媪婆。
“那不是萍儿吗?”钱媪婆盯着萍儿的背影,狐疑道,“她旁边的丫头是谁,怎么从来没有见过?”
季梧自然一眼便瞧出萍儿身旁的人是谁,她低头,不由得想起今日是曹殊启程的日子,顿时心下了然。
钱媪婆皱眉,想要追过去一探究竟。
“许是新拨过来的丫头,咱们先回去,母亲不是说有急事,想必她都等急了。”季梧拉住钱媪婆,弯起唇角。
钱媪婆犹豫片刻,只能无奈地陪季梧朝着漪澜院走去。
此时,城外渡口长亭处。
曹殊动身去往东京,曹承因要参加明年春闱,而曹望则是陪同他们二人,便决定今日乘船一同前去,知州陈密致以及底下各个官员也纷纷前来相送。
“拜见各位大人。”曹殊站在长亭中,作揖道。
陈密致上前几步,他抬起曹殊的双臂,笑道:“你到了东京就是代表咱们崇州,不必如此客气,咱们今日过来就是来送你,希望你此行顺利平安。”
曹殊微微一笑,他头戴儒巾,身着素色的襕衫,身姿宛若修篁,带着透着一股温柔沉稳的气质。
言罢,众人面色各异,他们举起酒杯,待一一饮下。
秋风送爽,时不时地吹起他们的衣袍,众人被天色影响,不免伤感起来。
“溪川,你一路过来也不容易,但愿你能如愿以偿。”郑铭眼含热泪,笑道。
“借大人吉言。”曹殊温声道。
“天色不早了,你们赶快上路才是。”陈密致神情恍然,叹了一声。
曹家三兄弟拜别诸位官员,他们走出长亭,踱步至踏板上,雇好的船已在岸边等候。
在登船前,他们神情凝重,再次向长亭下的官员们拜别,以示尊敬。
曹望拿着包袱,他先行上去,接着便是曹承。
他们二人登船后,轮至曹殊时,他却倏然想起季蕴,不舍地回头望去。
官道上一片空旷,他眼底闪过一丝失落。
曹殊眸光一黯,暗道季蕴现下正被拒在家中,怎会来送他?
思及此处,他苦笑一声,缓缓地登上船。
船夫打量着人已齐,他解开缰绳后,便拿起船桨,在水面上划了起来。
船在水面上行驶起来,慢慢地驶离岸边,长亭下的官员们则是静静地目送着船离去。
突然,远处的官道上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和车轮声。
车夫一路驾驶着车舆,着急慌忙地在渡口前停下。
季蕴在祠堂跪了多日,她的腿脚有些不便,萍儿只能扶着她下车。
“三娘子,您慢点。”萍儿神情担忧道。
季蕴已经顾不得那么多了,她一瘸一拐地走至岸边,却眼见船已经驶离,顿时慌乱无措起来。
来不及了。
“曹哥哥!”她鼻头微酸,对着远去的船,喊道。
曹殊站在甲板上,他闻见季蕴的声音后,有些不敢相信,便急忙回头望去。
第112章 玉京秋(二)
秋色下的长亭, 落叶纷纷杂杂地飘落下来,极目远望之下金绿相间,官道两旁杂草丛生, 瞧着颇为凄凉。
曹殊心中微动,他猛地回头, 便见所念之人竟就站在岸边的踏板上。
她衣衫单薄, 裙摆被风轻轻吹起, 明亮的水眸正注视着自己。
他眼底闪过一丝意外, 这一刻,有无数种情绪在他的心头上交织着, 逐渐演变成不可置信,随之而来的则是巨大的惊喜。
船已驶离岸边, 曹殊站在船板上,与季蕴遥遥相望。
他心中一慌,急忙道:“小哥, 麻烦你再划回去。”
“这……”船夫面露为难,略微疑道。
他踌躇了一会儿,只好咬牙同意, 便调转船头, 拿起船桨将船重新划了回去,所幸船并未驶远,再次划回去的话无需很久。
曹承在船舱中收拾行囊,他瞥向窗外时发觉不对劲,便掀起竹帘,神色疑惑道:“小哥, 好端端的怎地划回去了?”
“是曹三郎君要求的,好像岸上有位娘子来了。”船夫仰起头, 答道。
曹承从船舱中走出,他皱起眉头,顺着曹殊的目光看去,便见季蕴竟然站在岸边,讶然道:“季三娘子,她怎么来了,她不是……”
“许是来送溪川的。”曹承不紧不慢地走至曹承的身旁,轻声道。
曹承深有感触,他叹了一声,转身走进船舱。
曹殊一眨不瞬地盯着季蕴,他心急如焚,已经按捺不住了。
“小哥,麻烦您再快点。”曹殊迫切地想要上岸,他压下心底的起伏,嗓音温和道。
船夫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点头道:“好嘞,郎君莫急。”
季蕴站在岸边,她凝视着船板上的曹殊,双眼微微泛红,不禁潸然泪下。
萍儿扶着季蕴,转头却见她落泪,顿时有些手足无措,不知该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