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不凡闻言,也是眉头紧锁,沉默片刻后,他缓缓开口。
“此事关系重大,不能草率决定。”
“今日之议,就到此为止吧。”
陆不凡的话语刚刚落下,带着几分凝重与深思,城墙上的气氛一时陷入了沉寂。
然而,就在这微妙的时刻,李青书却突然展颜一笑。
没有多余的言语,只见他身形一展,从城墙上凌空跃下。
李青书的目标直指下方那些正待离开的的北蛮来使。
尤其是那位刚刚提出“交人退兵”要求的使者。
在众人的惊呼声中,李青书的剑光如闪电般划破长空,带着不可一世的锋芒,直接冲击向了北蛮来使所在的方阵。
十人盾牌防御,本应是固若金汤,但在李青书那超凡脱俗的剑法面前,却显得如此脆弱不堪。
只听得“咔嚓”几声脆响。
李青书手中的天乌剑如同切割纸张一般,轻易地破开了那十面坚实的盾牌。
剑尖所指,无坚不摧。
随后,他的身形一闪,已来到了那名来使的身前,剑光一闪。
那名来使连反应的机会都没有,便已经倒在了血泊之中。
这一幕发生得太过突然,以至于双方士兵都愣住了,目光中满是不可置信。
谁能想到,在这样一个紧张对峙的时刻,李青书竟然会选择如此极端的方式?
陆不凡与战红衣也是面面相觑。
特别是身为镇北将军的陆不凡,眉头微蹙,担心这一举动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
但事已至此,他们只能迅速调整心态,准备应对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任何变故。
北蛮方面得知来使被杀的消息后,愤怒如同狂风暴雨般席卷而来。
他们视此为极大的侮辱与挑衅,誓要报此血海深仇。
北蛮的将领们纷纷请战,要求立即发动全面进攻,以雪前耻。
而在镇北军这边,气氛同样凝重而紧张。
虽然将士们对北蛮的侵略行为深恶痛绝,但多年来的战争规矩也让他们对李青书的行为感到震惊与不解。
许多将领认为,杀来使是违背战争伦理的行为,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后果。
面对众人的质疑与指责,李青书却显得异常冷静与坚定。
他站在众人面前,目光如炬,声音铿锵有力地说道。
“人家骑着脖子拉屎了,你们还在考虑应不应该?”
“杀了就杀了,不杀也会继续被进犯。”
“就算把我交出去,他们出尔反尔,你们又当如何?”
“只有拳头才是硬道理。”
说完,李青书便头也不回的拂袖离开了。
随着日子推移,关于李青书决然杀使的行为在镇北军中引起了广泛的涟漪。
这股情绪逐渐汇聚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暗流。
许多将士开始私下议论,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对李青书这一举动的质疑与不满。
“咱们镇北军历来以仁义之师自居,怎可轻易破坏外交规矩,斩杀来使?”
一位老将摇头叹息,他的声音虽轻,却字字沉重,仿佛每一句都敲打着在场人的心。
这样的声音很快在军营中蔓延开来,士兵们开始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低声讨论着李青书此次的行为。
他们中有人担忧此举会引来北蛮更猛烈的报复,也有人认为这违背了作为将士的荣誉与道德。
而这份不满,自然很快也波及到了战红衣身上。
几个年轻的将士围坐在营帐里,语气中满是鄙夷。
“女子就是女子,嫁了人后也不过是个普通妇人罢了。”
“就是,亏得她以前还是红虎将军呢,真给战家丢人!”
……
这些风言风语自然也或多或少会传到李青书和战红衣的耳朵里。
不过对这二人根本没有分毫影响。
战红衣知道李青书做任何事情之前肯定是有十足把握的。
所以她并不担心北蛮军队会疯狂反扑。
而李青书则是完全不在乎这些人怎么看他。
本来他就是因为庄豆豆在九州皇手里才不得来这地方。
还想让他看别人的眼色?
门都没有!
不过这个消息却如同野火燎原,迅速从边疆传至繁华的京都。
激起了朝堂之上的轩然大波。
众多大臣闻讯后,纷纷聚集于金銮殿前,言辞激烈地弹劾起李青书与战红衣来。
“陛下,李青书此番擅自斩杀来使,有违国体,更损我大国颜面。”
“此等行径,岂能姑息!”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臣首先发难,言辞之间满是愤慨。
紧接着,众多大臣纷纷附和,有的指责李青书行事鲁莽,不顾大局。
有的则担忧此举会引发边疆动荡,危及社稷安宁。
一时间,朝堂之上,声讨之声此起彼伏。
然而,就在众人声讨之际,二皇子一脉的朝臣却站了出来。
他们以一种近乎挑衅的姿态,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诸位大人言之凿凿,但似乎忘了一件事。”
一位二皇子的心腹大臣慢条斯理地说道。
“李青书与战红衣,他们如今本质上仍是修行者,而非纯粹的朝廷官员。”
“再者,青云院院长与副院长之职,他们早已挂冠而去,如今又有何职责可言?”
“诸位如此急切地弹劾,岂不是有些师出无名?”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陷入了一片寂静。
大臣们面面相觑,不少人心中暗道。
这二皇子一脉,果然狡猾。
竟在此刻搬出修行者与朝廷官员的身份之别,意图为李青书与战红衣开脱。
太子更是一脸怒色,向前一步开口说道。
“诸位爱卿,本太子以为,身份虽异,但律法无别。”
“李青书毕竟是我九州大地之人,代表着我国的颜面与尊严。”
“斩杀来使,无论出于何种原因,都实属大罪,不可姑息。”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响起了一片议论声。
有人赞同太子的观点,认为律法面前人人平等,不应有例外。
也有人则面露难色,似乎在为如何平衡律法与实际情况而犯难。
就在这时,一个不同的声音响起,带着几分不羁与挑衅。
“杀了就杀了,又不是没杀过。”
“战场上刀光剑影,生死无常,何必如此斤斤计较?”
“再说了,李青书那是咱们九州大地修行者看不过去自发行为,谁又能说清其中原委?
“谁若真要追究李青书的责任,那就让他自己去杀李青书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