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古法工艺收庄稼

见沈清棠纠结的表情,沈清紫摆摆手,“不用安慰我。?2:?@8]/.看¨a\书x网?` ?免?费*?阅%?读?{′该哭的早就在王员外家哭完了。如今的我就是沈清紫而己。

最多也就不甘心,凭什么是他提出断绝父女关系而不是我?!”

沈清棠理解沈清紫的感受,只是,“大伯提出来,别人只会骂他不是东西。你若提,旁人怕是要说你不孝。”

人言可畏。

不是所有人能如沈清棠这般经历。

“伯母是怎么回事?”

“沈岐之坏事做多遭报应了呗!”说这句话时沈清紫唇角止不住的上扬。

“县令正风光时,沈岐之西处跟沈家人嘚瑟。尤其是三叔三婶儿那儿。沈岐之能一天去三趟。

还去沈炎哥那儿嘚瑟过。

当然,也没放过二叔二婶儿一家。

可惜,他没嘚瑟多久,县令突然就被雷劈死了!

他的靠山都倒了,没多久就被衙门轰了出来。

反倒是你们家,清柯进了衙门。虽说是个小文书,总归是吃皇粮的。”

沈清棠没说话,静静的听着。

三个月的空白,得需要不同的人填满。

“沈岐之什么德行你也清楚。他素来要面子不要里子。家里揭不开锅,还要一家人穿金戴银。^y¢e`x,i?a′k-e·.?c!o^m¨

上个月因为付不出房租被房东赶了出来。

那么大一家子人要吃穿嚼用,可惜一家子都养尊处优没一个能干活的。

沈岐之就跟着二叔学,开始发卖妾室。

没办法,他的女儿像我这样能嫁人的,早被他嫁出去铺了路。

沈岐之比二叔还没下限。

二叔最多只让妾室出去做工。

沈岐之怕家里的妾室会像二叔家的妾室那样合起伙来对付他,首接发卖。

他指使人牙子当街竞拍。”

沈清紫说到这一段咬牙切齿,“沈岐之才是沈家人里最不是东西的畜生!”

他要面子的时候还像个人,不要脸的时候畜生都不如。

沈清棠属实也没想到沈岐之还能干出这么没下线的操作。

都不知道说什么。

也终于明白沈清紫为什么说把她娘赎回来了。

她想到这,沈清紫也恰好说到这里,“幸好咱们有外卖员,消息灵通些。我收到消息时我娘还在台上。我就让天天拿了银两去把我娘赎了回来。”

沈清紫回头指了指后厨方向,“我娘这段时日都跟着晓云姐在后厨学做甜点。日常我们仨就作伴住在后院,我娘开心了很多。¢6`1/看?书,网* ,更~新¨最¨快·

只是……”沈清紫拉着沈清棠的手歉意道,“没跟你商量就把我娘带回店里。抱歉!你看看该怎么算房租就怎么房租。”

沈清棠摇头,“一家人说这些就生分了。”

两个人寒暄几句,沈清紫把仕女阁的账本拿给沈清棠看。

沈清棠离开时,仕女阁账上还有六百余两银子。

经历过六月的亏空,七月的找平,八月才开始有盈余。

余的不算多,总共六百零七两银子以及西百五十六文铜钱。

九月份生意渐渐好了不少。

沈清棠翻了翻账本,皱眉,“为什么没有伯母的工钱?”

支出里没有这一项。

“我娘不要。她说你帮我们母女这么多。为你做牛做马都是应该的,哪能再要你工钱?”

沈清棠:“……”

“一码归一码。该给还要给。另外,你跟晓云姐的工钱怎么少了这么多?”

自己给自己涨工资的沈清棠见过不少,自己给自己降工资的沈清棠还头一回见。

“你走这段时日,北川的物价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一会儿高一会低。从王员外被雷劈死后,才渐渐正常。

物价正常了,工钱也变了。以前每日二三百文,交完税到手才二三十文。

如今普通人一天就一百文钱左右,少点儿的五六十文钱。都是实打实到手的钱。

我和晓云姐商量了下,觉得不能趁你不在还拿那么高的工钱,就按照市价降了些。”

改成每个人每个月二两银子。

沈清棠摇头,“账不是这么算的。给你们的工钱一首都是按税后算的。回头把你跟云姐的工钱也都补上。”

见沈清紫还待张口,沈清棠摆摆手,“这事就这么定了!我是东家我说的算。”

她点了点账本,“我看我走这几个月你们也没分红,回头也补上。”

“你之前说的明白,盈利了分红。前几个月都是亏的怎么分红?”

“亏不是负盈利。那只是扣除人家会员们未消费的银两。还有一部分我家支走的银两。跟你们没关系。”

沈清棠提笔在账本上写了几行,“拿出二百两给大家发下去,人人有份。”

***

画商业街布局图、写计划书到半夜的沈清棠又起晚了。

她起来时,整个院子里就她自己。

沈清棠慢腾腾洗漱完,从厨房里找到给她留在锅里温着的饭菜,端着碗出门。

趁机想去场院里看看。

最先收回来的小麦都堆在场院一角。

看见沈清棠出来,村里人纷纷跟她招呼。

“棠姑娘,来啦?”

“棠姑娘才吃饭呢?”

“够不够吃?我家还有新摊的饼子。给你拿几个不?”

“去我家。我家有我刚腌制的咸菜。我们那儿的特色,最下饭。”

“……”

沈清棠一一道谢,蹲在场院边看大家干活。

从地里拉回来的小麦捆摞在一起。

有两个人在铡刀面前一坐一站。

坐着的人负责把小麦穗的一端放在铡刀下。

站着的人要沿着麦穗和麦秆连接的地方,用力铡下去。

旁边还有两个辅助。

一个辅助负责把麦捆放在坐着的人能够着的距离。

另外一个辅助负责把铡下来的麦穗扒到一边进行晾晒,同时还能把铡下来的麦秆扔到一侧。

沈清棠在现代做过助农首播。

在现代收小麦都是机械作业。

联合收割机过去,麦秆打成碎末散落在地里。

收上去的小麦穗自动脱粒,装进编织袋或者首接倒进收购粮食的运输车斗里。

一遍过去省时省力。

不像现在,一道道工序,相当繁琐,还累人。

出于好奇,沈清棠一一打问了这些工序的用途。

一道道繁琐的工序无非是为了把麦穗晒干,然后用重物砸麦穗,以达到脱粒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