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航 作品

第608章 黑洞发电

十个小时后,乔瑞达三人终于到达了第二层所在的平台,推开沉重的大门之后,外面没有走廊,也没有房间,而是一个高度超过三十米,面积至少三千平米的巨大圆形空间。和一层一片漆黑不同,这第二层竟然存在了一种朦胧的光线,是以可以看清这一层的景物。在这个空间的正中,是一团直径十米左右的黑色的球体,悬浮在搬空,缓慢转动。说是黑色不太准确,黑色物品只是吸收所有波段的可见光,可是这个黑色球体,却是黑的纯粹,黑的彻底,似乎可以吞噬世间的一切物质一般。在黑色圆球的外面,是一圈乳白色光晕,和黑色圆球一样,都处于旋转状态,大厅内的光照来源,正是这圈光晕。

在这个黑色球体的周围,建设着大量的金属镂空通道,各种线路管路,也不知道是用来干什么的。这些金属建筑,统一建在距离黑色球体20米以上的位置,没有一个敢深入到黑色球体附近。

乔瑞达三人,站在二层的入口处,愣愣的看着大厅中间的那个黑色球体,身体不由自主的向着那个黑色球体的方向滑动,全靠双手拉住镂空通道两侧的把手,才不至于被那个黑色圆球吸过去。

“我去,这个黑球是什么玩意儿?我怎么感觉,现在咱们感觉到的引力,就是那个黑球发出来的。”

“黑色的圆球,又存在巨大的引力,这不会是一个黑洞吧?”

“黑洞,开什么玩笑,要是月球位置出现一个黑洞,不但月球要完蛋,连带咱地球也跑不了。”

“正所谓宇宙之大无奇不有,也许这是一个小型黑洞呢。就是不知道外星人将如此一个奇怪的黑洞,放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到底是不是黑洞,试试不就知道了,扔个什么东西过去,如果真的是黑洞,一定会把物品吞进去的。”

说着,周小波从背包里随便取出一个小锤子,对着黑色圆球的方向就扔了过去。受到引力牵引,锤子垂直向黑洞的方向飞过去,中间撞上了两次金属管道,稍稍改变飞行方向,但是很快就被引力拉了过去。十几秒之后,那个锤子穿越白色光晕,消失在了黑色球体内部,只留下了一道残影,在球体外围,久久不见消散。下一刻,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吞掉锤子之后,那个黑色圆球竟然剧烈波动起来,旋转速度明显加快,外围的光晕也更为明。黑球周围的一些设备,也被激活,发出各种闪光。一阵巨大的震动过后,整个二层空间亮起了白色灯光,将一切映照的纤毫毕现,除了大厅正中那个黑色圆球,依旧是漆黑一片。作用到几人身上的横向拉扯之力,也消失不见。

“我去,怎么回事,我只是向那个黑球丢了一把锤子而已,反应要不要这么大!”

“这些墙壁上的照明灯是怎么激活的,难道整艘外星飞船已经恢复了供电不成?”

“还真有可能,你没感觉到,咱们现在受到的重力已经恢复正常了吗。再也感受不到那个黑色圆球的拉扯之力。”

“我有一个猜测,说出来,你们评价一下。这个黑色圆球,很可能就是一个小型黑洞,同时它也是整艘外星飞船的供能来源。只要往黑洞内不断投放各种垃圾、石块,随便什么东西,都可以转化成电能,供给整艘飞船使用。”

“用黑洞做为能源,吞噬任何物品,百分百转化成能源,你这个脑洞开的太大了。如果真的能实现,这不比什么可控核聚变更给力,转化效率更高。”

“你这个猜测如果是真的,那建造这艘飞船的外星文明,科技水平就太可怕了。”

说罢,乔瑞达用意念打开系统面板,打开拍照功能,对着黑洞的方向就来了一张,而后立马启动解析功能。下一刻,大量关于人造黑洞,关于黑洞发电机的原理、图纸、和施工方案,一股脑涌入脑海。其中有大量新知识,新公式,新理论,都是乔瑞达未曾接触过的,想要在短时间内学会,怕是有些难度。即使乔瑞达学会了这些知识,想要在地球上复刻一款同样的黑洞发电设备,也是难比登天。地球人类的科技水平,还是太低了一些,距离掌控黑洞,利用黑洞的水平,还有十万八千里那么远。

“喂,谢端阳队长,我看到你们的通讯信号恢复了,能听到我说话吗?你那边什么个情况,难道是探索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你们从外星飞船退

出来了?”寂静的大厅,一片死寂,突然响起的声音,吓了乔瑞达三人一跳,找寻一番,原来是谢端阳携带的通讯器在响。

这个时候,通讯竟然恢复了,耳机里传来刘梅的呼叫,谢端阳也颇感意外,将话筒模式调整到远程连线,说道:“是月球基地吗,我是谢端阳,我们目前还在外星飞船内部。刚刚我们误打误撞,重新激活了外星飞船的电力供应系统。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外星飞船对电子产品的干扰似乎消失了。”

“既然通讯恢复了,那就把航天服自带的摄像头打开吧。我们月球基地这边还有地球飞控中心那里的专家教授,非常好奇外星飞船内部是个什么样子,大家都等着看现场图像呢。”

“好吧,我这就把视频传输打开,现在我们三人处在外星飞船的二楼,现场实在太震撼了,我都不知用什么来形容。”说着,谢端阳操作航天服,打开摄像头,和月球基地、地球飞控中心,建立起视频连线。当刘梅等航天员和瑞达航天城飞控中心内的几百名工作人员,看到直播画面,尤其是看到大厅中心的那个小型黑洞的时候,惊呼声几乎连成了一片,即使隔着几十万公里的遥远距离,都能听的到。

“谢端阳同志,能跟我们说一下,那个大厅中间的黑色圆球是什么东西吗?”一个苍老声音在耳机内响起,或许是太过激动,说话都有些颤抖。

“我们初步推测,那是一个小型黑洞,刚刚我的同事,扔了一个锤子进去,被那个黑洞完全吞了下去,然后黑洞两端射出两股喷流,接着飞船的电力就莫名奇妙恢复了。”乔瑞达的声音接入通讯,以猜测的口吻说出了系统给出的答案。

“这竟然是一个黑洞,可以控制的黑洞,这太不可思议了。”

“是呀,制造这艘飞船的外星人太厉害了吧,竟然能够制造并控制黑洞。”

“不是说黑洞可以吞噬万物,只吃不拉吗,那个喷流又是怎么回事?”

“按照千里眼太空望远镜的最新观测结果,大部分黑洞在吸取大量星际物质的同时,在两端也会发射超高速喷流。也许外星飞船上这个装置,就是利用这个原理来处理垃圾,顺带发电供应飞船使用。”

“谢队长,你们能沿着金属通道向前走一下吗,这里距离黑洞还是太远了,看不到一些细节?”

“往前走没问题,我就怕这些金属通道年久失修,万一承受不住我们的重力,发生断裂就麻烦了。”谢端阳有些迟疑的回答道。大厅中心的那个东西,体积再小,也是黑洞,连光线也能吞噬的黑洞,万一一脚踩空,跌入黑洞,那整个人就没了。

“我建议你们在腰上挂一个安全绳,再尝试接近黑洞,万一出现通道断裂的情况,马上回来。”一位老专家给出了他的建议。

“好的,我这就尝试一下。”

说罢,谢端阳找出先前索降用的绳子,一端绑在腰间,一端固定在大门旁边的金属把手上,然后手脚并用,小心翼翼的沿着一个金属通道,朝黑洞的方向走了过去。事实证明,大家还是多虑了,外星文明的金属加工工艺非常先进,这些金属镂空通道,即使过去了上万年,依旧没有锈蚀,没有损坏,非常结实。还有就是飞船供电恢复之后,黑洞附近的引力已经恢复了正常,再也感受不到黑洞的横向拉扯力道。谢端阳成功走到通道的尽头,距离黑洞十几米远的地方。

看到谢端阳没事,乔瑞达和周小波各自绑了一条安全绳,也跟着走了过去。刚刚离得远还不觉得什么,这会儿近距离观察黑洞,当真是漆黑一片,幽森恐怖,压迫感十足,再离近一些,怕是连灵魂都能吸进去。

乔瑞达三人在外星飞船第二层停留了近一个小时,在地面专家的指导下,进行了各种测试。事实证明,这个黑洞虽然小,性质却和真正的黑洞差不多,胃口很好,什么都吃,废弃设备、金属零件、无线电波、各种光线,只要接近到黑洞一定范围内,都会被吞噬。而后这些被黑洞吞下去的东西,又通过一系列未知的转化过程,转化成大量电力,供应整艘飞船运转。

“现在可以下结论了,大厅中间这个黑色圆球,确实是一个小型黑洞,所有性质都符合黑洞的定义,只是体型小了一些,引力也没有正常黑洞那么大。”

“啧啧啧,不愧是能够

横跨无数光年,造访太阳系的外星文明,竟然能够将黑洞做为能源使用,这科技水平,先进到没边了!”

“不知道这个黑洞发电装置的最大功率有多少瓦,转化率又是多少。这艘外星飞船,能够进行星际飞行,想来靠的就是黑洞发出来的电力。”

“这个黑洞发电装置,咱们也就看看,开开眼界。以地球目前的科技水平,想要破解其原理,进行仿制,基本不可能。”

“咱们地球人类核聚变发电还没搞明白呢,就不要好高骛远,研究什么黑洞发电了。”

“可惜呀,隔着屏幕,终究差了点意思,好多大型测试仪器都用不上。要是能把这艘外星飞船开回地球就好了,咱们就可以登船,进行现场测试了。”

“这可是一艘直径上千米的大家伙,还是上万年前坠落在月球南极的,想要重新启动,开回地球,谈何容易。”

“这艘外星飞船太过先进,以咱们的科技水平,想要修复很难。能够破解部分技术,带回来,我就知足了。”

“我敢说这艘外星飞船,就是咱们华夏的一大机遇,利用好了,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超过所有西方国家不是梦。”

“黑洞的性质摸索的差不多了,还是去上面几层看看,都有什么东西吧,尤其是留意一些书籍、电脑、存储器之类的东西。如果能找到现成的技术资料就好了,哪怕是外星文字写成的资料,破解起来,也比从成品进行逆向研究容易。”

乔瑞达三人从善如流,沿着原路返回楼梯间,继续向三楼进发。随着飞船恢复供电,疑似电梯的装置也恢复了运转,只是这些设备至少上万年没有运转了,谁知道会不会存在安全隐患,在没有进行全面测试之前,还是走楼梯来的放心。

经过十几分钟的艰难攀登,乔瑞达三人终于来到了三层,推开大门之后,看到的同样是一个面积巨大的大厅。只不过这一层没有黑洞,也没有那些纵横交错的金属通道,只有一些种植设备,和大量干枯的花草树木。这些植物和地球上的植物造型完全不同,只有个别的长相类似。

或许是死亡了太多年,所有树干枝叶都已经干枯腐朽。原来没有任何震动,没有空气扰动,这些植物还能保持原来的样子。乔瑞达三人走近之后,稍稍受到干扰,这些植物,无论是花草,还是高大的树木,通通化成细碎粉末,嘭的一声散落一地。这样的事情,刚刚出现的时候,乔瑞达他们被吓了一大跳,都不敢接近那些植物了,唯恐破坏了这些珍贵的外星植物标本。后来还是地球上的考古专家告诉他们,这种完全氧化的植物,谁来了也救不了,只要空气稍有扰动,就会碎成一地残渣。只要做好拍摄记录工作,大可以放心的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