毕竟岳父大人在京城也待不了多久就要赶回福建了。”
郑小妹乖巧的点了点头。
“臣妾遵旨。”
其实对于郑芝龙这个父亲,郑小妹本身并没有太多的感情。
因为她是郑芝龙发家之后在福建娶的妻子所生,而且娶妻之后,郑芝龙依旧大多数时间都在海上,平日里也不怎么回来。
一年能见上一两次面就不错了。
同样的,她长大之后也知道了自己未来的命运。
她最终的命运无非就是被用来和福建当地的官员联姻,运气好也就是嫁给一个五六品的小官,然后平淡地过完这一生。
只是没有想到,一道圣旨下来,她突然就成了太子侧妃,她的家族也跟着一飞冲天成了大明的皇亲国戚。
这大概就是命运弄人吧!
这一夜很快便过去了。
清晨的阳光刚照耀在巍峨的城墙上时,城门外,一支军队护送着一群人来到了京城。
这群人不是别人,正是来自朝鲜的使臣。
当看到眼前巍峨的城墙时,这群朝鲜使臣瞬间就被震惊到了,特别是当看到城墙上那个高高飞起的热气球时,他们更是震惊得无以复加。
毕竟他们从来没见过这种神奇的东西。
就在这时,一个年轻的朝鲜人看向一旁的官兵问道:
“这位大人,敢问这是什么东西,居然能飞到天上?”
旁边的官兵听到这话,当下便是自豪地介绍道:
“此物名为热气球,是太子殿下之前研发出来的神器,可凭空飞行,上面有士兵值守,可以看到十里之内的任何场景。”
“之前在辽东的时候,此物可是帮了大忙,建奴的一举一动皆逃不过明军的掌控。”
这么神奇!
听到这话的时候,朝鲜使团中又发出了一阵惊呼。
没办法,热气球这种级别的东西,对于他们这种没见过世面的棒子来说几乎跟神器没什么区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