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故里 作品

第393章情报缺陷

“鼎盛银行和启明投资也一样,收紧对地产业的贷款。免费看书就搜:求书帮 ”张启明看向梁靖嵩和郑嘉豪吩咐道。

去年开始,香江经济复苏。

地产和科技行业,成为香江热钱进入最多的行业。

张启明有前世记忆,知道这几年是牛市行情。

这种捡钱的机会,他自然不会错过。

鼎盛银行和启明投资的资金,在这两个热门行业投入最多。

自有资金加上募集的资金,加在一起不下500亿港币。

一部分资金是贷款给相关公司,一部分进入股市。

500亿港币,对香江现在整体经济规模来说,己经是一笔非常大的资金。

想要在八七股灾之前全部撤离出来,在不影响股市波动的情况下,需要大量的时间。

张启明提前一年时间开始撤离,是他仔细思考过的想法。

撤离的太早,他吃亏!

太晚,撤离的动作必然很大,容易引发股市动荡。

他可以做牛市旗手,既赚钱,又赚个好名声。

可不想做股灾导火索,被香江股民戳脊梁骨。

梁靖嵩和郑嘉豪两人闻言,脸色变得凝重起来。

渣打银行经营不善,贷款比例很不合理,需要调整,他们能理解。

可鼎盛银行和启明投资不一样。

在张启明时不时关注下,投资的产业可都是优质资产。

现在却要逐渐撤离,肯定没那么简单。

他们知道,张启明不可能无缘无故渣打这样的指示。

只是香江现在经济一片繁荣,他们的投资也基本没出现过坏账。

实在想不出这么做原因。

“董事长,香江经济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梁靖嵩担忧道。

郑嘉豪和袁天樊也是满脸疑惑地看向张启明。

“香江经济没什么问题?可全球经济就不一定了!”张启明想到87股灾,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米国是世界经济、军事超级大国。

米国经济就是世界经济的晴雨表。

现在米国经济出了大问题,财政赤字己经持续多年大幅飙升。

广场协议只是暂时缓解了米国的经济问题,并不能彻底根治。

87年股灾就是由米国经济问题引发。

米国股灾爆发后,迅速蔓延至全球金融市场。

全球其他主要股市也未能幸免,伦敦、东京、香江等股市均出现了大幅下跌。

香江联合交易所更是因为停牌骚操作,跌的惨不忍睹。

比米国这个股灾罪魁祸首还惨。

“全球经济?”梁靖嵩三人听到这话,脸色大变。

袁天樊有些不敢相信道:“董事长不太可能吧?这全球经济危机,可是才发生几年,现在又要来临吗?”

“如果是真的有全球危机发生,那我们必须早做准备,这一年多,我们投资出去的资金可不少!”郑嘉豪脸色凝重道。

张启明看三人脸色凝重的样子,微笑道:

“不用这么担心,这只是我的预测。

现在让你们陆续将投资撤回来,只是为了以防万一。

现在香江股市也不是一般的火热,很多人一起将之前的股灾忘记,大有全民炒股的趋势。

越是这种时候,我们越应该要保持警惕。

别人贪婪时,我们就要感到恐惧!

不要去赚最后一个铜板。”

“董事长您说的对,我们记住了!”郑嘉豪三人郑重道。

张启明脸他们三人,刚才对全球的经济形势并不是很明白,多少有些不满意。

任何一次股灾爆发,都不可能是突然性的。

而是由众多危机经过多年积累而爆发。

每次全球危机都会给全球经济带来重创,但是总有一些势力能够轻松的躲过危机。

不是因为这些人拥有未卜先知的能力。

而是因为他们手下有足够的商业情报。

能够将未来的经济发展,做出预判。

其实在金融行业里并不奇怪。

金融公司的风控部门,就是在做类似的工作。

只不过普通的金融公司,涉及不到全球经济这么高的层面。

但是像高盛、花旗这些全球大财团,在全球都有着完善的情报网络。

能够让他们在危机中,获取更大的机遇。

甚至有些危机本身就是他们自己制造。

张启明想要让自己的公司走向全球,就必须要有完善的情报网络。

不能只靠他前世的记忆作为引导。

现在他通过安保公司成立的情报网络,成立时间还太短。

而且只是通过在狂龙社团安插的安保人员,将触手涉及到全球华人社区。

所获取到的情报有限,多数都只是华人情报。

这些情报帮助张启明,挡住不少牛鬼蛇神。

像一些西方国家高端

商业情报,雷霆安保人员收集起来就比较困难。

很难在商业上,给张启明带来太大的帮助。

郑嘉豪、梁靖嵩、袁天樊三人金融专业能力虽然强,但远没有成长到后世,那具备世界目光的地步。

随着生意规模越来越大,张启明发现自己的记忆,只能保证大方向不出错。

各国竞争对手企业的细节情报,他却并不清楚。

商战的胜负,往往就在一瞬之间。

自己面对的是实实在在的由活人经营的企业,面对启明科技的竞争,这些企业会用什么具体手段,张启明可不知道。

看来有必要加强商业情报上的收集分析能力。

张启明想到这里,看向梁靖嵩、郑嘉豪、袁天樊三人,说道:

“我打算单独成立专业的商业风控部。”

“董事长,我们三家金融公司,不都是有风控部门吗?”袁天樊不解道。

“我成立的风控部门,不一样!”张启明摇摇头,“我需要的风控部门,必须具备在全球拥有收集、分析、预判商业情报的能力。

具体是什么样,可以参考高盛、摩根这些公司的风控部门。”

“董事长,那可是要花不少钱?”梁靖嵩咽了咽口水。

他做过花旗银行亚太区总裁,对花旗风控部门的商业情报能力,可是了解不少。

很多还没在市面上发生的事情,花旗银行风控部门早就获知,开始提前分析应对方案。

做生意,做的就是信息差。

强大的风控部门情报能力,才是花旗、摩根这些世界财团,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