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在东瀛
时日渐过,
对匈奴取得足够战果,逼迫的匈奴人逐渐向北迁移,成功将汉匈之间形势扭转的皇帝,很是高兴的宣布:
为了纪念新时代的到来,
朕又换了个新年号!
于是,
元狩元年到来了。
在这一年的秋天,
吕鹏拖拖拉拉的,终于登上了返回东瀛齐国的船只。
他原本在去年的秋天,就要离开的。
但去年的海上总有风浪,船只刚刚出去,就被浪推了回来。
船队的负责官员说,“你们在中原学习了很久,是齐国难得的人才,不可以冒这样的风险。”
因此,
他们停留到了今年。
“这次是真的要分别了。”
已经留起漂亮胡子的吕鹏跟何博在码头说道。
何博只是神色莫名的回道,“这可不一定!”
“难道你要跟我一起齐国吗”吕鹏有些惊喜。
他知道何博是个大隐隐于市的贤人,拥有许多知识。
如果可以去齐国的话,对那里的发展肯定是很有好处的。
何博摇了摇头,但神色仍旧高深。
吕鹏看不明白,只能遗憾的认为,自己和朋友就要分开了。
之后,
他们相互揖别,吕鹏登上了船只。
而当行船的风帆放下,
另一艘船只也逐渐靠岸,并从上面下来了许多半披半束发的人——
那是南洋吴国的船。
见到他们,吕鹏不由得哼了一声,露出不愉快的表情。
这群家伙,跟齐国作为诸夏同在海外的分支,一到长安就忍不住跟东瀛比较了起来。
虽然吴国建立的时间,比之齐国要更晚。
虽然吴国对大汉来说,是负有“原罪”的。
但对方到底因为恭顺,以及域外秦夏这两个刺头的衬托,得到了皇帝的赦免。
之后,
吴国的使者便凭借“汉室宗亲”的身份,在长安城中各种活动,彰显南洋的存在感。
他们主动拜访了吕鹏这些齐国“遣汉使”的居所,在得出“东瀛物产不如吴国,以至于如今两国形势差不多”的结论后,便在吕鹏他们面前翘起了尾巴。
汉朝的贵人们闲来无事,也很喜欢讨论两国的情况,想要搞明白为何同为海外之国,齐国和吴国却有如此区别,以及哪一方更加有利于汉朝影响力的扩张。
作为居于长安的贵人,
他们自然听说过域外秦夏两国之事的。
对于这两个上蹿下跳,跟自己争夺“正统”的存在,贵人们也很不喜欢。
他们清楚的知道,自己高贵的地位,是依附于汉朝才得以拥有的。
如果汉朝的地位滑落,他们又凭什么保持不变呢
所以,
原本沉浸在中原繁华中的贵人们不得不爬起来,拥护起要求“扩张、扩张,再扩张”的皇帝,去打击那两个竞争对手,以证明中央之国的伟大。
齐国、吴国,还有西域交南的依附,都让贵人们觉得满意。
但这些还不足以让贵人们从“地位可能受到挑战”的危险感中摆脱出来。
他们想:
域外很多地方,已经被秦、夏占据了。
那么海外呢
海外是否还有汉人可以夺取、开拓的土地
而齐国和吴国的相继出现,
便足以说明,海外的确有着广泛的区域,等待人去占有。
可惜啊,
现在大汉北部还有匈奴,
南边的南越还没有收复,
贵人们也只能在脑子里想想了。
吕鹏虽然不知道这件事,但他仍可以感觉到,因为吴国的出现,让汉朝君臣对齐国的态度,出现了些许的变化。
以前,
齐国是诸夏的海外独苗,
而且以当年“田齐”的身份,向汉朝表达了归顺臣服的姿态,
这让皇帝很是高兴。
现在呢
二胎已经出现了!
跟齐国争夺中原宠爱的,就是这个可耻的吴国!
“等我回国之后,一定要告诉大王这件事!”
“若是吴国还这么跳,那海外掀起了一些风浪,淹没一些小船,也是有可能的!”
吕鹏为了齐国的未来,便忍不住在心里冒出了阴暗的想法。
但眼下,
他什么都没有做。
风帆被吹满,船只移动起来,向着大海的东北方向而去。
等熬过一段时间的艰难后,吕鹏回到了齐国的都城“望淄”。
接见他的,是新的齐王。
早在数年以前,派出遣汉使的齐王便死去了,他的长子继承了这个位置,并对如今归来的留学人才很是欢迎。
齐王举办了一个热闹的宴会,并与之交谈了许多事情。
在此期间,
他不断感慨汉朝的强大,
也对吴国的“争宠”,表达了由衷的不满。
最后,
他直接任命了吕鹏等人的官职,希望他们能够效仿先进的汉朝,推动齐国的发展。
吕鹏他们感激的叩拜他,认为这位年轻的齐王跟他父亲一样,是一位目光长远且仁德的君主。
齐国有他的领导,
还有自己的辅佐,
一定可以变得更加美好!
“……这可不一定!”
在吕鹏的家乡,
一条正趴在水里冒泡的咸鱼,向岸边上坐着垂钓的人说道。
“我听说前任齐王宠爱自己的幼子,继位的长子虽然有贤良的名声,身体却不是很好。”
“如果有什么不测的话,齐国就要生出祸患了。”
何博听了,便低着头看他,“你成天泡在水里当死鱼呢,怎么知道的这些”
这里距离望淄可有段距离,
按照这条咸鱼的禀性,可不会舍得累到自己。
咸鱼水伯告诉他,“当然是听往来于岸边的人说的!”
“如今这片地方,也称得上人气十足了呢!”
吕鹏遣汉这么多年,
他的家乡自然没有止步不前。
毕竟东瀛齐国在本质上,仍旧在不断的扩张,不断的发展。
只是受限于东瀛的资源,让这个变化显得有些缓慢罢了。
反正,
对何博这个刚刚登上东瀛海岛的鬼神来说,这里的风景还是有点超出预料的。
毕竟吕鹏在中原的时候,
一直念叨中原的繁华,东瀛的荒芜,好像齐人在海外这些年,一直在受罪一样。
“而且那位公子曾想要索取这块土地,作为自己的封邑,并派人过来查看、圈地,规划庄园。”
“如果不是在定下来之前,老王就年迈病死了,你一过来,还能见到他的风采呢!”
东瀛齐国的治理,
自然不能完全沿用当年在诸夏时的统治方式。
齐鲁大地多么富饶,多么宽广,哪里是山地居多,土地崎岖不平的东瀛可以与之相较的呢
大量的山岭矗立在大地之上,纵目远眺,难以见到一片开阔的平原。
行走之间,更是要翻山越岭。
因此,
为了更好的统治,以及更有效的驱逐原本活跃于这些的地方的倭人,占领更多土地,
田横当上齐王后,便重拾周礼,大力推广分封之制。
他将一个个有功之臣,或者王室宗亲,分封到山岭的另一边,让其在山地夹缝中的谷地中,在群蛮遍地的山林中,建立起庄园小邦,再去“朝贡中央”。
而先王疼爱幼子,所以特意许诺他,可以选择一片较好的土地作为封地。
当然,
这个承诺在新君继位后,就被敷衍过去了。
“这样说的话,隐患的确有呢!”
何博点了点头,觉得齐国即便到了海外,也逃不过宗室内部的纠纷。
不过,
这个问题只有齐国的先君们会为此忧虑。
鬼神是不在乎的。
他只要知道吕鹏他们的船只平安返程就行了。
“另外,你在这里这么多年,难道一点田仲舟的消息都没有吗”
“吕鹏这个本地的都不知道,凭什么我能知道更多”
咸鱼的鱼眼里,当即闪过一道白光。
这表明他翻了个白眼。
“我只知道,他是在一个夏天出海的,向着更东方去的。”
“如果一路顺风,没有波折的话,可能乘着洋流到达另一边的大陆吧”
大海有的时候,
是那么的小气,总喜欢用风浪将漂浮在自己身上的船只嚼碎吞食。
有的时候,却又显得十分慷慨。
那绵延的洋流,总能无私主动的,将许多东西,从一处卷去另一处。
“你可以再多扔掉罐子出去嘛,指不定哪天也能飘荡到那片陆地呢”
咸鱼分身对自己的本体这样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