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红衣与赵老三,两位副院长,如同两座巍峨的山峰,屹立于青云之巅。
而身为院长的李青书却是很少来到青云院的……
即使偶来过来一次,也是怡然自得的坐在训练场的老槐树下面。
手捧着一壶清茶,悠哉悠哉的看着青云院的弟子们修炼并不多说什么。
青云院的弟子们,虽然表面上对李青书的高冷孤傲感到敬畏,私下里却也不乏好奇与猜测。
他们总以为院长之所以如此神秘,定是因为其实力深不可测,足以傲视群雄,所以才不屑传道受业。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是……
李青书只是对教导弟子修炼一窍不通罢了。
就连他唯一的弟子庄豆豆,说白了也基本都是自己摸爬滚打过来的。
战红衣和赵老三这两位副院长每日兢兢业业的教导弟子。
而李青书这位青云院的最高掌舵人却是在天天在青云观帮着别人解惑渡难……
不过李青书也并非一无所获。
至少如今他的解惑进度已经又够再买十斤情花了……
此时李青书已经拥有六十斤情花,距离解毒需要的一百斤已经越来越近了。
……
不过,这日晚上,一个黑色的身影却是打破了青云院这看似平静的日子……
夜色如墨,青云院的灯火已逐渐熄灭,万籁俱寂之中,林邦开始了他的秘密行动。
他换上了一身紧身夜行衣,将面容用黑巾遮掩,只露出一双锐利的眼睛……
首先,他避开了青云院主要路线,利用对地形的熟悉,悄无声息地穿越了后院的一片密林。
这片密林是青云院的天然屏障,也是林邦逃脱视线的好去处。
他穿梭于树影之间,脚步轻盈,不发出丝毫声响,仿佛与夜色融为一体。
穿过密林后,他迅速撬开了一扇看似坚固实则暗藏机关的木门,门后是一条狭窄而曲折的地道。
在地道中,林邦凭借着微弱的烛光与记忆,迅速前行。
地道曲折蜿蜒,时而上坡,时而下坡,仿佛一条通往未知的迷宫。
但林邦对此早已了如指掌,他脚步不停,心中却暗自盘算着如何将消息安全送达。
终于,经过一段时间的跋涉,林邦来到了地道的尽头。
这里是一个隐蔽的出口,位于青云院外的一处荒凉之地,平日里鲜有人迹。
他轻轻推开出口处的杂草,小心翼翼地探出头去,确认四周无人后,迅速钻出了地道。
一出地道,林邦便立即联系上了早已等候在此的神秘人……
林邦将手中的密信交给了此人,并简短地说明了情况。
他知道自己已经完成了任务。
再次确认了四周的安全后,林邦转身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而与他刚刚接头的神秘人,则是迅速将密信呈交给了太子和梁天道手中……
……
不过几日的功夫,这封关于青云院内部的密信便送到了京都的太子府邸。
“大人,太子殿下,密信已至。”
探子的声音虽轻,却难掩其中的急切与慎重。
门扉轻启,一道微弱的光线从室内透出,照亮了探子紧绷的脸庞。
他迅速上前,双手呈上那封写着着青云院信息的密信,随后便退至一旁,静候吩咐。
梁天道与太子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期待与凝重。
太子轻轻接过密信,拆开火漆封印,与梁天道一同细细阅读起来……
随着内容的展开,两人的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
片刻之后,太子放下密信,转头看向围坐四周的幕僚们,沉声问道。
“诸位对此有何看法?”
此刻一旁的吕献率先开口,言语中透露着几分轻视之意。
“青云院目前的弟子确实偏少,且多为散修出身,根本不足为惧。”
“年轻虽好,但经验不足,散修虽强,却缺乏统一的指挥与配合,恐难成大气候。”
此言一出,其余幕僚也纷纷点头附和,亦是觉得这新兴起的青云院不过是浪得虚名罢了。
一直未曾开口的陈四海此刻也是轻笑一声,接着语气狠厉道。
“哼。”
“不过才刚刚兴办几月有余,还能反了天不成!”
“若真有不好的苗头,便将这些青云院的天之娇子都宰了便是。”
然而,梁天道却轻轻摇了摇头,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微笑。
他缓缓站起身,目光扫过众人。
“诸位言之有理,但在我看来,李青书此人行事向来不按常理出牌。”
“他的每一步棋都看似奇怪,实则暗藏玄机。”
“李青书虽年轻,却智计百出,从未在任何事情上吃过亏。”
“而他招揽的散修虽无宗门背景……”
“更都是青年一辈修行者中的翘楚,他们一个个心志坚定,天赋过人。”
“这样的力量,若能加以整合与引导,其潜力将不可估量。”
太子听到梁天道这番话,面色也越发凝重起来……
而梁天道更是将目光转向太子,沉声道。
“况且,这李青书乃是九州皇亲自赏封的青云院院长……”
“九州皇看人的眼光,想必太子殿下是最清楚不过了。”
在梁天道的话语落下之后,密室内的气氛似乎凝固了一瞬。
太子蹙着眉头众人脸上一一扫过,沉默了半晌才冷声开口……
“不要对任何事情掉以轻心。”
“你们所安插的眼线需要更加紧密地监视青云院的一举一动。”
“不仅要关注青云院弟子的实力增长,更要留意他们的意图与动向。”
“本宫要确保在第一时间掌握青云院的最新情况,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
命令下达,那位负责情报的幕僚立刻领命。
表示会立即加强对青云院的监视力度,确保不遗漏任何重要信息。
而其他幕僚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他们明白太子的担忧并非无的放矢……
毕竟李青书这个人实在太让人捉摸不透,稍不注意就可能在他手里栽个大跟头。
除了太子府邸,此刻的乾清宫亦是气氛十分凝重。
此刻,在宫中侍奉多年的大太监总管洪泉站在九州皇一侧,却是连大气都不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