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其余群臣也都是看向蔡诚,但此刻的蔡诚丝毫不慌,他首接道:“林大人,这也能算证据吗?你也知道,户部主要负责处理全国的钱款,任何钱款,无论是陛下亲自下的圣旨,还是三省共同商议出来需要通过的政策,户部拨款,都理所应当。
再有,林大人你此前上奏的请户部流程公开透明书,现在户部所有项目费用都己标出,只是,林大人,任何项目都会有损耗,譬如这补给桑农,桑农拿不到钱,那不是我们户部的问题,而是应该追责江南省的官员。”
蔡诚话里话外就一个意思,我尽力了,你别想将责任甩到我户部头上来。
而在蔡诚说完后,礼部尚书石俊也是冷笑:“林大人,就这种没有丝毫证据的事情,也想要定一位正三品尚书的罪?这朝野,究竟是陛下说了算,还是你说了算?”
“不错,此次乃是大谏议,大谏议议的是陛下是否应该下旨绕过三省的问题,而不是你在这挑刺弹劾。”
“林大人,你说了户部和吏部,倒不如也说说我这礼部?看看这三个部,要不要也到你肩上挑着?”
这些文官,说话是一个比一个阴阳怪气,林尘表情不变,内心却是知道,目前这一次早朝,双方只能算是打了个平手。
“陛下,既然臣无法说服三位大人,三位大人也无法说服我,再争论下去也没有意义,早朝的大谏议就先到此为止,咱们明日再论。”
从林尘开始和他们吵,也差不多吵了小半个时辰了,最终结果,就是谁也不服谁。
任天鼎颔首道:“也好,诸位可还有其余要奏?如若没有,就先用膳,然后去办公吧。”
听到任天鼎的话,这也算是中场休息了。
等到早朝结束,那些群臣,看向林尘,都是有着讥笑,有的还有着不屑。
那些臣子退出大殿,三三两两,有的还在闲聊。
“真没想到,从天鼎三年以来,头一次见到这个败家子吃瘪,这也证明,败家子并非不可战胜。”
“没错,这一次大谏议肯定是我们赢了,他败家子来了又如何?”
“还得是吏部尚书陈大人,他与左御史力挽狂澜。”
还有一些其余臣子,比如说关宁,还有廖常志,这些和林尘有关的人,没有走。
“老师。”
廖常志关切走了上来,林尘摆摆手:“无妨,本来这一次,该是我稳操胜券。”
关宁也是道:“林大人,他们毕竟是文官,而且都是正三品,嘴上功夫太厉害了,突破口,不能和他们正面辩论。”
“嗯。”
太监吕进己经过来了:“林大人?”
“行,我先去觐见陛下,昨日回来,还没见过陛下,等回头我再与你们聊。”
林尘带着陈英和朱能,跟着吕进,朝太极殿后殿走去。
等来到御书房,任天鼎己经换了衣服,见到林尘,笑道:“林尘来了。”
太子也满是欣喜:“林师。”
林尘拱手行礼,朱能和陈英也是如此,随后林尘这才道:“陛下,今日早朝,臣失误了,本来司徒元不翻供,那这一次大谏议就己经结束了,等臣去一趟镇抚司,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
“不急,你之前奏折里己经说了,绕过三省下发圣旨,为的就是防止这群文官阻扰,现在税务巡检司和工商司这两个衙门,在江南省建立起来,卡了那些商人和士族的脖子,朝廷以后收税方便了,朝廷能拿实际的好处,你自然是有功的,至于这大谏议嘛……”
任天鼎坐了下来,有些烦躁:“现在朕就当是一群苍蝇。”
太子倒是问道:“林师,江南具体情况是什么样,真有你所说一般,危如累卵吗?”
林尘点点头:“差不多了,江南省有如此之多的官盐盐场,而江南省的百姓买盐,竟然要从私盐贩子手中买,江南的那些士族和商人,对百姓各种盘剥,那些良田都在朝士族和商人手中汇聚,所以臣在解决完江南省的私盐问题后,又在江南省推动了新政。”
任天鼎问:“琅琊王造反是怎么回事?”
“被孔明飞唆使,当然,这也与琅琊王在江南省,没有什么约束导致,他这才能勾结江南省的总知府,插手盐政体系,将原本该属于朝廷的赋税,全部收进了自己口袋,所以,大奉的藩王,也是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朕自然是相信你,但现在,还是先解决这大谏议,朕是真想将他们全都给贬了,每天都在太极殿外让人跪请。”
说完之后,任天鼎似乎想起了什么:“对了,本来你这一次在江南省又立了功,朕要赏你一些,但现在朝廷又是群臣愤慨,矛头都对准了你,朕要是再赏你,这帮群臣又要吵个没完。等过段时间,朕再将赏赐给你。”
“多谢陛下,不过陛下,这赏赐对臣而言有没有都行,臣并不看重这个。”
任天鼎又问:“朕还记得,你在奏折里说,还要在江南建造船厂?”
“是的陛下,臣己经让人选址,并且还选了工匠,开始修建了。”
“这又是一个棘手的麻烦啊,这禁海令,恐怕一时半会难以解除。”
“没有关系陛下,先做准备,总比不做准备要来的好,更何况,这一次臣在江南,一次性抄家抄了不少银子,从里面分出一些来给江南造船厂,也是绰绰有余了。”
任天鼎来了兴趣:“在江南省,总共抄了多少银两?”
“两千多万两,还不算沈家他们有的那些工坊等固定资产,银两臣己经带回来了,陛下一句话,就可以入国库了。”
“不着急,先等大谏议后,你说得没错,吏部尚书他们,是想要逼着朕然后架空了朕,好了,你快些去镇抚司,看看司徒元怎么回事。”
“是。”
这一次的觐见时间比较短,主要原因就在于此前,林尘己经是将情况在奏折里说明过了,所以任天鼎对此也是一清二楚。
太子道:“父皇,儿臣也想跟着林师去看看。”
“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