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大结局(上)
云金霜正被这消息劈头盖脸地砸下来不知所措——自入京之后,她和宋承璟行周公之事的次数屈指可数,而且有几次还是因为失控。
若按照最近的那一次算……她这些日子一路颠簸,又来了海州下了一趟玉山底。
这么折腾都没事儿?!她都怀疑自己的身体是不是因为重生,而多了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宋承璟却在此刻,忽而一把拥住云金霜:“阿霜,我们赢了。你也有了身孕,这边是老天给我的奖赏。阿霜,和我一起回京,给我们的孩子,也给我们在意的人,一个更好的未来好吗?”
是啊,一切都结束了,但一切也是一个新的开始。
——
从海州回到京都,云金霜方知。
虽然他们只在海州待了短短功夫,可京都的一切也变了。
海州玉山营一战,让所有人都看到了宋承璟的实力。
当京都的所有人都认为,年轻一辈之中,最厉害的人是宋业原的时候,他却被宋承璟打得落花流水。
不仅如此,宋承璟还能在海州找到其他的消息传回京都,让皇上同时对良亲王动手。
他们父子难得配合这般默契,这一战宋承璟让所有人都无话可说。
等他们回到京都的时候,良亲王府已经被抄封。
晕谨慎本以为皇商是大获全胜,直至她和宋承璟被召入宫这才发现,宫中的情况并不是太好——
良亲王筹谋那么多年,绝不会坐以待毙,所以拼尽全力地反抗皇上,甚至带人杀入皇宫。
他们兄弟二人兵戈相见,皇上的手段终还是不似良亲王那般毒辣。
他用了毒烟毒粉,伤了皇上的肺腑。
他的暗器手也突破了皇上身边的防线,最后的关头,竟是皇后娘娘舍身救了皇上!
也因此,她被暗器所伤,此刻已奄奄一息。
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她想见的人,竟然是云金霜!
云金霜虽然不喜欢这位皇后,终还是去见了她。
比起从前,现如今的皇后看上去格外虚弱。
惨白的脸色,仿佛下一刻就会丢了最后的精气神。
连见到云金霜来了,她也没法强撑起身体,只枯着面容握住云金霜的手:“你怀了三月身孕?”
殿内极其安静,云金霜才听得到皇后娘娘的声音。
她点头,主动将皇后娘娘的手放在自己的小腹:“是的,娘娘。”
皇后忽而笑了:“这江山……终是你们的,你该叫我一声母后。”
其实还未行册封礼,这不合规矩。
但皇后似乎心思已定:“我快死了,便叫我一声母后吧。就当……是为了我的东儿!”
做母亲的心,便是临死之前想着的也是自己的孩子:“我原是怨恨,你们占了东宫,占了我东儿的位置。可如今竟觉得,你腹中的孩子或许就是东儿的投胎转世呢?我的东儿,我怀他的日子,竟同你一般呢!”
她已经虚弱到,说几句话,便要闭一闭眼:“如今还斗什么?我要去见我的东儿了,我想他父皇也很快就会来。这江山终是你们的,我也算……解脱了。”
说罢,她就这么猝不及防地忽而垂下头来,连放在云金霜腹部的手也失去所有力气。
惊得云金霜低声呼喊:“母后?母后?!”
堂堂大荣朝的皇后,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死在了殿中。
带着遗憾,却也带着要与自己儿子重逢的喜悦。
不知道后世是否还会有人记得她。
——
皇后娘娘的国丧之后,就该处置良亲王了。
这段时间皇上和宋承璟,一直没有亲自审讯良亲王。只是将他安排在朝堂之中的那些爪牙一一拔出,皇上上甚至让人直接将两期王府也拆了,仿佛这样就能让这些年两人之间的争斗如同这些残垣断壁一样,轰然瓦解。
可最后他终是要面对。
那是在云金霜腹中的孩子已经有七个月大的时候。
偌大京都,也进入深秋时节。
皇上的病越发严重,始终拖不下去了。
其实百姓们之间已有些民意沸腾,因为云金霜的太子妃之位始终没有被册封。
连宋承璟也亲自上了几道书折请奏,却都被皇上搁置一旁。
只有云金霜一人不着急,她也说不上为什么。
可这一天,终将到来。
皇上在决定要见良亲王的那一日,也见了云金霜和宋承璟。
他们一同坐在金碧辉煌的大殿中,等来的却是侍卫们送上良亲王冰冷的尸首——
他于昨夜,咬舌自尽。
云金霜不知道一个人要用多大的力气,下多少的决心,才能以咬舌这种惨烈的方式自尽。
可或许良亲王就算作恶一生,也有他自己的骄傲。
输了就是输了,他没有办法面对输了之后的未来。
就只能如此。
站在良亲王的尸首前,皇上沉默许久,才咳出一口鲜
血来:“朕的心中,太子妃的人选,这天下未来的国母的人选,从来都不是这个农家女。”
他叹息:“可今日,朕突然倦了。朕知道,是谁都好,那都由不得朕来做主了。罢了,罢了!”
他转身离去,将一封让位诏书塞进宋承璟的手里。
哪怕到了最后,皇上都没有亲自册封云金霜为太子妃。
而是将这个他把控了多年的江山,全然交给宋承璟。
本该是先皇禅位的佳话,宋承璟也没等到。
因为那一夜过后,皇上就龙驭宾天了。
好像每一个曾在这京都搅弄风云的大人物,最后的死亡都是那样无声无息。
只有活着的人,要时刻向前看。
那年初冬,云金霜给宋承璟生下一个孩子。
长公主呱呱坠地,新晃大赦天下。
连同争斗多年的宋业原也放了,只将他流放边陲,让他永远地守在寒窑之间,守着那个他曾梦寐以求的大荣朝江山。
次年,新皇一直诏书,取消了开朝以来的便有的选秀传统。
他的后宫无一妃嫔,只守着皇后娘娘。
连皇后娘娘在年底又怀身孕之后,新皇的身边都没有一个宫女伺候。
又过一年,皇后娘娘生下太子。
新皇大修水利,改革朝政弊端,科举寒门高士,再创大荣佳话。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