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刻,赵铎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欣喜若狂的笑容。只见他眼中精光爆闪,他突然意识到这种迅猛龙兽与战马杂交而成的新物种,简首就是为军队量身定制的完美战马!
赵铎心中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大力培育这种龙血马,让它们成为自己军队的得力坐骑。这种龙血马不仅具备了迅猛龙兽的速度和力量,还拥有战马的耐力和稳定性,无疑将大大提升军队的战斗力。
就在赵铎下定决心的瞬间,众多迅猛龙兽似乎感受到了他的意图,浑身猛地一颤,仿佛预感到了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即将降临到它们的头上。尽管龙性本淫,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愿意成为赵铎培育战马的播种工具。
然而,赵铎的决心既定,他毫不犹豫地扭头看向王朝,一脸严肃地说道:“王朝听令,现命你调集所有雄性迅猛龙兽,以及众多优良种马,全力以赴地培育龙血战马,尽快壮大其族群数量。”
王朝闻言,嘴角立刻咧到了耳根处,脸上洋溢着兴奋和期待。他的脑海中迅速浮现出一幅画面:自己指挥着万千配有龙血战马的白虎军团,在战场上纵横驰骋,所向披靡。
“主公,要是那些兄弟们舍不得将自己的坐骑贡献出来,害怕它们因为消耗过大而跌落境界呢?”王朝瞥了一眼赵铎,小心翼翼地问道。
赵铎闻言,嘴角微微上扬,勾勒出一一宛若恶魔般的笑容。随后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说道,“王朝,你告知他们,如若不答应,我便让他们代替自己的坐骑,去培育龙血战马。”
王朝闻之,瞬间瞠目结舌,心中暗想,此人言否?然而下一刻,其脑海中不禁浮现出那人与兽的“和谐”一幕,不禁毛骨悚然。激灵灵打了一个冷战,王朝旋即就将这可怕画面驱出脑海。
只不过念及自己心心念念的龙血战马,又不禁在心中为赵铎竖起大拇指,“主公威武。”
赵铎并未就此止住话头,而是继续说道,“自然也不会让他们的坐骑白白忙活,本郡守保证,待一切尘埃落定之后,它们非但不会跌落境界,反而还会更上一层楼。”
听到赵铎许下如此丰厚条件,王朝更有把握说服自己些昔日战友了,毕竟赵铎己经为他准备好了现成的胡萝卜与大棒。思及至此,只见王朝拍着胸脯说道,“请主公放心,某定会竭尽所能培育龙血战马。”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流逝,转眼间便来到了公元 182 年,也就是光合五年。在这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右北平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些变化都离不开赵铎等人的精心治理。
首先,在一众官员的主持下,大量的水利工程如雨后春笋般在右北平郡迅速兴建起来。这些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速度快,而且质量也非常高,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右北平郡守军的大力协助。他们不辞辛劳地参与到工程建设中,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其次,在赵铎的命令下,迁安县城的冶炼工厂开始大量生产各种新式农具,并以极低的价格卖给农民。这些新式农具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使得农民们能够更加轻松地耕种土地。
最后,赵铎还从赵家堡带来了众多经验丰富的种地好手。他们将精耕细作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右北平郡的百姓,让百姓们学会了如何科学地种植农作物,提高产量。
这三个方面的努力共同作用,使得右北平郡的粮食产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丰收。从此以后,右北平郡的百姓们再也不必为粮食问题而担忧了。
有了充足的粮食作为基础,赵铎的信心更足了。他趁热打铁,在右北平郡的北部草原上兴建了十来个大型牧场。这些牧场里放养着数以万计的牛、羊和战马,为右北平郡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拥有大量的牛、羊肉供应后,赵铎并未感到满足。他深知,人们对于肉食的需求是无止境的。为了能让百姓们享受到更丰富多样的美食,赵铎开始思考如何进一步增加肉食的产量。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赵铎决定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水资源。他不仅组织人力在各个河道与湖泊中捕鱼,还在滨海之地大兴土木,建造船厂。这些船厂专门打造一些适合近海作业的船只,以便进行拖网捕鱼。
随着时间的推移,赵铎的努力逐渐见到了成效。右北平郡的渔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各种鲜美的鱼虾源源不断地供应到市场上。这不仅满足了人们对肉食的需求,还为当地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在粮食丰收和肉食供应充足的双重保障下,右北平郡的武者数量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冒了出来。特别是当赵铎在各个县城中设立武道学院后,民间武者得到了更加系统、专业的培养。他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只能自行摸索,而是能够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更快地提升自己的武艺。
而最令赵铎感到欣慰的是,他引种的龙牙米在右北平郡的军垦农场中获喜获丰收。这种优质的灵植不仅口感鲜美,而且蕴含丰富的灵气,对于军队这样的耗粮大户来说,无疑是最好的食物来源。
有了龙牙米的助力,右北平郡的军队实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士兵们
的身体素质明显增强,战斗力也有了显著提高。不仅如此,龙牙米的丰收还为军队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让他们在未来的战争中更具优势。
右北平郡在赵铎的治理下,犹如脱胎换骨一般,展现出惊人的发展速度。人口增长、经济繁荣、军事力量不断增强,这一切都让赵铎心中充满了反击的自信和底气。
公元181年深秋时节。寒风凛冽,但这并没有阻挡赵铎的脚步。他亲自率领着麾下三万精锐士卒,以西象军团作为主力,如同一支利箭,首扑那些靠近紫荆关的乌桓部落。
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突袭行动,亦是汉军近十年第一次脱离紫荆关的保护,深入草原作战了。
赵铎充分发挥了闪电战的精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出击。他的军队行动如风,快速反应,不给敌人丝毫喘息的机会。短短十数天的时间里,他们转战草原数千里,所到之处,乌桓部落纷纷被攻破,族人被斩杀,牛羊被掠夺。人吃人的一幕再次演,只不过双方角色发生了互换。
这场战役中,赵铎的指挥才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他巧妙地运用兵力,灵活调整战术,将突袭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汉军如同一股狂风,席卷而过,让乌桓部落毫无还手之力。
最终,这场突袭战取得了辉煌的战果。汉军毙敌近十万人,缴获的物资更是不计其数,更是在乌桓单于丘力居反应过来之时从容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