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婚事取消!
太极殿外,蝉鸣如织,暑气裹着槐花香蒸腾在朱漆廊柱间。
长孙无忌踏入殿门时,第一眼就看到李世民不远处的电风扇了。
听到李世民召见,长孙无忌有点激动。
觉得有可能是重新启用自己。
李世民对这个的能力是认可,忠诚度这些也毋庸置疑,这一点长孙无忌很清楚。
之前只是长孙皇后一直不让。
长孙无忌都做好了重新回到朝堂的准备了。
“臣,参见陛下.”
“无忌免礼,坐下说!”李世民搁下手中的《士族婚姻考》,起身时竹席在膝头压出的纹路尚未消褪,“今日特意让尚食局煮了冰镇绿豆汤,你我兄弟难得在暑日清闲,先喝一碗解暑。”
“多谢陛下!”
太监给长孙无忌端了一碗。
长孙无忌喝了一口,看向李世民,颇为期待,“不知陛下唤臣来所为何事?”
“有点事情。”李世民拿起调查数据,让张阿难给长孙无忌。
“你先看看这个。”
长孙无忌一脸懵逼的接过宣纸,不知道李世民这是什么意思。
“这两日,朕知道了一件事,近亲不能通婚,通婚危害很大”
开始长孙无忌看不懂,但是听到李世民这样说,大概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了。
“近亲.不对,按照陛下所言,丽质和冲儿不也是近亲?”长孙无忌突然反应过来。
长孙无忌心里‘咯噔’一下,顿感不妙。
自己这个心仪的儿媳妇,感觉要没。
李世民微微颔首,“是啊!丽质和冲儿就是近亲!”
“这些调查的结果无忌你也看到了,近亲的危害一目了然,这大唐一年得有多少婴儿因此夭折.”
“隋末大乱时,天下户籍十去其七,如今大唐人口稀少。”
“人口对大唐来说极为重要”
李世民说了一大堆,近亲对大唐发展的重要性。
但是长孙无忌知道,这些没必要和自己说,现在自己不在朝中任职。
李世民说这些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之前没有这种说法,自古信奉的就是‘亲上加亲’一时间估计很多人难以接受,有抵触情绪,臣建议取消丽质和冲儿婚事,昭告天下,皇家起表率作用,再有人不遵守,严惩不贷.”
长孙无忌不糊涂,知道李世民想要什么结果。
“哎,事到如今只能如此,委屈两个孩子了。”李世民其实对长孙冲还是比较满意的。长孙无忌连忙说道:“冲儿与丽质若真成了亲,他日若有孩童夭折、妇人难产,才是臣等身为父母的罪过,比起这些都不算什么。”
长孙无忌忽然起身,对着李世民深深一揖,:“臣更明白,陛下此举不止为皇家血脉,更是要破了天下近亲通婚的旧习。”
“当年咱们能在马背上打下天下,如今便要在婚书上写下新章,臣愿做这开章的第一笔,让天下人知道,大唐的兴盛,从来不在‘亲上加亲’的小算计里,而在‘海纳百川’的大格局中!”
“禁止近亲通婚,对大唐国力发展,大有裨益,哪怕是有些许阻碍,也必须推行。”
李世民倍感欣慰,长孙无忌没有让李世民失望。
“当年你随朕征战,说‘兵贵神速’,今日你断了这门亲,却是‘政贵果断’,有你这样的臣子,朕何愁新政推行?”
殿中蝉鸣忽然变得清亮,李世民解下腰间玉带,将刻着“贞观”二字的羊脂玉佩摘下来,系在长孙无忌腰间:“这是朕登基时戴的玉佩,今日送你。”
李世民拍了拍长孙无忌的肩膀,声音里带着难得的亲昵,“明日早朝,便由你宣读《禁近亲通婚诏》,就从丽质与冲儿的婚事说起,让满朝文武瞧瞧,什么是‘公而忘私’,什么是‘社稷之臣’!”
“是陛下,臣领旨!”长孙无忌连忙表示。
李世民真的很想留长孙无忌在朝堂上帮自己。
也能感觉到,长孙无忌是个闲不住的人,也想为贞观一朝添砖加瓦。
可是想到萧然说的,李世民只能打消这个想法。
虽然很多事情改变了,但是人的性格就是如此,李世民不想冒险。
如果长孙无忌和长孙家再有什么三长两短,李世民无法面对长孙皇后。
“你是贞观一朝大功臣,是首功。”
“你的能力,你的忠诚度,朕从未怀疑。”
“朕也想留你在朝堂上”李世民颇为无奈,“可是朕也有不得已的苦衷。”
“陛下,臣明白,能如此臣已经满足了。”长孙无忌以为李世民的无奈是自己妹妹长孙皇后。
“如今大唐在陛下治理下蒸蒸日上,四海生平,朝堂上也是人才济济,有没有臣,其实不影响的。”
“臣今日能在太极殿与陛下共饮绿豆汤,能为大唐婚俗开一新章,已是莫大
的荣宠。”
长孙无忌袍袖垂落时,露出袖口绣着的獬豸纹,虽已有些许褪色,却依旧鲜明,“长孙家如今食邑三千户,子弟皆在太学就读,皇后殿下常说‘知足方能长乐’臣虽愚钝,却懂‘月满则亏’的道理。”
“冲儿也到了成家立业的年纪,丽质是不能娶了,其他也有几个公主到了出嫁的年纪,你选一个吧!”李世民继续说道:“六娘豫章公主也不错,虽然不是皇后亲生的,但也是皇后带大,视如己出。”
“陛下,不可!”长孙无忌连忙说道:“近亲禁止结婚,就不能让其他人钻空子,按照陛下说的血缘关系,豫章公主和冲儿虽然血缘上没关系,但是名义上也是表亲,不能给其他人操作的空间,要彻底。”
“也是,你还是和之前一样,考虑事情周到,总能想到一些朕忽略的问题.”
“阿难,去拿些泡面来,还是水果这些,要是不够去立政殿找皇后.”李世民给了长孙无忌一些特殊赏赐。
这些都是有钱也买不到的。
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召集文武百官讨论近亲结婚这件事,开始在大唐全面推广下去。
顺理成章的把李丽质和长孙冲的婚事取消,而且还没有人能嚼舌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