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祭祀大典
现在漠北草原诸部,剩余部落早就散的散,败的败,完全没有了反击的能力。¢x_i¨a¢o+s!h~u\o,w`a!n!b_e?n¢..c,o-m′
漠北草原诸部对于大明朝来说,就完全没有了任何的威胁。
大明朝的这一战,很快传播了番邦诸国。
其他以前还能够稍微挑衅,威胁大明的国家,就比如高丽,都收敛了不少。
毕竟谁也不想成为第二个漠北草原。
但是这也让其他国家对于大明产生了忌惮之情,他们虽然不敢单独在明面上,和大明产生冲突。
但是他们其他几个国家私底下都在联合在一起,尤其是沿海的几个国家。
他们借助海域绕了一个大圈进行联系,躲避大明的监视。
他们都想要寻求更好的合作。
因为毕竟大明现在这么强,谁都害怕大明把他们国家全部吞并。
到时候他们连生存的能力和机会,就彻底的没有了,他们必须先联合起来。
只不过在这联合之势没有彻底稳定下来的时候,他们不会和大明直接产生冲突。
只不过他们也算安生了好几年。
朱元璋对于大明朝这几年的平稳发展,感到十分满意。^1,7?n′o·v~e?l+.\c^o/m,
之前的他还算节俭,想着不能够铺张浪费,大明朝得来不容易。
现在看着大明朝如此繁荣的景象,朱元璋想要感谢上天的恩泽。
于是朱元璋准备在年末的时候,集备全国察祀太典。
祭祀大典的事情,让全国百姓都很兴奋,百姓们都津津乐道。
即使不能够参加祭祀大典,但是各地百姓都自发,或者顺应地方政府带领,进行祭祀祈福感恩活动。
整个大明热闹非凡。
这件事情很热闹,就即使在四山围绕之间的鸡鸣山都有所听闻。
任以虚也是从书童那里得知祭祀的事情。
“我也好想去看看啊。”
“我可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庞大的祭祀大典。”
这可是一件国家大事,所以书童他们也很想去参加,但是他们必须留下来照顾任以虚,并不能离开鸡鸣山。
任以虚站在两个聊天的书童的背后,说道:“祭祀大典?”
书童突然听到了身后传来了任以虚的声音,吓了一大跳。
“任先生。”
“你们说的祭祀大典是什么?”
他们来到鸡鸣山的时候都经过训练,丝毫不能够和任以虚透露大明的消息。£秒:#章^节\′?小?说¤xt网ˉ \?无u?·错=内¤<容e}?
所以书童们他们只是笑了笑,然后解释道:“回禀任先生,最近几年我们村发展得很好,这只是我们村为了感谢上天福泽,所举办的祭祀大典。”
任以虚听到他们即使发展了之后,思想都还是那么封建,有些失望的摇了摇头。
“看来想要村子彻底的富强起来,我必须改革他们的这种封建迂腐的思想。”
“书童,备纸墨,我要给朱老爷子写信。”
书童每个人都被交代过,必须要听任先生的话,且不可忤逆。
所以书童们很快就把任以虚所需要的纸墨给拿过来了。
“祭祀大典不宜举办。”
任以虚的第一句话,就把书童吓了一大跳。
“不,不举办了?”
书童有些惊愕,作为书童他自然也知道一些礼法之事,当今圣上圣御天下,怎么能不举办祭祀大典昭告四海呢?
虽然任先生深受当今喜爱,但是如此直接的说,会不会触怒龙颜,到时候他们作为书童都得倒霉。
所以这位书童执笔的手不断颤抖,不知道该不该写下去。
另一位书童在一旁看着,同样是心惊肉跳,于是便尝试着开口道:“任先生,老爷子为了这个祭祀大典,已经准备颇多时日,何况敬天法祖这是自古以来皆有之,如果突然不举办了,许多村民心里可能也会不舒服。”
任以虚皱眉,他没想到,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教导,为了帮助村子不断发展,让这大山里的人走出去,他可是费了不少
心血。
然而到了现在,这些村民心中依旧充满了,封建迂腐的迷信思想。
虽然祭祖是好事,但是太过于看重,难免就会剑走偏锋,有失偏颇,导致人心中迷信鬼神之说!
任以虚这时候突然想到了鲁迅先生:“救国救民需先救思想,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这村子才能够有真的进步!”
任以虚突然深深吸了一口气,言语中带着不容拒绝的意味,说道。“我说,你写,一字不漏!”
见任以虚如此坚持,书童哪里还敢继续反对,只好硬着头皮,将任以虚的话一字不差的写下来。
朱元璋原本满心欢喜的准备祭祀大典,可这时候,却有人送上来了,任以虚的有关祭祀大典举办的建议信。
朱元璋还有些期待,莫非任先生对于祭祀大典还有所研究?
“来,给咱念一念任先生的信!”
朱元璋吩咐秉笔太监将信拆开,念给他听,但是这秉笔太监眼睛一瞟,还没细看,就突然一个哆嗦,不知道该不该将这信中的内容念出来。
“怎么回事?”
朱元璋的眼睛看着案牍上的祭祀大典规划图,伸着手指——划过,在心中确定每一道流程,确保没有遗漏,然而半天却也没听见这太监说话。
“奴,奴婢不知道该不该念出来......”
这秉笔太监实在有些心惊胆战。
朱元璋有些不悦,抬头看了他一眼,口中吐出一个字:“念!”
“是,是!”
这太监开口一句便将朱元璋惊吓到。
“我认为,这祭祀大典不宜隆重举行,可以祭祖,但是对于天地鬼神,一概摒弃,其原因有三,村民......”
“任先生真是如此说?莫不是你这个太监胡诌的吧!”
朱元璋面色一沉,一把扯过信来,打眼向信上看去。
奉天殿当中的宫女和太监,见到朱元璋如此神色,纷纷颤抖,生怕朱元璋大发雷霆,他们搞不好也被殃及池鱼。
然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朱元璋一言不发的看完信件之后,将信重新放回到案桌之上,没有说任何话,面色重归于平静,只是继续看着这祭祀典礼的流程。
众人心中骇然,莫非任先生真的说了什么大逆不道的话,惹得陛下如此不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