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准你们的未来如此的光明。”
蔡京泪流满面的看着争锋相对的秦桧和万俟卨。
因为韦挺的事情身败名裂的,岂止只是杜敬同一个人?
他这个替皇帝做事情的家伙名声比手刃韦挺的杜敬同名声好不到哪里去,再加上一直对他虎视眈眈的高俅,蔡京只能选择尽量避开人烟稀少地方走。
有舍有得,他们的名声换来的,是并州水利设施的修造以及杜构那里的造船厂高速运转。
为此,杜家的底蕴几乎被掏空了,断绝了所有往来,每天都躲在家中看天空的杜敬同现在唯一的希望,便是李承乾答应他的白银千万不要有差错。
只要有白银在,杜家就还有希望。
只不过杜敬同不知道的是,李承乾是不打算违约,但是白银的价格,也不可能达到他心中的预期。
因为随着白银一波波的从倭奴国运到大唐来,大唐原来紧缺的白银将会变得额外的充盈。
而不再紧缺的白银,其价格自然不可能跟以前一样。
杜家的家产换成白银以后,要比以前缩水一大半,估摸着能有之前的十分之二三,都算是李承乾没良心了。
因为李承乾是打算将大唐的铜钱本位改成白银本位的,铜钱这东西,携带起来实在是太不方便了,在洛阳若是要买一栋四出的院落所需要的铜钱,大约重0.4-0.6吨,需要一辆牛车来运输。
若是在高档一些的住宅,那种动辄数千贯的豪华地段,更是要用数十辆牛车来拉,才能将购房款拉走。
这种重量的钱币,是会阻碍商业发展的。
所以大唐接下来要面临的,将会是海一样的白银流入国内,这肯定会对大唐现有的白银价格产生巨大的冲击。
白银的价格掉到之前的十分之一,都算是正常。
但这也不能怪杜敬同目光短浅,毕竟金融经济这方面的知识,对于杜敬同这样的传统士大夫而言,实在是太超纲了。
就在蔡京暗暗下决心的时候,万俟卨一声轻笑打散了越来越焦灼的气氛。
“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张浚写信给陛下,申请回洛阳探亲。”
“你我皆是外乡人,在洛阳本地,哪里来的亲可以探呢?”
万俟卨用意味深长的眼神看着秦桧。
张浚既然在洛阳没有亲人可以探望,那他申请回洛阳探亲,为的又是什么呢?
反正肯定不是为了他万俟卨,这点他是很肯定的,因为不管怎么说,他万俟卨和张浚在陇右道也做了那么长时间的同僚,这点薄面还是有的。
“宋国公张浚吗?”
秦桧的目光更加严肃了。
和尚未有爵位,且自身也不干净的万俟卨相比较,宋国公张浚显然是相当难对付的。
因为对方不仅可以通过官位和爵位上对他们三个人进行全方位的碾压,还和他们有仇。
就算不进行身体上的折辱,仅凭借官场上权势的碾压,秦桧就会感受到生不如死的感觉。
关于这方面的感受,特别喜欢用权势压人的秦桧对此特别清楚。
当年被他明里暗里罢黜或者整死的人多到秦桧自已都记不清有多少了。
便是他眼前的万俟卨,当年也是被他弄到地方上去的。
如今...秦桧也有了那种当年在赵构麾下当奸臣的时候,那些有志气的臣子面对自已的感觉。
只不过那些臣子的确是冤啊,而秦桧是纯属活该。
但是秦桧自已也没有想过,自已作威作福了一辈子,居然还有后报这么一说,他一直以为自已顶多会被人在名声上进行言语谴责呢。
毕竟他人死都死了,这些东西他又看不到。
但如今...秦桧突然觉得荣获新生的感觉...似乎并不是那么的美妙。
“那你呢,你不怕张浚折辱你吗?”
“我?”
万俟卨哈哈笑道:“我早就说过了,我和你们不一样。”
他现在的身份可是好人,怎么能和秦桧这种还没有在新时代找到自已位置的人相提并论呢?
“这其中的滋味,你慢慢感受吧。”
万俟卨心满意足的准备离开了,他和秦桧这种货色可不同,他万俟卨,现在每日政务繁忙的,每天都在为了让大唐变得更加美好而行动。
“我该如何取得张浚的原谅呢?”
秦桧看着远去的万俟卨,心中默默的想道:“找陛下吗?陛下似乎并不会管这些,若是陛下在意的话,蔡京就不会混的如同过街的老鼠一样了。”
“我该何去何从?”
这位名列新科榜眼的新科进士,心中却没来得及产生一丝一毫的喜悦,便将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应付张浚的方面了。
...............
陇右道凉州武威郡。
原本繁忙且有序的武威郡显得格外的杂乱。
因为李二的战线推进的有些太快了,这让原本计划中要到今年年末才准备迁移的都护府提前迁移了。
因为带来的骚乱和大量的工作让张浚和虞允文陷入了繁忙的工作当中。
“唉!”
刚刚处理完手头上工作的张浚长叹一声:“原本明年才建立的定西都护府提前到今年了,这岂不是让我原本回长安探亲的计划泡汤了?”
张浚一想到秦桧、蔡京、高俅在洛阳过着舒坦的小日子,就恨不得飞到洛阳去将他们吊起来抽。
“还有你,彬父,你怎么这么快就定好婚事了呢?”
张浚有些咬牙切齿的说道。
他都还没成家呢!怎么虞允文就成家了?
单论外貌,张浚觉得自已的相貌和气质,似乎更适合这个时代的审美才对啊。
“我...我也不想的啊。”虞允文有些羞涩的说道:“我还在熟悉政事呢,就被塞上了一门婚事。”
“秀姚一看到我,就一眼相中了我,岳父大人还去请了陛下做媒。”
“我...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拒绝了。”
有着李承乾的做媒,而且对方还是他的老祖宗虞世南,虞允文都不知道该怎么拒绝这桩婚事。
尤其是虞秀姚还愿意随他来到陇右道这等荒凉的地方。
这等深明大义的伴侣,虞允文也不愿意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