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末,天气逐渐炎热起来的洛阳迎来了颇为隆重的殿试。
虽然说唐朝从未有过殿试,但好在内阁的几位大臣除了崔季舒以外,都颇为熟悉殿试的流程,所以各种仪制流程都准备的相当正规。
在殿试出现以前,唐代科举(如进士科)最终录取权掌握在吏部,考官(如礼部侍郎)权力过大,易引发“座主门生”结党问题。
如今多了殿试,这些通过进士科、明经科、明法科、明字科、明算科的新科进士,可以说自已是正儿八经的圣人门生了。
他们的座师都是当今圣人,要说结党,他们结的也是皇党。
虽然说实际上有没有真的解决结党的问题并不好说,但是从理论上确实解决了“座主门生”的结党问题。
这日一大早,数百名新科进士涌入应天门口,经禁军(千牛卫)查验后,由应天门进入紫微城,再经乾元门(紫微城第二道门)至威严至极的乾元殿(日常朝会处)东转到达明堂。
明堂,便是李承乾全国这位大唐圣人所居住的地方以及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
此事在《木兰诗》亦有记载: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
将殿试设在这种地方,足以见得皇帝对于这些新科进士们的重视。
而这些年轻的帝国精英们,在经历了前半夜的辗转难眠和后半夜的美梦相伴以后,终于是心神恍惚的踏入了帝国的权力中心所在之处。
但这数百名新科进士之间,也像是清浑之水一样,泾渭分明。
走在最前面的自然是数量最少的,只有三十五个人的进士科进士,其后便是数量最多的明经科进士以及后方数量稀少的诸如明法科之类的进士。
明明数百人的队伍,队形却拉的极长。
但这也是很正常的时期。
自古文人相轻,那些通过竞争激烈的进士科考中进士的人,自然不会和明经科的进士相交往。
在科举制度最为繁荣的两宋时期,一次中举和二次中举的都会产生隔阂,更别说一甲和二甲之间了。
文无第一,说明文人之间的互相斗争是十分激烈的,没有一个人能够夺得所有人的认同。
而武就简单了,孰强孰弱,打一场就明白了,当年秦琼秦叔宝,马踏黄河两岸的时候,也没有人敢说秦叔宝不能打。
不管从什么方面讲,大唐终究是这个时代最为璀璨的帝国。
而中华境内两条世界上最为狂暴的母亲和孕育出来的,也是世界上最为璀璨的文明。
当这些年轻的帝国精英来到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中心以后,内心未免有些澎湃。
为了让这些帝国精英心中铭刻这种感觉,李承乾可是将在家修仙的长孙无忌都拽出来了。
当走在最前列的进士科进士缓慢有序涌入的涌入明堂的时候,他们那双目根本无法控制的朝着四周看去。
尤其是在他们看到那群满身朱紫的朝廷重臣们,心中的敬畏之心和跃跃欲试之心就这么混杂在了一起。
威严至极的明堂中,在居中的上首,坐着大唐的圣人,在圣人的两边端坐着大唐的文武百官
左起当朝圣人舅父,文德皇后兄长,凌烟阁二十八功臣之首,赵国公长孙无忌。
右起当朝军神,观之指挥兵马味同嚼蜡,真正意义上的微操大师,卫国公李靖。
左右后继则是姚广孝、崔季舒、陈庆之、赵贞吉、这些朝廷新贵。
贞观老臣和弘化新贵这种老少层层分布的局面很难不让这些本就功利心深厚的新科进士们内心向往。
尤其是姚广孝那颗大光头在朝服的衬托下格外的引人注意。
这种玄学人士都能有这种地位,他们这些本就是正经进士出身的人,如何能不受到重用?
但就如李承乾之前所讲的,人的欲望无非是财、权、色。
只要这些新科进士能够将自已的能力展示出来,李承乾不介意满足他们的欲望。
作为实权在握的皇帝,李承乾所能做的事情,几乎是无限的。
即便是他做个梦说是阿房宫重现了,李承乾也能够将梦变为事实。
随着三百多位即将成为进士的士子在设立的案侧旁行礼平身入座以后,坐在龙椅上的李承乾轻笑一声:“我原本想要学太上皇说上一句天下英雄皆入我彀中,但我却没有太上皇那么厚脸皮。”
也多亏了杨广的格局够大,修建的宫殿也够大,不然李承乾还要另外修建一座宫殿容纳如此多的人在这里进行殿试。
“陛下这一次录取的人数,都可比太上皇十年了。”钱平说道:“陛下怎么可能说不得呢?”
“十年有些夸张了,五年吧。”
李承乾座下的文武其实没有一个是从科举制度当中选拔出来的,但这并不代表李承乾不重视科举。
相反,他是这些人当中最为重视科举的一个。
虽然科举制度最后是会废除的,但并不代表科举制度是糟粕,他只是跟不上时代了而已。
因为科举制度的重要性不仅在于能够替朝廷选拔人才,更重要的是,他提供了一个可供所有人使用的上升通道,而且是很公平的那种。
不管你是谁,只要你能够通过科举考试,就能做官。
而不是像九品中正制度盛行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了,你能够做到多大的官,纯看你的家族排在第几品。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句话随着科举的盛行,才真正的成真了。
“请陛下御笔出新科士子命题。”
新任礼部尚书文彦博出列请命。
“不急。”李承乾很随意的说道:“这命题,我心中早就定下了。”
“只是随着这朝殿试以后,朝廷的官员,可就要逐步被一年年科举选上来的官员代替了。”
“但现在位居高官的朝廷重臣们,可没几个是科举制度考上来的。”
李承乾颇为轻松的朝着长孙无忌说道:“舅舅,要不要去试一试?”
“过了这次,可就没这么好的机会,展现自已的才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