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圣明。”
梁天道躬身行礼,言辞恳切。
“我天道院近来广开才路,吸纳了众多修行天才,如今已汇聚起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我们不仅在修炼上精益求精,更时刻准备着为国家效力。”
“从抵御妖兽侵袭,到协助边疆驻军,天道院及其麾下的修行势力均有所贡献。”
说到这里,梁天道话锋一转,语气中带上了一丝微妙。
“然而,臣也注意到,同为修行界的重要支柱,青云院却似乎并未如天道院一般积极投身于国家大事之中。”
“臣非有意指责,只是希望青云院亦能如我等一般,为九州的安宁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言一出,殿内气氛顿时微妙起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转向了李青书,作为青云院的代表,他此刻的反应至关重要。
然而,李青书却并未立即反驳,只是淡淡一笑。
“梁国师言之有理。”
李青书缓缓开口,声音平和而坚定……
梁天道没想到李青书竟然这么不痛不痒的一句话,瞬间被憋了口气。
可是又不能在众人面前显露出来。
只好轻哼一声,甩了甩衣袖,不再开口。
就在气氛再次陷入凝重之时,太子却是站了出来……
“父皇,近来天机老人他老人家推演天机。”
“言及未来北蛮之患,将有一人挺身而出,成为解决此大难的关键。”
太子的话语在殿内回荡,每个字都重若千钧。
此言一出,众大臣纷纷哗然,议论声四起。
有人立刻联想到战家,那个世代镇守北部边疆、与北蛮有着不解之缘的家族。
“定是战红衣无疑,她出身战家,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武艺与智谋,定能担当此重任!”
一位大臣高声说道。
然而,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但闻青云院青书道长,虽成立不过一年,却已声名鹊起。”
“其修为与智慧皆属上乘,或许他便是天机所指。”
九州皇闻言,目光深邃地望向李青书与战红衣,似乎也在期待他们的回应。
此时,战红衣微微一笑,那笑容中既有对李青书的信任,也有对大局的把握。
她轻声说道。
“一切但凭夫君安排,微臣自当全力配合。”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原来战红衣早已将一切托付给了李青书。
其实这不过是战红衣和李青书进宫之前早就商量好的罢了。
听到这话的太子心中则是五味杂陈,愤怒与不甘交织。
虽然早就知道战红衣与李青书之间的婚约,却未曾料到两人之间竟有如此深厚的默契与信任。
不过以太子对女人形体的了解……这李青书和战红衣至今还未曾圆房……
那自己岂不是……
想到这,太子却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
当问题自然而然地转到了李青书这里。
他的内心如同被乌云笼罩,复杂而沉重。
并没有完全像表明上那般云淡风轻……
最初带着庄豆豆离开青云观来参加天骄大比,李青书就没想过掺和这皇家之事。
可如今却是在这权利的漩涡越陷越深,身不由己了……
他深知,自己此刻的每一个举动、每一句话,都不仅仅关乎个人。
更牵涉到青云院的未来、修行界的稳定,乃至整个皇朝的安危。
况且,如今李青书被九州皇以庄豆豆作为筹码钳制。
这种感觉让他既无奈又愤怒。
不过李青书心里也明白,九州皇此举虽非光明磊落。
却也是帝王之术,为了皇朝的稳定与延续,不惜一切代价。
而庄豆豆,这个他自己唯一的徒弟,也是无辜地被卷入了这场权力的漩涡之中。
尽管如此,李青书并未表现出丝毫的慌乱与失措。
自从李青书回到落叶城后。
对于青云院的事务、修行界的动态。
以及自己私下里调查到的有关皇朝稳定的种种信息。
李青书皆对九州皇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他与九州皇之间,似乎形成了一种微妙的默契,一种基于共同利益与目标的默契。
然而,这种默契的背后,却隐藏着深深的算计与博弈。
至于庄豆豆被下天牢之事,李青书虽表面不动声色,但内心却是十分生气的。
他清楚,这是九州皇在向他施压,逼迫他不得不就范,去解决北边那个棘手的北蛮之患。
然而,李青书也并非毫无对策。
如今他决定将计就计,为自己争取更多的筹码……
接着,李青书面对殿内众人,目光坚定而直接,他缓缓开口。
“陛下,贫道恳请陛下即刻释放庄豆豆。”
“此事与北蛮之患并无直接关联,将无辜之人卷入其中,非我九州皇朝之道。”
太子一派的人,包括太子在内。
在听到李青书提出释放庄豆豆的请求后,立刻表现出了强烈的反对态度。
他们的言辞激烈且充满敌意,仿佛要将李青书及其主张彻底驳斥得体无完肤。
太子首先发难,他站起身来,目光冰冷,直视着李青书。
声音中带着隐隐的怒气道。
“李青书,你此言何其荒谬!”
“庄豆豆身为我朝子民,如今还是父皇亲封的青云公主。”
“却因一己之私,导致北蛮压境,危及九州安危。”
“如此重罪,岂能轻易饶恕?你竟敢在此为他求情,莫非是与她同流合污,意图不轨?”
太子的话语如同一把锋利的刀,直插李青书的心口。
但李青书面不改色,依旧保持着冷静与坚定。
而太子身后的党羽们见状,也纷纷附和,他们的声音此起彼伏,充满了对李青书的不满与指责。
“是啊,李青书,你看看你现在做的是什么?”
“竟然为了一个罪人求情,你这是在置我朝颜面于何地?”
一位大臣站了出来,义愤填膺地说道。
“不错,庄豆豆的所作所为,已经严重损害了我朝的利益与尊严。”
“若不严惩,何以服众?何以震慑那些心怀不轨之徒?”另一位大臣也跟着附和道。
李青书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淡笑,那笑容中皆是对太子等人的不屑。
“太子殿下此言差矣。”
“据贫道所知,北蛮使臣尚未遇难之前,北蛮大军便已有异动,压境之势初现端倪。”
“这明显是有心之人为我九州皇朝制造的困境,目的何在,尚需进一步查证。”
“但将责任全然推给庄豆豆,实属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