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载入史册
第二日得着早朝照常消息的众人,依旧是按着时间早早的排着队到了场。搜索本文首发: 神女赋
只是今日见到的却不是闪了脚踝的皇上,而是气宇轩昂踏着步子走过来的太子爷,身边还跟着皇上身边的苏公公。
“这是怎么一回事啊?”
“不是说今日上朝照常吗,怎么皇上没来,只有太子来了?”
站位靠后的一些官员面露疑惑,虽心中有疑问但却也只敢窃窃私语,偶有两三个关系不错的交头接耳一番。
他们这些人官位小,除了上朝基本见不到皇上的面,在朝堂上更是像个透明人一般,自然猜不到这是什么用意,可前面的张廷玉、马齐可就不同了。
看着一旁十三爷波澜不惊的样子像是心中早就有数,太子更是气定神闲负手而立在金銮座下。
今日,怕是要载入史册的一次早朝了。
在众人的心思各异之中,苏培盛手捧圣旨站定到正中,徐徐展开朗声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以菲德,嗣守鸿基,夙夜兢兢,不敢荒宁。然朕躬遘疾,沉疴难起,恐难亲理万机。今有太子弘昭,仁孝聪慧,德才兼备,久历政务,深得朕心。今特命太子监国,总揽朝政,代朕行天子之职,以安社稷,以慰黎庶。
凡内外大小事务,悉听太子裁决。文武百官,务各尽其职,同心辅佐,共襄盛治,不得有违。
钦此。”
在念叨最后钦此二字时,苏培盛故意拖了长音,意为提醒着众人该要行礼了。
直到呼啦啦众人跪拜下去时,别看弘昭往那一站芝兰玉树,垂眸抿唇颇有威严,可心中此时他尚且还没有什么实感,站在这受人朝拜惯了,身后一个人也没有,这还是第一次。
按理说叫自己监国不是一件小事,可昨日回养心殿陪皇阿玛用了晚膳一直都没提这事,直到睡觉前才像是叮嘱他晚上记得盖被子一样将这事说出来。
没有什么语重心长,也没有惊涛骇浪。
其突然程度不亚于,一天回家妈妈突然对你说“咱们今天吃葱烧排骨,我今天中了五百万,你一会下楼别忘了买瓶醋。”
可突然归突然,这事情还是要做。
“平身。”
一道年轻淡雅的声音传遍了金銮殿的每个人耳朵里,众人心中都明白,属于这位年轻太子的时代,就快要到了。
小德子搬来了一把椅子,按照之前太子爷吩咐的摆在了龙椅的下首,弘昭慢条斯理的走上前去稳稳坐下“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启禀太子,微臣有本启奏。”
“兆惠将军率领镇远号出征...出行教化,已有不少时日,海上军需难送,送十而不至五六,多番费力才得至,如今咱们已经将日本教化归顺,镇远号不日踏上便回程,微臣请奏太子拨款户部,犒赏功臣。”
“准奏。”弘昭应的干脆,就算是户部尚书不提,这事情他也是早就记得的,立了这样的大功,别说是拨款犒赏了,就是想要族谱单开一页弘昭都能满足,凡是参与有功者,人人皆赏!
毕竟那一金一银两个矿,外加那块海岛上的矿产和几乎免费的劳动力,算一算他真的一点都不缺钱。
“具体事宜章程你拟定个单子上来叫孤瞧瞧,旁的不提,一定要重赏!”弘昭特意强调。
“是,微臣遵旨。”
“启禀太子,微臣有本启奏。”
...
养心殿里。
胤禛虽伤在脚踝,可却也没到站不起来的地步,两日过去行走也没什么大碍。
这日早上他虽没去上朝,可当真是一点都没闲着自己...也没闲着小夏子。
早早的按着上朝的时辰起来洗漱,坐到桌前捧着之前未看完的一本书瞧了起来,可要真说看还没能完全看进去,时不时的还要看看外头的天色。
“小夏子,什么时辰了?”
“小夏子,金銮殿那边可有什么动静?”
可怜小夏子一趟趟的来回跑,最后干脆胤禛自己站起身来在殿中踱步晃悠着,美名其曰晨起运动锻炼身体,实则是为的什么他心中清楚得很。
到底是万事开头难,都是第一次,谁都不习惯。
直到听着外头小夏子给太子请安的声音,胤禛才脚步一顿,若无其事的拿起桌上的书本,边看边走到座椅旁坐下。
“阿玛!儿子回来了,给阿玛请安。”
弘昭利落的打了个千,身后的小德子捧着一摞几乎要遮盖他视线的折子,就连苏培盛手里也拿着好几本。
“回来了,今日如何?”胤禛将书本放下,面上故意绷着脸没什么表情,像是幼时弘昭还需要去学堂时,他去抽查拷问了样子。
一夜回到解放前,又要被抽查课业的弘昭鼻尖动了动,“今日...今日实在是饿了,阿玛咱们先传膳行不行,自己去上朝实在是件费体力的事。”
他这话说的可怜,一下子就将屋内的严肃气氛全然冲淡。
弘昭自然知道要放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时候让人感觉到自己被需要,也是一种情感上的“给予”。
果然胤禛眉眼下弯,闷闷的笑声自胸腔发出,“苏培盛,还不去传膳,没听见咱们太子都饿着肚子了么。”
他一把拉起儿子的胳膊,带着他走出去,他也是瞧明白了自己,对着弘昭就没狠下心来过。
到底是第一次独自上朝,能做成什么样都值得夸奖“先用膳,今日做了你喜欢的桂花糖蒸栗粉糕,等吃完阿玛再给你讲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