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藏狐 作品

第363章 雄壮

第363章 雄壮

“秦夏的使者要来同我一同作战”

当听了交南国主的禀报后,霍去病反问他,“他们哪有那样的好心”

“是想借此,见识一下我大汉的武威吧”

国主点头应是,心中有些紧张。

若霍去病年轻气盛,把两国使臣直接摁在地上,当匈奴人杀了,那对交南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西秦遥远,

但新夏却时常会来到西域,与之通商的。

何况交南与夏国,情谊也十分长久了。

他只能在心里祈祷:

“只盼这三家莫要打成一片,让我落得不好做人的境地。”

好在,

霍去病并没有生气。

他只是起身,拔出自己腰侧的宝剑,在那闪亮剑身上弹了一下。

清脆的剑鸣声响起。

国主听到这位冠军侯在说:

“称帝啊”

“可皇帝也不是谁都能当的!”

“而且,这群家伙也不能因为称帝了,就不认诸夏天子了吧”

在如今“大九州”的主张中,

诸侯、王、皇帝,

这是一地君主的称呼。

其地越大,其权越强,则其尊称便越发高贵。

然而“天子”之说,

如同一家之主,群雄之长,

上承天意而治普天之下,

下顺民众而抚地上生灵。

它是诸夏的领袖,

是天上地下的唯一。

唯天子治所,可以称中央之国。

而秦夏跟大汉的争执,

其根本便在于此——

称帝

开玩笑,

南越的赵佗都自称为“武帝”过。

隔了那么远,

大汉还能管到秦夏关起门来,给自己上尊号这件事吗

但想要争“天子名号”,自称为“中国”,这可就不行了!

“我倒要看看,这群家伙的底气有多少!”

霍去病走出去,来到秦夏使臣的面前。

他长的高大,又年轻锋利,所以可以居高临下的俯瞰对方。

他直接询问道:

“见过大汉王师了吗”

“见过了。”

“感觉如何”

夏使有些惭愧的低下头去。

虽然知道先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教诲,但新夏国中,的确称得上承平日久,武备松弛。

南部的身毒诸国向来不堪一击,跟他们打一点提升都没有。

北边的大月氏,

在夏国不断的教化,以及河中之地的安稳繁华下,也日益失去战斗力。

所以,

夏使不敢说自己强于大汉。

秦使却是不惧的。

毕竟西秦所据之土,可称四战之地,加之诸夏种子不足,要时刻防备四周蛮夷的侵扰叛乱,若松懈武备,则要生出祸患。

所以他可以抬头挺胸的回道,“尔国固强,我亦不差!”

霍去病哼了一声,“嘴硬可不是好文明!”

“派几个勇士同我去战斗吧!”

“让你我战场上见真章!”

于是,

秦夏使臣各自捡选出使团中强而有力的人物,让他们加入霍去病的亲随部队,去见证这支大汉精锐的厉害。

随后,

大军整装出发!

何博站在焉支山上看着这三国合战,拿匈奴人来比较武力的一幕,便询问身边的死鬼名将们:

“你们觉得谁会赢呢”

白起说,“鬼神是询问国家之间的胜负,还是眼前之人的事呢”

“自然是前者。”

何博撇嘴说,“秦夏使团中固然有勇武之人,但霍去病却是要冠绝古今的。”

“没必要拿其他人同他相比,我也舍不得拿他去做这样的事。”

几个死鬼们便随后讨论起来。

白起和李牧这曾经的秦赵之臣叹着气说,“汉朝还是要强盛于天下的。”

“夏国那边承平如此,加之水土并不适宜驯养大量的马匹,因此固守一地可以,天下,与四方争雄则难。”

对此,

何博点头认同道,“上天赐予一些,也要收走一些。”

“没有好东西全都堆放在一处的道理。”

新夏的水土情况,

在有鬼神的暗中加盟,以及夏人长达二百年的治理之下,已经改善了太多。

雨季之时,只要及时疏通河流渠道,就不会有太大的灾难发生。

干旱之时,池塘堤堰井,都可以供人汲水。

所以许多输出到新夏的鬼才们也说,“这个地方算得上祥和,但难免让人生出怠惰之心。”

“难怪曾经占据此地的身毒人会沉迷于念经之事。”

实在是吃喝不愁,就开始乱琢磨了。

“至于秦国,虽然强调耕战,且时有战事,不敢稍侍懈怠,然而水土不足,躬耕不够,注定没办法繁衍出中原这样多的人口。”

“跟大汉可以作战一二,但只要持久拉锯,便要后继乏力了。”

出口西秦的鬼才们偶尔会通过鬼神传话回来,说一些西海的情况。

所以,

即便白起王翦这些已经厌倦了“活着的时候替秦君打仗,死了还要去域外替秦君打仗”的老将领,拒绝了跟随曾经的君主去秦国,却也对那边有所了解。

“你说的对。”

何博哈哈笑道,“所以说,中央之国就是好啊!”

“简直是天赐之地!”

“倒也不能这么讲!”

一旁的蒙恬张口说道,“我三皇之祖,五帝之宗,当年只行动于黄淮之间。”

“凭借祖宗艰苦,子孙承继,方才有如今的广阔。”

如果说“四战之地”,

那么炎黄起家时的黄河沿岸,难道不够平坦,不够折磨人吗

河流中下游的平原,

难道是天生就属于炎黄的吗

难道大河当年的疯狂行迹,是先人觉得母亲河太过温柔而生出的梦呓吗

只是诸夏的老祖宗们实在给力,

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将这最难啃下的大河平原给纳入了怀抱,并对之进行了不知道多少的整治。

无数个分散的部落得到统合,形成了一个国家。

动不动就要溢出水道的河流被管束起来,成为灌溉土地的涓涓细流。

在土地的基础上,辅以祖先的功绩,诸夏才能有如今的兴盛。

“至于现在……”

“刘邦的后人正在为我诸夏开拓新的疆土。”

蒙恬看着远处的山下,

那一马当先斩将夺旗,将惊恐四散的匈奴人一个个抓起来的年轻身影,神情间有些许感慨。

他想起来了自己的生前。

在长城之上,在函谷关前……

只是时间转眼便流去,

百年将过,

一代代的新人,总要碾压过旧人,取得比后者更要值得称赞的成就。

……

“诸位!”

“何不同我一起检阅战果呢”

战斗的烽烟稍稍消散,

一战而拔匈奴数王,斩首无数的冠军侯穿着还没有擦去敌人鲜血的盔甲,对秦夏使者发出了新的邀请。

亲身经历了刚刚大战的后者沉默的应下。

于是霍去病带着他们,开始清点匈奴人的数量。

那曾经威武过的、高贵过的匈奴贵人,如今就摆在三人面前,成为了要被涂抹上石灰,送去后方核对功劳真伪的战利品。

那引弓之民的头颅,更是堆积成一座座小山,将其下土地浸染成了另一种颜色。

小山旁边,

有汉军将士或坐或立,手舞足蹈的说着自己在战斗中的英勇和收获。

他们的脸上没有一点畏惧的神色,甚至还对敌人的逝去,有些可惜。

太少了,

不够杀,

匈奴人应该再多来点,才方便让大汉天兵们,更能借其人头,去领个军功。

当霍去病走到他们身前的时候,

兴奋的将士们顿时收敛了过分的神色。

他们自发的形成队列,拿着武器,挺起胸膛,向这位能带着自己打胜仗、立大功的将军,送上其作为一个士兵,最大的敬意!

而一阵风吹过,想要吹去这里的血腥之气时,

热血还没有平复下去的将士,忽然举起手里的刀枪剑戟,发出大声的呼呵:

“风!”

“风!”

“风!!”

他们的声音汇聚在一起,撼动起了整座焉支山上。

山谷回荡起这个雄壮的声音,将之传到四面八方。

正在逃命的匈奴人心有所感,趴在奔驰的马背上痛哭流涕起来。

亲眼见证,亲耳听闻的两位使臣更是不可控制的生出惶恐之心来。

但秦使终究生长在犹如虎狼的秦国,纵然神色微动,心中震惊,很快也按耐下去。

但生于富贵之家,还喜欢礼佛敬儒,常养心性的夏使却忍不住的腿下一软。

他身体一跌,靠在了秦使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