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武功已经听明白蓝京的深远用心,也悟出省委宣传部长陈晓卫专程从省城过来的原因,既然此事非常棘手,那就让蓝京出面应付吧。00晓税蛧 冕费岳犊
蓝京根本不在这种场合公开表态,侧过脸道:
“郁总发言让同志们精神一振,接下来轮到张董事长了,张董会给同志们带来什么惊喜呢?洗耳恭听。”
张荣庆听完郁友惠的长篇大论更不敢多说话,苦笑道:
“米粒之光岂敢与浩月争辉,我这次就是回家乡走走看看,拜访父母官,为接下来回乡办厂打个前站,没做什么规划,也谈不上投资远景,啰啰嗦嗦的小事不占用领导们宝贵时间,再次感谢陈部长百忙之中拨冗前来,感恩感谢,我就说这么多。”
他已悟出陈晓卫此行重点不是自己,故而特意点了一下。
蓝京随即笑道:“企业家到了朝明发言普遍都简洁起来,让我很不适应啊,关于台依集团投资计划,张董说已经走了百分之九十九,那剩下一步肯定要走完;关于智慧工程,下午港口施若桐主任也将过来参与会谈,重头戏还在后头……接下来请唐书记做重要指示!”
唐武功连连摆手,道:“重要指示要有请陈部长压轴,我呢就顺着蓝市长的发言做个表态,首先热烈欢迎企业家到围城投资;其次只要来投资条件都好商量,不保证国内第一,起码确保朝明领先;最后衷心希望陈部长陪同更多企业家到围城作客。”
众人大笑,官场就是这样讲究凑趣,知道什么时候鼓掌,什么时候笑,笑的程度也要有把控,窃笑、轻笑、大笑、大笑并报以热烈掌声。
笑声中陈晓卫道:
“看到围城党委正府对企业家投资的重视程度,我个人非常欣慰,感到这趟来得很值,正企密切合作能够有效实施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科技创新、公共服务改善、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目标,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他以高屋建瓴的高度和立场阐述了一番大道理,简短的座谈会便在掌声中结束。.k¨a*n′s~h¨u+q+u′n?.¢c,o?m/
中午又是吃饭,蓝京最烦的、却又不得不打足精神参与的活动,体制内工作日不准喝酒,但陪企业家特别金河環宇老总这样重量级企业家可以例外,而且并非谁都有资格上桌,出席市领导都经过再三斟酌并经唐武功定夺的。
省领导方面两位,陈晓卫和陪同的省委宣传部办公室主任;
市委方面五位,唐武功、蓝京、陆春明、杨延时,以及常务副市长宋践行;
企业家方面三位,金河環宇郁友惠和首席技术官;台依集团董事长张荣庆。
加起来正好十位,范围控制得恰到好处,象乔修以及市委副秘书长等只有站在宴会大厅外侧指挥调度服务的份儿。
陈晓卫刚落座,事先倒在玻璃壶里的茅台便端上来了,不用多说,扑鼻的酒香一闻便有数。
陈晓卫没说不喝,只说“少喝点儿,下午还要工作”,那就是敞开喝的意思了。
一顿酒喝掉六瓶,之后明显有醉意的陈晓卫、唐武功等各自到酒店房间休息,蓝京还得强打精神回办公室与张庆荣单独谈话。
谈话前先溜进休息室洗了把脸,换了套衣服,刮了下胡子显得更有精神些,再泡杯浓茶回到座位,笑道:
“张董酒量可以呀,六两下去一点儿看不出来,我左躲右藏喝了四两都快不行了。”
“我也喝酒的时候才知道蓝市长凌晨一点多钟才下班,实在过意不去,过意不去!也幸亏喝的茅台,不然我也撑不住……”
张荣庆道,“给蓝市长说个典故,上世纪特别五六十年代宝岛上下普遍心知肚明尽管嘴上高喊反攻大陆,实际上再也不可能了,然后两岸不通航不通商嘛,岛里的茅台喝一瓶少一瓶,因此价格飞涨,有人将它当作黄金一样收藏,哎,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历史啊历史。看书屋 芜错内容”
“沉重的历史,我们还是要放下包袱展望未来!”
蓝京拿起桌上的两个模型道,“张董知道这是什么?”
“好像是自动裁剪机和智能缝纫机,”张荣庆拿在手里仔细端详道,“我之前到欧洲考察过,块头比它大,结构更复杂,估计又出了升级版。”
蓝京道:“围城有家服装厂从省城购置的中日合资高端全自动裁剪机,如果处理工作服、校服之类订单,一台机器一天可以裁剪12000件;这个智能缝纫机原产德意志,目前围城也有仿制,生产厂家提供的数据是一个小时的工作量抵得上17名工人,但工人八小时工作制呀,机器能24小时生产!一次性购置费用听起来昂贵,剔除工人工资、管理成本和意外补偿等等,这笔账划得来。”
张荣庆反复摆弄模型,良久长叹道:
“我懂蓝市长的意思,不过我、我的家族、集团高层都老了,习惯于传统生产模式,按自己熟悉的套路去做,总觉得进了车间满眼都是工人,心里才踏实……”
“高端服装肯定需要人工剪裁缝制,那个没问题,因为人家一件衣服卖成百上千件衣服的钱,有足够利润空间!”
蓝京道,“中端服装市场的逻辑变了,台依集团还想走薄利多销市场线路,必须摆脱人工成本制约,不然监管部门先卡最低保障工资,再卡三险一金,环保、消防、安监、卫生检疫轮流上门要求整改完善,试问厂子哪来的利润?我们可以看在陈部长的面子给予台依集团一定优惠待遇,但达不到新兴产业、科技企业标准,我实话实说!”
张荣庆赶紧道:“此前郑兴市长答应过权限范围内最高标准……”
“我查过有关台依集团落户的历次会议记录,”蓝京拍了拍身边一叠材料道,“张董可以任意抽一本看看,里面是否提到优惠待遇问题?根本没有!口头上答应的都不行,必须落到纸面才算数,张董。”
张荣庆摊开双手道:“看来我是被耍了,那接下来怎么办呢?台依集团没法跟金河環宇相比,两个亿在蓝市长眼里也不算什么,如果围城不欢迎我这个海外游子,我想辗转到内地应该还有一定市场,对吧?”
蓝京稳稳喝了两口茶,道:“张董今年贵庚?”
“六十九。”
“公子也在台依集团管理层?”
“他负责岛内那摊子,内地嘛还靠我这张老脸到处央求。”
蓝京笑笑,道:“经商办企业不象我们体制内的年龄一到退二线,纵使如此,张董再干十年左右就该享清福了吧?”
“干不来,干不来,”张荣庆连连摇头,“现在已明显感到精力不济,估计再撑个三五年就该回家。”
“那我想问张董,”蓝京道,“您到底想留给公子一个智能化的、全自动的、充满朝气和市场前景的现代企业,还是暮气沉沉、明显与当今形势不符的传统企业?”
张荣庆怔住,半晌争辩道:“我老了,思想跟不趟了,创新的事情让下一代人去做。”
“公子面对一班理念同样落后的老臣子,推得动改革创新吗?”
蓝京锐利地说,“到头来要么众叛亲离,企业瓦解;要么老臣子全部扫地出门,另立公司进行对抗,纵观华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惨痛的教训还不深刻吗?”
说到这里他停下来盯住张荣庆意味深长补充道,“如果哪个朝代存在迫不得已的变革,一定是父皇做,而不会留给即将继任的太子,张董不信可以翻史书。”
办公室里陷入寂静。
张荣庆默不作声一杯接一杯喝茶,再喝茶,期间喻夏在门口晃了晃,说施若桐主任已经到了,请蓝市长过去主持与郁友惠的会谈。
蓝京摆摆手道你们先谈,我跟张董多聊会儿。
喻夏抿抿嘴不情不愿地离开。
足足隔了七八分钟,张荣庆长叹一声道:
“关于投资办厂,蓝市长有什么好的建议?我实话实说就打算投两个亿,再多董事会通不过,台依集团虽是我张某人的家族企业,还有其他大股东。”
蓝京道:“台依集团在服装行业的优势在于走大众化路线的设计团队,以及内地和海外充沛的消费市场,立足于此,张董把主要资金用于搞智能化、自动化建设必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厂房、宿舍、仓库等基础建设要花一大笔钱……”
“正府投资兴建然后返租给你,以后若有意愿可以买下。”
“能享受到什么档次优惠正策?”
“属于服装+产业类别,执行高科技企业扶持补贴标准。”
“那些高端设备的采购……”
“市科技局可以代为联系生产厂商,特别围城本土企业能先试用后付款,价格和售后服务都不用担心。”
张荣庆默默算了会儿,摇头道:“就算蓝市长一片好意,两个亿还是不够……传统模式的成本控制我有把握,换作高科技、自动化真的没底……”
蓝京道:“正府可以牵线搭桥请中小投资入股,相当于风险投资,比如出一个亿但不控股……”
这可触及张荣庆敏感的神经,连声道:“那就不必了,不必了……我回去跟董事会协商协商,能否将投资额追加到两点五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