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漠南之战(二合一)
在一片热烈的期盼中,
卫青率领汉军从定襄走出,打击匈奴。
卫青亲自率领的部队,取得了很好的战果,先后同匈奴人相遇,然后斩杀敌人首级有两万之众。
按照传统的习俗,
卫青让人将这些战果堆积在一起,以为京观,为肥沃草原的土壤,做出了巨大贡献。
只是匈奴人难以接受这样的好意。
他们的生命虽然像青草一样,春生冬没,
但青草在冬雪中枯萎消失后,还有根系扎在泥土里,等待春时的复苏。
匈奴人的头颅如果被割掉了,
又凭什么再长出来一个新的,继续活蹦乱跳呢
于是,
卫青在草原上的所作所为,让匈他们心生惶恐,一远远望见汉军旗帜便想要逃跑。
汉匈之间的战斗,
最终胜利的结果正不断向着前者倾摇而去。
只是此时的匈奴单于伊稚斜并不甘心这样的结果。
他在年纪上,虽然已经不年轻了,却才当了几年的匈奴首领——
伊稚斜,
是当年围困汉太祖刘邦的冒顿单于的孙子,是老上单于的子嗣。
他出生的时候,冒顿单于的荣光还没有逝去,匈奴人的力量在他父亲手里迎来了鼎盛时期。
那个时候,
匈奴人频繁攻破汉朝的边疆防线,南下其中进行劫掠。
无数的财宝、人口,
都伴随着引弓之民的马蹄,被抢到北方荒芜的草原上,成为单于和他的亲友们,享乐欢快的资粮。
那是多么的美好啊!
伊稚斜无比怀念这样的容光,并且认为这才是属于匈奴人的荣耀。
但渐渐的,
这样的光辉消退了。
南边的汉朝换了新的皇帝,
他的兄长军臣单于也接过了父亲传递来的权柄,成为了匈奴新的首领。
在军臣单于的统治之下,
在汉朝天子不忘耻辱的励精图治之下,
伊稚斜亲眼见到了汉匈力量的变化。
匈奴人南下劫掠的马蹄,跨过长城边境的次数越来越少,
他们从汉人手里抢夺的财宝也越来越少。
甚至在十年前,
军臣单于还轻敌冒进,中了汉人的计策,让自己带去的许多勇士,都留在了那个名为“马邑”的地方。
他狼狈的逃了回来,其身姿被伊稚斜亲眼目睹。
而随后几年到来的消息,便是汉人攻入了匈奴王庭,并将匈奴放牧的河套之地夺走了。
之前懵懂察觉到汉匈关系转变的伊稚斜,这下可以称得上是直面了汉军的冲击。
他因此震惊、惶恐,然后就是生出了强烈的怒火。
汉人凭什么能比草原上的勇士还要强大
汉人凭什么占据那么多的土地和财宝
为什么不愿意每年都将美人、财物,乖乖的上供给伟大的匈奴
敢于反抗,
那汉人,就是有罪的!
至于被汉人击败,仓皇南顾的军臣单于,更是费拉不堪!
就是因为这个无能的首领,
强大的匈奴才会如此堕落!
所以,
当军臣单于死去之后,伊稚斜很快就击败了自己的侄儿,自立为单于。
他雄心勃勃的,想要让匈奴再次伟大。
然后,
他就尴尬的发现,自己拿已经改头换面的汉军,一点办法都没有。
汉人愈发的主动,
每次向匈奴发起的进攻,都越来越深入,让善于骑射的匈奴人完全招架不住。
伊稚斜这个单于,
觉得自己都被汉人那强而有力,能够猛射远射的弓弩,给冲的恶心反胃!
真该死,
汉人怎么这么会射能射!
真该死,
卫青这个汉人将领,怎么这么会打能打!
“那群家伙真是废物!”
“竟然被杀死了这么多勇士!”
“看来我必须出山!”
王帐之中,
伊稚斜在听取了“汉人又将多少匈奴勇士扭头而去”的消息后,目光坚定的说道。
他的手下因此说,“单于,您是要带领我们,亲自迎击卫青的主力军吗”
“……不。”
伊稚斜听到手下期待的呼唤,下意识的发出拒绝。
然后,
他才端正神色,指天画地的说,“我要亲自率军,去攻打汉人的偏军!”
对上主力,
他可不敢说能直接拿下。
一旦出现意外,
他这单于的宝座坐了才三年,怎么就能忍心让给别人呢
所以,
他需要一场绝对的胜利!
用汉人的话来说,那便是:
“柿子还得挑,软的捏!”
于是,
伊稚斜率领数万人马,
围堵了一共不过三千人的汉朝前、右两军。
前军将军赵信受困投降,
右军将军苏建突出重围成功跑路。
伊稚斜因此得意的哈哈大笑。
他对着自己面前的收获说,“汉人也不过如此!”
之后,
手下快步走上前,想要向他汇报己方的损失。
结果伊稚斜瞪了他一样,不允许他开口。
这位匈奴单于要一心沉浸在自己刚刚取得的胜利中,
才不要听什么让他难受的坏消息呢!
而当这个消息传到卫青这边时,
虽然心中同样难受,
但卫青并没有唯心的拒绝采纳。
行军作战,
本来就该“斤斤计较”。
毕竟,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哪有不高兴就不去问、不去管的道理
诸夏君子可没有身毒人那种“我思故我赢”的毛病!
他只是下令把败军之将苏建押送长安,由皇帝处置,然后对照着地图,推演起了匈奴各部接下来的踪迹。
旁边的霍去病跃跃欲试。
他站出来说,“舅舅,让我去吧!”
“我去帮你报仇!”
卫青对他说道,“打仗可不是意气用事。”
“哪有因为一时愤怒,就胡乱下令进攻的”
不过,
面对外甥的主动请兵,卫青并没有完全拒绝。
他之后又说,“你带着八百骑兵去周边转转,抓几个匈奴舌头过来。”
伊稚斜已经率军出动了,
他需要通过匈奴人的嘴巴,来了解这位单于后续有可能的行动。
“好嘞!”
霍去病高高兴兴的应了,转身就要离去。
“等等!”
卫青看他跳脱欢乐的背影,忽然叫住了他。
他走过去,拍了拍这位年少外甥的肩膀,替他将松松垮垮的垂缨系统好。
“早点回来!”
“不要跑的太远。”
“嗯!”
霍去病重重的点了点头。
他走出去,骑上自己那匹由西域交南国上贡的汗血宝马,然后对着士兵们一挥手。
“走!”
“我带你们立功去!”
八百骑兵于是嗷嗷叫着,跟着霍去病跑了。
刘墉也混入其中,想要追赶上越跑越快的霍去病。
“等等我啊!”
“等等兄弟啊!”
……
霍去病带兵,向来是很直爽的。
他的性格,让他从不搞一些弯弯绕绕的东西。
霍去病会在自己的营帐里面饮用美酒、享用美食,肆意的玩乐,并对手下的士兵说:
“难道我不知道古时名将为了统合人心,为士卒吸吮伤口脓血的事情吗”
“我之所以不做这样的事,是为了明明白白的告诉你们——”
“打仗一定会有流血,会有牺牲!”
“而吸吮脓血,只能止住一时的伤痛,并不能完全弥补你们上战场后的损失。”
“我作为将领要做的,是带领你们取得胜利,保证你们可以通过胜利,获得赏赐和荣耀!”
“我现在之所以可以在营帐里这样享受,就是因为我曾经在战场上立下功劳!”
“你们如果也想如此,那就去争取军功!”
“真的会有功必赏吗”有士卒询问面前这位年轻的,眉目间充满朝气的小将军。
“当然!”
霍去病哈哈笑着说,“我这样天生富贵的人,难道还缺你那点赏赐吗”
他这样爽朗的应下,
在之后的操练和战斗中,也是这样爽快的做了。
凡有功者必然有赏,
凡有过者必然有罚。
“行军打仗,驱使士卒效命,有什么难的呢”
“难的是压制自己的私心,做到全然的赏罚分明啊!”
阴间的名将们知道霍去病的这番话后,也跟着发出感慨。
“这么年少,就能明白这样的道理,他以后必然有光明的前途!”
“这对舅甥当真是当世俊杰!”
旁边的项羽路过,抱着手发出一声不屑的鼻音。
他说,“我当年的风采,可比这小子要强多了!”
“那你为什么会在这里”蒙恬同样不屑的笑了,“何况我曾听说,你之所以败给刘季,最大的问题便是赏罚不分,将士离心吧”
“对啊,我记得刘季这小子说过,你每每给手下赏赐,都要把信印和宝物,放在手里抚摸许久,才咬着牙给出去的吧”
旁边的白起也跟着笑道。
项羽脸色因此一阵青一阵白的。
他捏着拳头沉默许久,最后大吼一声,又冲过去寻汉太祖高皇帝的仇了。
正在酆都那边带着孙子欣赏美女的刘邦还不知道这件事,只笑呵呵的跳到台子上,跟其他死鬼们一起踏歌而舞,快乐的好像就要复活一样。
而跟随霍去病出征的将士们,
也如同太祖高皇帝那样快活。
因为他们追随的将军履行了自己的承诺,带着他们打了大仗,立了大功!
前脚答应舅舅“绝不乱跑”的霍去病在出了营帐后,就纵马不见了踪影。
他的马蹄未曾停息,只一路奔驰在草原上。
窝在罐子里,被霍去病当配件挂在身上的何博也在激动。
“对!”
“就这么跑!”
“跑到龙城去!”
“跑到狼居胥山上去!”
凭借鬼神的速度,
他一定会比霍去病这个家伙更早一步封狼居胥呀!
虽然在罐子里,很多感受都被隔绝在外,
但何博还是可以根据罐子的反馈,推测外界情况的。
他知道,
霍去病在奔跑,在草原上寻找敌人的踪迹。
在其目标明确后,这队人马根本没有停下来休息过……
“嗯”
“怎么会到这里来了”
当罐子也隔绝不了的感知出现时,
罐子里的分身一愣,
正在阴山之上,偶尔眺望下草原上的战斗,主要精力用于抓捕偷吃了自己带来瓜果的鼠兔身上的黄河河伯也跟着一愣。
他转瞬之间,就来到了他曾经顺手炼化,转头又嫌弃这边水土稀缺,不够好玩好看的山岭之上。
这里,
是属于草原的一座山脉,呈西北至东南走向,
在地图之上,其山脉形状似乎遥指位于黄河大转弯北部的阴山山脉。
由于距离不远,
而且阴山在何博刷黄河进度的时候,就曾顺手将之拿下了,等他升职成为河伯,背后有一山一水的加持,
这座被匈奴人称之为“夫羊句山”的山脉,自然也逃不过河伯的染指。
虽然何博来这里转了一圈后,觉得“此地甚偏僻,来了也白来”,很快就离开了。
但为了方便往来,
何博还是霸占了山脉中的一座山头。
毕竟对此时已经背负太行、秦岭、阴山等数座大型山脉的何博来说,
小小一座山头而已,
取之易如反掌!
不过,也正因为其山小其地偏,心滥情还喜欢给自己收集更多山川的何博,很快就将之忘到了脑后。
这座山岭就如同当年被始皇帝作为战利品,充入后宫当摆设的哀怨女子一样: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
可谁能想到,
就在这样的时刻,
它翘首以盼的鬼神,会突然降临!
“幸好当初在这里跑马圈了一块地,不然还真没办法过来。”
何博站在山上,俯瞰下方的风景。
他的目光悠远,有来自山谷间的清风承载着,将之送到山下战斗者的身边。
而当那红底黑纹的汉旗换了个方向飘动时,清风又会转回来,将一切的动向,告诉给等待的鬼神。
“咦!”
“原来没有跑到狼居胥山去啊!”
“这小子是啥时候跑去那儿的来着!”
何博有点遗憾的小声说道。
好在,
他之所以交给霍去病装了分身的罐子,
就是为了“以防万一”——
谁让狼居胥山距离汉朝实在太远了呢
哪怕已经对着漠南之地的部分山川上下其手的鬼神,都没办法将手伸到那边去。
那里不像西域,
也没有什么商人过去。
所以,何博只能期待乘坐汉军的“顺风车”,让汉朝天兵们捎自己一程。
但可想而知,
要没大事,天兵们也不会跑到狼居胥那边去。
毕竟刨人祖坟这种事,干一次就足够了。
哪能刨了又刨的
狼居胥山那地方,除了可以埋人之外,根本就不能拿去种地嘛!
何博只能在私底下等着,若蹭上了机会,就自己主动跳到那山那水里去。
错过一次的话,下次的“顺风车”可不知道得等到哪年喽!
“算了,反正总有那么一天的。”
“我也不差这几年!”
随着汉匈战事的愈发激烈,
何博相信,
匈奴王庭北迁,然后汉军一路追击到狼居胥山的时候,已经不远了。
只有罐子里的分身很失望。
他在里面打滚、哭泣。
“为什么卫青第一次出征塞外就可以打到龙城那边,你不能再接再厉的去匈奴祖坟那里啊!”
“臭小子,亏我还对你抱有很大期望!”
他原本还想着,
在“封狼居胥”后,沿着山脉顺着河流下去,到达诸夏大陆东北那边的呢!
趁着本体的主要精力,还在西边和南边,没有对燕山下手,
他提前过去,占山划地为王……
他也想野心勃勃啊!
“你这个乱跑的水平,一点都比不上你舅舅!”
罐子里的何博发出怒斥。
可惜,
霍去病一点也没有听到。
只有远在营帐中,担忧外甥以及梁王世子下落的大将军忽然眉头一皱,感觉有什么东西在念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