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酪拿铁 作品

第174章 天道院黑暗

在这生死存亡之际,李青书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绝。

他缓缓从怀中取出一本古朴的纸张,那是他早已准备好的召唤渡难剑的那一页……

“书”字之上,最后一点尚未点下,却仿佛承载着千钧之重。

李青书深吸一口气,凝聚全身灵力,指尖轻点,那一刻,天地为之色变。

只见一道耀眼的光芒自纸张中迸发而出,直冲云霄。

随后,一柄古朴而威严的长剑——渡难剑,凭空出现在战场之上。

剑身之上流转着淡淡的灵光,仿佛能斩断世间一切阻碍。

渡难剑一出,三大院长首当其冲。

他们虽为武林中的佼佼者,但在渡难剑那无匹的剑芒之下,却显得如此渺小。

只见剑光一闪,三大院长便如同断线风筝般被斩飞出去,生死未卜。

这一幕,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震撼,梁天道更是瞳孔骤缩,难以置信地望着那把传说中的神剑。

然而,战斗并未因此结束。

梁天道深知,若不能尽快解决李青书,待其恢复过来,自己也将面临灭顶之灾。

于是,他终于拿出了自己的底牌……

——半步锻魂修为。

只见他周身灵力沸腾,气势瞬间暴涨,仿佛一尊从地狱中走出的魔神。

向李青书发起了致命一击……

这一击,汇聚了梁天道毕生所学,威力之大,足以撼动天地。

李青书虽已召唤出渡难剑,但在梁天道这半步锻魂修为的全力一击下,仍是不堪重负。

被重创倒地,鲜血染红了衣襟。

此刻李青书却是望向了另一侧的战红衣……

只见她正被四名长老围攻,身形踉跄,显然已是强弩之末,危在旦夕。

李青书的心中瞬间涌起一股无法言喻的焦急与愤怒。

没有丝毫犹豫,李青书猛地转身。

不顾自己背后暴露给敌人的致命空档,如同离弦之箭般冲向战红衣……

他的动作之快,几乎让周围的空气都为之震颤。

然而,就在他即将接近战红衣的那一刻。

一道凌厉的剑气自背后袭来,狠狠地劈在了他的背上,鲜血瞬间染红了他的衣衫。

但李青书并未因此停下脚步,他强忍着剧痛,用尽全身力气将战红衣护在怀中。

同时挥动手中的天乌剑,将周围的敌人一一击退。

然而,战红衣的伤势显然比李青书想象的更为严重……

她挣扎着吐出一口鲜血,随后便陷入了昏迷之中,脸色苍白如纸,气息微弱。

梁天道见状,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以为终于解决了这两个棘手的对手。

然而,就在他准备乘胜追击之时,两道身影突然出现在战场上。

这二人正是黄金与白银,他们一直隐匿暗处这才上前……

他们的出现让梁天道感到了一丝意外,但更多的是不屑。

不过,接下来的一幕却让所有人都为之震惊。

黄金与白银对视一眼,眼中闪过决绝之色。

他们竟然选择了自爆,将体内所有的内力与生命力在瞬间爆发出来。

形成了一股毁天灭地的力量,直冲梁天道而去。

这股力量之强,即便是梁天道也感到了一丝心悸。

他连忙运起全身功力抵挡,但即便如此,也被这股力量震得连连后退,脸色苍白。

而主李青书则趁着这个机会,抱起昏迷的战红衣。

借助黄金和白银自爆产生的混乱,迅速逃离了战场……

望着李青书与战红衣远去的背影,梁天道愤怒地咆哮着。

他无法接受自己竟然会败在这两个年轻人手中。

然而,事实已经摆在眼前,他只能无奈地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

……

大战的硝烟虽已散去,但其余波却如同涟漪般在九州境内扩散开来,引发了前所未有的轩然大波。

一则则令人震惊的消息如同野火燎原,迅速传遍了每一个角落。

首先,是关于梁天道及其天道院的丑闻。

据传,天道院在战后非但没有收敛锋芒,反而更加嚣张地干预各大宗门的内部事务,尤其是针对宗主更替之事。

他们利用权势,强行安排亲信或顺从者上位,排挤那些有能力却不愿屈服于他们意志的修行者。

与此同时,另一则消息则将矛头指向了皇室,特别是太子殿下。

据称,太子在治理国家上存在着严重的失德行为。

他不仅未能有效应对外敌入侵,反而在关键时刻,故意让兵部和户部拖延军饷粮草的发放。

导致前线将士们饥寒交迫,战斗力大打折扣。

这种置国家安危于不顾、将士兵生死抛诸脑后的行为,彻底激怒了九州百姓。

这两则消息如同两颗巨石,在九州境内引发了人们强烈的反响……

在九州的大街小巷,茶馆酒肆,乃至田间地头。

百姓们对于近期流传的种种传闻议论纷纷,情绪复杂而愤怒……

“你们听说了吗?”

“天道院那帮人现在可是越来越过分了,竟然连宗主换人都要插手,这不是明摆着要咱们宗门乱套嘛!”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在村口的大树下,对着围坐一圈的村民愤愤不平地说道。

他的声音里充满了对天道院行径的不满与担忧,引来周围人的纷纷附和。

“可不是嘛,我听说他们还逼着咱们修行者去北方那苦寒之地。”

“说是历练,实则就是拿咱们当苦力使。”

一个年轻的修炼之人接过话茬,眉头紧锁,眼中满是对未来的不确定与恐惧。

他的话音刚落,周围便响起了一片唏嘘声。

而谈及太子失德之事,百姓们的情绪更是激动不已。

“太子殿下怎能如此昏庸无道?”

“前线将士浴血奋战,他却在这里拖欠军饷粮草,这不是让咱们的子弟白白送死吗?”

一位中年妇女,眼中含泪,声音哽咽。

她的控诉触动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心弦,大家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与愤慨。

“听说朝廷里也是暗流涌动,许多忠良之士都因直言进谏而遭贬谪,这天下怕是要不太平了。”

一位书生模样的青年,手持折扇,轻轻摇动,眼中闪烁着忧国忧民的光芒。

他的话虽然含蓄,却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朝廷内部的腐败与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