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衣渡江 作品

第三百五十八章 失踪的知府

第三百五十八章 失踪的知府

什么情况,一个知府,如此胆大包天。

克扣民粮,不说死罪,也是无期徒刑了。

巡抚大人一听,马上就惭愧了:“陛下,都是臣无能,臣立刻去解决这件事。”

“江南这么重要的地方,你算玩忽职守了。”

“臣现在就去!”

“慢着。”

方明想了想,这茬不对啊。

一个小小的知府,敢有如此大的动作。

克扣民粮,引起百姓造反,太耸人听闻了吧。

就算知府想贪污,那也得安排人防着才是啊,衙役都是吃干饭的么。

“走,朕亲自去。”

“陛下,如此小事,何须劳烦您呢。”

“小事?百姓都造反了,这还算小事?那依你看,什么才是大事呢?”

巡抚不敢多嘴,立刻备马。

他带着两百多个兵丁,随从方明一起,到了出事的知府衙门。

衙门里死了五个衙役,尸体还在这儿,没挪动地方。

除了五个衙役的尸体之外,再也没有其他人了。

巡抚郭大人吩咐道:“搜查!看看知府周松在不在!”

肯定不在,方明的内力极其高深,感觉到衙门里没有其他活口了。

他低头查看着衙役的尸体,都是被人用刀给杀死的。

身上最少是三刀,最多是八刀。

进去搜查的人回来了。

“大人,没发现其他人。”

“知府呢?”

“没发现。”

“周松的家眷呢?”

“也没发现。”

巡抚不放松,让人去衙门后门了解情况。

根据兵丁的查验,后门是个巷子,常年没人走,地上全是灰尘,很厚重,但没发现脚印。

就是说,知府大人一家老小,还有衙门里其他人,都是从正门离开的。

这就有意思了,难道知府事先知道会有人血洗县衙么。

他如果知道,为什么不让其他衙役也一起走呢。

这里头的故事,耐人寻味啊。

“陛下,臣立刻派人去寻找。”

“让仵作来。”

仵作匆忙赶到现场,对尸体进行了验看。

尸体身上的刀伤,都是极为普通的刀造成的,而且凶手没什么武功,刀口切入不深,还砍在骨头上,非常随意。

从这些迹象上看,凶手应该是普通百姓了。

问题在于,知府为什么会提前带着一家老小离开呢。

方明蹲在地上,有点看不懂了。

“陛下,是否全城戒严?”

“戒严?你想干嘛,杀老百姓?”

“这……可是,那些都是暴民啊,他们杀戮衙役,抢夺官粮,十恶不赦啊,根据我朝律法,这是要砍头的。”

方明好笑的说道:“你是在教朕怎么做事?”

“不!臣不敢!臣失言了!”

方明低喃道:“这件事不简单,一个知府克扣民粮,导致百姓暴动,他又提前离开,就好像一切都尽在掌控似的。但他只是自己离开,这些衙役却没走。”

知府跑了,那师爷总还在吧。

“郭云。”

“臣在!”

“立刻把这衙门的师爷给我找来,要快,带一百人去。”

“遵旨!”

衙门的师爷在半个时辰后被带了过来,战战兢兢的。

站在方明面前,他还不知道眼前之人是谁。

方明站着询问:“你是这儿的师爷?”

“我……是,你是谁?”

郭巡抚怒道:“大胆!在陛下面前,要下跪回话!”

“啊?陛下?”

师爷全身瘫软的跪地:“小人不知是天子驾到,小人有罪。”

“朕问你,知府周松是不是克扣民粮了?”

“是。”

“这件事,你全知道?”

“不是很清楚,知府大人不让小人过问,只是克扣民粮,小人也曾劝阻,可是大人……大人不让小人过问。”

“知府去了什么地方,你总该知道吧?”

“不大清楚,昨天晚上,知府把小人给辞退了,说小人跟随他多年,有功劳,给了小人一千两银子,说让小人回家养老。”

那就是说,知府克扣民粮,是故意的,他早知道百姓会暴动。

“朕再问你,周松是个贪官吗?”

“不是,他做知府接近一年,从来也不收受贿赂,而且待人谦和。”

这句话,巡抚就不认同了。

郭巡抚在一旁冷哼道:“照你这么说,周松是个清官了。清官还会克扣民粮么?在陛下面前,你还敢狡辩,不说实话,当心本府大刑伺候!”

“别!——陛下,小人所说,句句属实啊!不敢有丝毫隐瞒!”

看他这胆小如鼠的样,方明就知道他没撒谎。

但既然是知府的师爷,最信赖的人,肚子里一定还有很多事情瞒着方明。

“对周知府,你还知道些什么?”

“实在不清楚了,小人跟随周知府已经八年了,从前朝开始就跟着他。”

师爷交代,放眼整个前朝大魏,也难以找到想周松这样的清官。

周松原本是前朝榜眼及第,只因做人不够圆滑,无法得到升迁。

否则,凭他的才能,做个封疆大吏绰绰有余。

可以肯定的是,周松是个非常自律的人,而且在前朝就是清官了。

那么,如此清廉自守的一个人,也被韩慕白留下继续当官。

大周有七成以上的官吏,都是韩慕白委任的,也是方明给韩大将军的权利。

因为本朝开国不久,很多官吏空置,没法进行时局稳定。

若是将前朝所有官吏,包括各诸侯国的官吏都罢免了,会引起人心动荡,也一时找不到那么多人来填补空缺。

方明犯了嘀咕,如此好官,为什么要突然克扣民粮呢。

从周知府做的这件事不难看出,他是有意要激起民变。

“方师爷,你跟随周松多年,对他的家事应该很清楚吧?包括他接触过的人和事。”

“是,周大人不常与士绅们来往,他喜欢书画,除了衙门的日常事务之外,他就在家研习书画了。”

“知道了,你先留在衙门里,朕还有很多话会对你了解的。”

“是,陛下。”

郭巡抚近前说:“陛下,师爷肯定在包庇周松,必须严惩,这样的人,是衙门里的蛀虫,臣不相信他说的话。”

“你立刻召集河防营的兵,包括江南总兵,查找周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