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80

“咳咳……言首辅言之有理,果然……老成持重也。”

“圣上,臣,附议首辅之言。”古蕴程持笏而出,不紧不慢的说,“只是臣想增补一二。”

“哦?既有想法儿,次辅何不赶紧说来?”延平帝态度依旧那样温和。

古蕴程说了声是,言道:“臣以为,排查之余,当将一些大人的官职略作调整。”

他话声未落,身后的官员忍不住小声嘀咕起来。

“姜还是老的辣啊!”一直只动手不动嘴的盛昕用气声跟妹妹嘀咕,“倒是把你刚刚的声势给压下去了。”

“未尝不好啊!”盛苑也用气声回答。

两位内阁重臣之间的较量,正好把她刚刚的咄咄强势给隐了去。

反正她的目的只是希望前朝不要将火力对准她姐,只要效果达到,她不介意顺手帮别人做件嫁衣裳。

“嗯,还是你聪明。”盛昕笑了笑。

她们兄妹一前一后刚嘀咕完,古蕴程也给同僚们留够了心理建设的时间,继续说:“臣以为,对阿容、奴儿罕宣战,夺回边城、救出百姓是朝廷必然选择,故而某些主张和谈、弃边的官员就不该在战时担任特定职位。

毕竟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涉及战争和支持战争的主要官位,当交由主站的官员,令他们为那些繁琐事宜斤斤计较!也免得让坚持和平的同僚受那劳累之苦,更免得出现彼此掣肘的消极影响。”

“!!!”盛苑听到一半儿,就感觉不大对劲儿,直到听完最后一个字儿,她才确认了这位古次辅应该是阴阳怪气儿的爱好者。

不过……他出的这主意,她喜欢!

“古次辅,万万不可啊!”

“是啊,古次辅!朝会本是群策群力之地,怎好只有一个意见?大家同朝为官,意见不同可说服之,怎好随意升贬?!”

“……”

要不怎么说有人欢喜有人愁呢!

古蕴程的主意就好像捅了马蜂窝的树枝,一竿子下去,惹来了吵闹的嗡嗡声。

“苑姐儿,你瞧伯父那里。”安屿扯了扯盛苑的袖子,示意她瞧瞧他老丈人。

盛苑和盛昕闻声,扭头看了过去,就见自家祖父、老爹、大伯,爷儿仨看起了西洋景儿。

得!今儿大朝会的几个主角没戏份了!

……

当然,主角没戏份是不可能的,这事儿只是盛苑的想法儿而已。

事实上,等古蕴程说服延平帝后,朝会最后一项争论焦点就会落在老盛国公的身上。

这不,延平帝在同意了古蕴程的主张、并且令内卫府配合之后,就将目光投向两位盛国公和自家老丈人。

“老盛国公,虎符之事非同小可,朕希望您能在朝会上给朕,和满朝文武一个交代。”

第八百三十四章:缘由

盛苑听闻皇帝要让祖父陈情,条件反射的看了过去。

就见她祖父老盛国公稳稳当当迈步上前,拱手行礼娓娓说来。

“哦?这么说,盛国公府的虎符早在承元年间就已退出军伍,只因皇祖父恩赐,才留在府里做个纪念。”延平帝温和地点点头。

朝堂一众官员闻言,皆没吭声。

其实谁都明白,虎符一换一改,最大的收获,是让盛家在军中的影响力不复存在。

毕竟屹立燕、陈、楚三朝不倒的盛国公府累世从军,数百载下来,哪个军里没出过盛家的将帅?哪个军的将帅往上数三代都不曾和盛国公府有联系?

若不是历代盛国公都没糊涂过,就凭盛国公府和军队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也足够荣登皇帝的记事本了。

饶是这样,前朝历代的盛国公们仍旧战战兢兢,每次打完胜仗班师回朝,第一件事儿就是主动递交虎符。

也不知是盛国公们充满了人格魅力值得信任,还是历届皇帝很满意盛国公们的知情识趣,想拿他们做个典型,反正燕、陈两朝虎符的保存权归属于皇帝,而这对儿虎符的使用权仍旧归于盛国公府。

直到承元皇帝时期,老盛国公见识过了承元皇帝的雄才大略后,终于将虎符使用权还给了皇帝。

至此,虎符的启用流程,在经过燕、陈两朝的改变后,终于回归正常。

这个结果,盛国公府是高兴的,承元帝也是满意的,不过为了表示皇家的宽厚,承元帝特许了那对儿作废了的虎符留在盛国公府,权作纪念之用。

于是那对儿经历过历史变迁的虎符,其价值从实用性走向了珍藏性。

“也是老臣过于宠溺小辈儿,只因家中有个孙女儿幼时受惊不安长期难眠,最后还是在高人的指点下让虎符陪伴数日,这才好了过来,就因此,老臣求见了先皇承元皇帝,也是因着先皇承元皇帝恩准,老臣这才让人仿制了一对儿虎符当作把件,给孙女儿傍身。”

老盛国公说到这儿,朝长子示意。

他长子,也就是现任盛国公盛向涯,立刻从袖袋里取出一张旧的泛黄的图纸。

“老臣请皇上过目。”老盛国公接过来,