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三。
钦天监亲自挑选的好日子。
蕴阳和李明珠的婚约如期而至。
虽然远远不如昭阳公主和蕴熙的婚礼来得盛大,但在边疆也算是独一份了。
家家户户都探出头来,看向那满城的红箱子。
“这李家可真是一飞登天了,没想到女儿嫁得这么好。”
“可不是嘛,听说那个女婿家里好像是京城的大官,反正不简单。”
“京城大官还让孩子来边疆当兵受苦,该不会是什么奸生子或者是庶子吧?”
“那谁知道呢,反正人家李家是赚大发了!”
……
百姓们的议论并未影响到这次婚礼。
白梧桐高高兴兴的坐在主位,等着儿子和新儿媳过来敬茶。
除了李家外,院子里还挤满了蕴阳和李家的亲戚。
李家人自然也听到了那些低声议论。
李母真想冲出去告诉他们,阳子才不是什么庶子,人家是皇子!
在皇宫可不管什么嫡庶,那都是真真切切的龙子!
而且四皇子哪怕排行老四,也是从皇帝和皇后肚子里出来的,真算起来,绝对是嫡子,只不过是嫡次子罢了。
不过想到白梧桐叮嘱的话,他们硬生生忍下来了。
李母将那些嚼舌根的亲戚都记在了心里,这种连自家人都要乱嚼舌头的,出门嘴上肯定更是没个把门的。
就这样的人,以后尽量少来往,就当个寻常亲戚处。
从始至终,白梧桐的目光都落在蕴阳和李明珠身上,没有分给别人半点。
这也让一些宾客有点不满。
“不是说大官吗?那家教肯定好啊,怎么也没见阳子他娘下来招待一下客人。”
“可不就是嘛,估计就是大官人家,才不屑于和我们这种小人物说话。人家眼界多高啊,哪能看得上咱们。”
李母听到这话,再也忍不了了,猛地回头,压低声音怒斥一声,“好好的喜事,少在这里乱嚼舌头!你要是再多话,可就别怪我不客气把你赶出去了!”
还敢说亲家母的不好,脑袋不想要了?
李母一点都不觉得自己在咄咄逼人,反倒觉得是救了对方一命。
那人一听这话,脸臊得通红,但是背后说说她还有那个胆量,万一真闹到白梧桐面前,她可不敢。
人家可是大官之妇,真闹起来,指不定自己一家人都得因为这张破嘴被连累。
当下她闭口不言,虽然心里怨恨上了李母,可却一句话也不敢乱说了。
婚事就这样热热闹闹的过完了。
白梧桐大手一挥,也不让蕴阳出去敬酒,更不允许有任何人进去闹洞房,直接就陪着李明珠去了。
现场也没人真敢闹起来,哪怕没有新郎,这一桌子的好菜好酒可不是虚的,够他们好好吃一顿了!
夜幕升起。
李明珠卸掉妆容,羞涩的躺在蕴阳身旁,“相公,我是真没想到,有一天我居然能嫁给皇子,我的婆婆居然是太后,想想都感觉像是在做梦。”
蕴阳嘿嘿一笑,抬手将她搂在怀里,“明天再见到,你就知道不是在做梦了,累了吧,快睡吧。要是不睡……可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你干嘛……”
洞房花烛。
岂能辜负。
第二天一早,
白梧桐还没睡醒,李明珠就先起来了,赶紧收拾一下,打算做早饭。
婵儿听到声音,前来查看,“少夫人不必如此辛劳,夫人昨儿个特地吩咐了,让您多睡一会,别累到身子。夫人从宫里调来一批宫人,回头在这里伺候您,以后您就不必做这些活了,安心陪着少爷,尽早怀上孩子才是正事。”
“这……”李明珠之前还是个要做家务的普通老百姓,结果如今刚一嫁人就可以让人伺候了,突然的转变,让她还有点适应不过来。
婵儿直接搀扶着她去外面的凉亭坐着,“少夫人,有些事情其实不该奴婢说,但您也该知道了。少爷毕竟是四皇子殿下,如今只是在这里隐瞒身份罢了。等殿下真正凭借实力爬到高位那一天,这身份自然也就公布天下了。而您作为王妃,也该适应当王妃的日子,否则若是传出去,王妃还要干活,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太后娘娘磋磨自己的儿媳妇呢。”
这话虽然有点扎心,但的确如此。
婵儿继续道,“还有一件事,您也得学点宫里的规矩,太后娘娘倒是不在乎这些,但是您出门在外,以后回了京城,毕竟代表的是王府,总不好给四皇子殿下丢了面子不是?”
“你说得对……”之前李明珠倒是没想过那么多,她就是个大字不识的老百姓,哪里明白这些道理,她也知道婵儿是为她好。
她固然可以仗着蕴阳的宠爱,以及白梧桐的大度,选择一如既往行事,可这样一来,她自己的名声就不好听了,连累最后还是王府。
更何况,人言可畏。
现在她和蕴阳新婚燕尔,自然是不在乎这些。
可若是以后成了老夫老妻呢?她的名声不好听,连累王府,引得蕴阳厌弃怎么办?哪怕她心里知道蕴阳不是那样的人,也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尤其是蕴阳不可能只有她一个王妃,万一以后有了侧妃,人家做得比她好,那不就把她比下去了吗?
人最怕的就是比较,哪怕再有感情,在比较之下也会消磨殆尽。
李明珠叹息一声,“看来成为一个王妃,当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婵儿重重点头,“就像是太后娘娘,别人都只看到她雍容奢华,位高权重的一面,却不曾看到娘娘也是费劲辛苦一路走到今日的,好几次若不是娘娘聪明,恐怕连命都没了。而且若是娘娘做了什么丢脸的事情,天下之人必将口诛笔伐。所以想要站得高,就要付出很多东西。”
越是高,就越是在乎名声。
这年头对女子太过苛刻,一人就能连累全家。
“我知道该怎么做了,谢谢你。”
婵儿甜甜一笑,如今她都已经二十七八,年近三十,不再是之前那个十六七岁叽叽喳喳的小姑娘,若不是她当初据理力争,白梧桐都想把她和迎春嫁出去了,“夫人不必客气,等着宫人一到,会有人教您的,不必担心。娘娘特意挑选的都是心腹,断然不会对您不好,可以放心着用。”
“好,对了,我得赶紧去给太……给母亲敬茶了!”
白梧桐睡醒都已经日山三竿了。
得知李明珠早就起了,她也就让人准备午膳了。
餐桌前。
李明珠端着茶,“娘,喝茶。”
这是第二杯茶,真正代表她以后要和蕴阳一起生活了。
白梧桐可没有磋磨媳妇,立规矩的意思,直接接过就喝了,“吃饭吧,我再陪你们几天,就该回去了。”
蕴阳只有七日婚嫁,就要回军营。
那时白梧桐也要回京城,做最后的道别。
她不想一辈子都困在皇宫的高墙之中,她想走遍天下,带阿爹阿娘的牌位,一起看看他们想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