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吉可汗 作品

第6章 内耗危害

历史上,各大王朝灭亡的原因,无非就是两种,一内斗内耗,二外敌入侵。

说是两种,其实百分之八十的王朝灭亡,都是内部斗争引起的。

有一句话叫攘外必先安内,还有一句话叫做,内忧大于外患。

历史上,很多强盛一时的王朝,都是因为内斗问题,轰然倒塌。

强如吞并六国的煌煌大秦,在最巅峰时,因为一场农民起义...

和朝堂上李斯与赵高的相互斗法,乃至宗室之间的内耗,沦为历史的反面教材...

再如开历史倒车的死马晋,为了巩固自家江山,在中原地区,大肆分封诸王。

到了司马衷继位,朝政大权落入贾南风手中,扶持党羽,专权乱政。

赵王司马伦,以贾南风谋害太子为由,起兵造反,掀起了八王乱政的序幕。

西晋宗室诸王,连年大战,国力损耗严重,最后连洛阳都城,都被匈奴的刘汉政权攻破。

皇帝皇后,宗室权贵,被匈奴人一网打尽,衣冠南渡,西晋灭亡。

乃至后来的前秦、前燕、刘宋、北魏、北齐、北周、李唐、大辽、大元、猪明、南明等皆是因为,权利倾轧,上层内斗,最终走向灭亡...

可以说,中原王朝的历史上,农民起义并不可怕...

因为历朝历代,农民起义年年有,哪怕是英明神武的唐太宗李世民,洪武大帝猪扒扒在位期间,治下百姓起义者,也多如牛毛...

甚至就连好大喜功,穷兵黩武的隋炀帝在位时期,亦是底层沸反盈天,造反不断...

但这些底层的造反,底层的反抗,根本不被这些上层的统治者,放在眼里...

因为皇权大统,延续了上千年,早已有了一套,应对底层百姓起义造反的方法,和成熟的流程...

他们知道,底层百姓的造反,根本不能真正威胁到自身统治..

这些君主,最怕的不是百姓造反,他们最怕的是作为统治者的,上层阶级的内斗消耗...

统治阶级的内耗,权利阶层的倾轧,才是最能动摇统治根基,和自身安全的因素...

对于这些东西,李信看得云里雾里,若有所悟,似懂非懂...

但有一点,他是明白的,那就是麾下将领之间的内斗,绝对不能上升到战场上,上升到夏军的战略上来,这是绝对不能允许的。

他心中思虑着,并没有把刘豹如何,目光在二人身上巡梭。

李信沉默半晌,冷声道:“刘豹,汝擅自撤军,弃友军于不顾,导致石勒正黄旗,腹背受敌,全军覆没...”

“如今石勒当面,汝还有何话说...”

“大汗,凉州之失,臣有罪,但说我军不战而逃,却不敢苟同...”

刘豹先是老老实实的承认自己的失责,然后道:“凉州一战,臣下虽有失责,但吾部正白旗军将士,却尽到了该有的责任...”

“臣与石勒,一同进军西凉,石勒正黄旗进攻武威,臣下进军安定...”

“彼时,我等所面临的敌人,只有王国、宋建、马腾、韩遂、句滇、李文候、北宫伯玉等凉州本土叛军...”

“敌军虽众,但以八旗精锐,我军还能应付...”

“然!”说道这里,刘豹悄悄的向上瞥了一眼,继续道:“然董卓和丁原两位汉将,却突然撕毁南北协议,兵出潼关...”

“致使我军腹背受敌,正白旗一万五千将士,战死三千,伤残五千,仅余六千骑,退入北地...”

“此战我部将士,伤亡近六成,各部建制几乎被打散,将士们真的,已经尽力了...”

刘豹说着,伏地抽泣,凉州一战,他确实有些小心思,和处理不当的责任...

但要说他刘豹不战而逃,直接出卖队友,他是万万不敢认的...

因为,他知道,李信对于文武之间的,明争暗斗,只要不越线,向来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会太过苛责...

然一旦有人越线,将私下间的恩怨,牵扯到战事上来,妨碍了夏军整体战略的施行,那必然是要杀鸡儆猴的...

刘豹不想做那只鸡,是以只能绞尽脑汁,竭尽全力的,为自己辩解...

而且,凉州之战,谁都没有想到,一向与凉州叛军敌对的董卓丁原等汉军,会突然出现在战场上...

更没想到,对方敢于置南北协议余不顾,向刘豹和石勒等让人,发起进攻...

这是预料之外的战争,是夏军制定战略时,绸缪不足的结果...

而且凉州之战,刘豹虽有私心,但也确实尽到了,一名将领的责任...

毕竟正白旗,一万五千骑,面对的董卓丁原,和马腾韩遂等,近三十万大军,东南两面的进攻...

死守三日,全员将士,战损近六成,已经是尽职尽责的体现了...

试问,这个时代,有哪只军队,能够做到战损六成,还死战不退的?

夏军中,除了最开始的四大精锐军团,还有哪支军队能够做到呢?

可以说,刘豹虽有私心,未尽全力,但身为一名匈奴将领,他该做的已经做的够好了...

“战损六成!”李信看着伏在地上的刘豹,眸光幽幽道:“凉州一战,确实是兵部考虑不周,忽略了南汉,和董卓和丁原等汉军变数...”

“然本汗现在所关心的,不是伪汉的出尔反尔,而是凉州一败,吾夏伸向河西,辖制关中司隶等地区的臂膀被斩断...”

“此严重干扰我军,打通河西走廊,和日后四路伐汉,的重要战略,尔等可知道....”

“大汗!”下方石勒闻言,心头一动,紧接着沉声道:“大汗,凉州之失,乃臣之过,臣愿意将功补过,为大夏拿下凉州...”

“恳请大汗在给臣下一个机会,只要三万,不,两万骑,只要两万骑...”

“臣必为大汗攻下凉州,打通西域走廊...”

这一刻,石勒隐隐间若有所悟,对于此前战败之事,也逐渐放了下来...

那就是,战场上胜败乃兵家常事,很少有人能够一直赢...

哪怕是身经百战的李信,也有过野狐岭被伏击的惨痛经历...

然失败过后,最应该做的不是沉浸在懊悔之中,而是应该重整旗鼓,将失去的一切,重新找回来...

以大夏现在的体量,和军力国力,只要李信愿意,随时可以给他武装起,三万六万乃至十万的旗兵...

“汝有心便好!”李信眸光欣慰,对于石勒这员敢打敢拼的将领,还是很看重和欣赏的。

甚至有意让石勒接管八旗统帅之职,奈何在关键时刻,兵败凉州,吃了败仗。

如今石勒心气重拾,李信也愿意再重新给他一个机会。

想到这里,李信神色严肃:“凉州东侧,潼关方向,有董卓和丁原的二十万汉军坐镇...”

“境内还有韩遂马腾等四十万叛军作乱,居于主场,汝新败凉州,目前不宜与其交锋...”

说道这里,李信顿了顿道:“吾会抽调八旗精锐,再给你组建,三万马铁具备的旗兵,和九千甲骑...”

“这一次,汝从朔方出兵,沿祁连山北麓,进军西域,威服诸国,南向百羌,不知汝可敢应....”

“臣,谢大汗圣恩!”石勒面色激动,当场俯首感激涕零:“此行,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破西域终不还...”

“汝有心就好,吾会让阴山兵工厂,再调一批胸甲,和枪矛弓弩,予以装备...”

“另外,吾会让夏州军府和西督王府、北督王府,各抽调两万后备骑兵,给汝凑够十万骑...”

“并且吾还会命,慕容度、拓跋荣、步度根等督王,各出十万铁骑,在北方与你应援...”

“这一次,不要让吾失望,不要让军中兄弟失望,若不然就算吾法外开恩,军事法庭那里,可不会轻饶...”

“臣,必抱马革裹尸之决心,以报大汗恩德....”

石勒再次俯首谢恩,本以为这次征伐西域,能有个三万人就不错了。

没想到大汗对自己这么看重,并没有因为之前兵败而有所苛责...

甚至从各地调取十万骑为自己助力,欲要自己将功赎过,此恩不可谓不深重。

“嗯!”对于石勒的反应,李信不置可否。

他对属下向来宽厚,只要不犯下原则性的错误,一般都不会太过苛责,甚至言语安慰开导,给予他们进步改过的机会。

他给将领们的任务,向来是尽力便好,做到尽职尽责,在问心无愧便好。

战事无常,常胜将军有不少,百战百胜的统帅亦是多如牛毛,然李信麾下还真没多少。

自己都不能百战百胜,何况用这个准则要求别人,他也不想用。

凶险的战场上,有的将军败了一次,便再也没有了重来的机会...

石勒能够从凉州那种,重重阻截中逃回夏州,已经是不幸中的的万幸了。

此次李信在拨给他四万匈奴旗兵,六万鲜卑从骑,同时要西北南三部鲜卑,各出十万骑,在一旁协助支援。

为的就是确保石勒,能顺利拿下西域诸国的同时,找回以前那种,英勇无畏的自信,和敢打敢拼的心气。

遇事莫怕,胜败莫怕,要敢于亮剑,万事有自己这名主公兜底,大不了从头再来,怕个球。

当然激励麾下将领走出挫败的困境是一方面,拿下整个西域,进军中亚...

乃至南下印度次大陆,才是重要的一方面,甚至可以说是,李信隐藏在后面的主要目的...

若是单纯的攻掠西域,四万匈奴旗兵,便已然足够了...

但此番,李信动员的,可不仅仅是四万旗兵,还有鲜卑的三大督王,三十万鲜卑铁骑...

如此大的阵仗,可不是单纯的,拿下一个小小的西域,那么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